一种用于提高燃煤热源厂主厂房抗震性能的悬挂式钢煤斗隔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70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燃煤热源厂主厂房抗震性能的悬挂式钢煤斗隔震结构,包括:煤斗边梁1,隔震垫3,短柱4,框架梁5,框架柱9,悬挂式钢煤斗10,其中,四条框架柱9之间设有两条平行的框架梁5,悬挂式钢煤斗10通过与煤斗边梁1底部的埋件焊接悬挂于煤斗边梁1底部,煤斗边梁1底部通过隔震垫3与框架梁5连接,隔震垫3与框架梁5之间设置有短柱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用于燃煤热源厂主厂房结构,提高燃煤热源厂主厂房的抗震性能。

A suspension type steel coal hopper isolation structure used to improv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main building of a coal-fired heat source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提高燃煤热源厂主厂房抗震性能的悬挂式钢煤斗隔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新建燃烧煤热源厂主厂房的抗震设计、减震设计和抗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悬挂式钢煤斗隔震结构。
技术介绍
隔震技术是世界地震工程领域最重要的技术成果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在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从而隔离或耗散地震时由地面传来的水平地震力,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随着技术研究的不断发展,隔震层的设置已不限于结构的底部,层间隔震的结构形式也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则是通过在结构内部设置阻尼器,通过改变结构地震作用下的阻尼特性来控制结构的地震响应。设置在结构高位的调谐质量阻尼器就属于减震控制技术的一种,其原理是通过调整阻尼器的刚度和阻尼,使震动周期与主体结构的震动周期接近,起到减震作用。目前,燃煤热源厂主厂房的设计一般是按照抗震规范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以一个两台116MW燃煤锅炉的锅炉间设计为例,每台锅炉需设置一个450吨的钢煤斗,悬挂于标高25.0米的输煤层框架梁底部,锅炉间总高47.0米,结构形式为框排架结构,由于厂房内部大开洞,无楼板,煤斗荷载作用位置高,使得厂房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增大,达到抗震设计的要求需要较大的结构构件截面,往往结构的地震响应参数还是达不到规范的相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燃煤热源厂主厂房抗震性能的悬挂式钢煤斗隔震结构,以增加结构构件截面,增大主厂房结构附加阻尼,达到提高燃煤热源厂主厂房抗震性能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提高燃煤热源厂主厂房抗震性能的悬挂式钢煤斗隔震结构,包括煤斗边梁,隔震垫,短柱,框架梁,框架柱,悬挂式钢煤斗,其中,四条框架柱之间设有两条平行的框架梁,悬挂式钢煤斗通过与煤斗边梁底部的埋件焊接悬挂于煤斗边梁底部,煤斗边梁底部通过隔震垫与框架梁连接,隔震垫与框架梁之间设置有短柱。优选,所述煤斗边梁上增设多条加劲梁,加劲梁和煤斗边梁为位于同一标高,加劲梁之间相互平行。进一步优选,所述隔震垫为铅芯叠层钢板橡胶支座。进一步优选,所述悬挂式钢煤斗内侧设有煤斗高位加劲肋。进一步优选,所述悬挂式钢煤斗内侧设有高位加劲肋时,设置溜煤板位于悬挂式钢煤斗上边缘与内侧高位加劲肋之间。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构造简单,易于施工,不改变输煤层结构标高,也不影响输煤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采用悬挂式钢煤斗隔震结构,以形成大结构内局部子系统,通过调整煤斗加劲肋的位置及短柱的高度来调节悬挂式钢煤斗与框架梁之间的间隙,可以形成具有自身阻尼特性的子系统,通过计算分析,调整隔震垫的参数设置,可以起到调谐质量阻尼的作用,提高燃煤热源厂主厂房的抗震性能,同时,相较于传统钢煤斗,本技术的悬挂式钢煤斗充分利用钢板的抗拉强度,可以节省钢材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1煤斗边梁、2加劲梁、3隔震垫、4短柱、5框架梁、6煤斗高位加劲肋、7煤斗外侧加劲肋、8煤斗溜煤板、9框架柱、10悬挂式钢煤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燃煤热源厂主厂房抗震性能的悬挂式钢煤斗隔震结构,包括煤斗边梁1,隔震垫3,短柱4,框架梁5,框架柱9,悬挂式钢煤斗10,其中,四条框架柱9之间设有两条平行的框架梁5,悬挂式钢煤斗10通过与煤斗边梁1底部的埋件焊接悬挂于煤斗边梁1底部,煤斗边梁1底部通过隔震垫3与框架梁5连接,隔震垫3与框架梁5之间设置有短柱4。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煤斗边梁1长度过大时,其侧向刚度较弱,为了增强长跨方向煤斗边梁1的侧向刚度,在煤斗边梁1上增设多条加劲梁2,加劲梁2和煤斗边梁1为位于同一标高,加劲梁2之间相互平行。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隔震垫3采用在叠层钢板橡胶支座中插入铅芯的结构,铅芯产生的滞后阻尼的塑性变形可以吸收地震时产生的能量,并通过橡胶提供水平恢复力。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图2所示,为了增强悬挂式钢煤斗10与框架梁5之间的间隙,使悬挂式钢煤斗10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有足够的位移空间,将煤斗高位加劲肋6设于悬挂式钢煤斗10内侧,同时配合调整短柱4的高度以调节悬挂式钢煤斗10与框架梁5之间的间隙。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图2所示,煤斗高位加劲肋6设于内侧时,容易产生堆煤现象,影响使用,特设置一道溜煤板8位于悬挂式钢煤斗10上边缘与内侧高位加劲肋6之间,避免产生堆煤现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提高燃煤热源厂主厂房抗震性能的悬挂式钢煤斗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煤斗边梁(1),隔震垫(3),短柱(4),框架梁(5),框架柱(9),悬挂式钢煤斗(10),其中,四条框架柱(9)之间设有两条平行的框架梁(5),悬挂式钢煤斗(10)通过与煤斗边梁(1)底部的埋件焊接悬挂于煤斗边梁(1)底部,煤斗边梁(1)底部通过隔震垫(3)与框架梁(5)连接,隔震垫(3)与框架梁(5)之间设置有短柱(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高燃煤热源厂主厂房抗震性能的悬挂式钢煤斗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煤斗边梁(1),隔震垫(3),短柱(4),框架梁(5),框架柱(9),悬挂式钢煤斗(10),其中,四条框架柱(9)之间设有两条平行的框架梁(5),悬挂式钢煤斗(10)通过与煤斗边梁(1)底部的埋件焊接悬挂于煤斗边梁(1)底部,煤斗边梁(1)底部通过隔震垫(3)与框架梁(5)连接,隔震垫(3)与框架梁(5)之间设置有短柱(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燃煤热源厂主厂房抗震性能的悬挂式钢煤斗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斗边梁(1)上增设多条加劲梁(2),加劲梁(2)和煤斗边梁(1)为位于同一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光王栋李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