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宝淇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593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连接节点,包括第一钢柱、第二钢柱和第三钢柱,第一钢柱的上端设置环形连接装置,环形连接装置通过固定圈固定安装在第一钢柱的上端,第二钢柱的上端设置第二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通过卡槽与第二钢柱连接,可以方便钢结构之间的连接,且环形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均为可拆卸结构,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第三钢柱的一端通过凹槽和凸块嵌入固定框的内腔与第一钢柱连接,第三钢柱的另一端通过凹槽和凸块嵌入第二固定框的内腔与第二钢柱连接,可以初步增加钢柱之间连接的稳固性,第一固定孔与第三固定孔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固定孔与第三固定孔通过螺栓连接,可以使钢柱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A BIM based steel structure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连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连接
,具体为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作为建筑行业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专业,钢结构制作介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安装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理论上看,钢结构制作又分为计算机仿真设计(钢结构BIM设计)和车间实体加工两个部分,对于钢结构的连接,要求高,不仅需要能够连接稳固,而且还需要相对牢固的连接方式。现有技术中的钢结构连接,多是简单的通过端部焊接固定,此种连接形式,简单高效,但是存在问题大,因为钢结构内壁空间有限,焊接条件苛刻,焊接缝承载压力大。针对上述问题,为提高钢结构连接的方便性和稳固性,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连接节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连接节点,提供一种便于连接,且连接稳固的钢结构连接节点,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连接节点,包括第一钢柱、第二钢柱和第三钢柱,所述第一钢柱的上端设置环形连接装置,环形连接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连接节点,包括第一钢柱、第二钢柱和第三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柱的上端设置环形连接装置,环形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圈、固定框、第一固定孔和连接孔,固定框设置多个呈环状均匀的固定在固定圈上,第一固定孔设置多个均匀的设置在固定框的两侧,连接孔设置在固定框远离固定圈的一端;所述第二钢柱的上端设置第二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包括卡块、第二固定框、第二固定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二固定框固定焊接在卡块的一侧,第二固定孔设置在第二固定框的两侧,第二连接孔设置在第二固定框远离卡块的一侧;所述第三钢柱包括第三固定孔和钢体,钢体的两侧设置凹槽;所述第三固定孔设有多个均匀的设置在凹槽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连接节点,包括第一钢柱、第二钢柱和第三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柱的上端设置环形连接装置,环形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圈、固定框、第一固定孔和连接孔,固定框设置多个呈环状均匀的固定在固定圈上,第一固定孔设置多个均匀的设置在固定框的两侧,连接孔设置在固定框远离固定圈的一端;所述第二钢柱的上端设置第二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包括卡块、第二固定框、第二固定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二固定框固定焊接在卡块的一侧,第二固定孔设置在第二固定框的两侧,第二连接孔设置在第二固定框远离卡块的一侧;所述第三钢柱包括第三固定孔和钢体,钢体的两侧设置凹槽;所述第三固定孔设有多个均匀的设置在凹槽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腔两侧均设置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连接节点,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淇
申请(专利权)人:杨宝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