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量元素分析仪及其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589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6:02
一种微量元素分析仪的控制电路及微量元素分析仪,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组件、转盘组件、元素检测组件及元素分析组件;开关组件接收到按键信号时进行导通,并输出第一电源信号;转盘组件放置待检测生物样品;元素检测组件接入第一电源信号,并获取待检测生物样品对应的元素检测信号;元素分析组件根据元素检测信号获取微量元素的含量,并进行显示;控制电路具有较为简化的电路模块结构,可全自动、精确地对待检测生物样品的微量元素的实际含量,元素含量的检测步骤较为简化,技术人员能够更加直观、快速地获取微量元素的含量,无需人工手动检测微量元素的含量,降低了待检测生物样品的微量元素检测误差,提升了微量元素检测仪的实用价值和适用范围。

A trace element analyzer and its control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量元素分析仪及其控制电路
本申请属于电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微量元素分析仪的控制电路及微量元素分析仪。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需要对于各种物体实现不同的元素检测,进而通过物体的元素含量检测结果能够精确地获取对应的物体实际状态情况,满足了用户的多方面使用需求;以人体生物组织的含量检测为例,由于人体的健康状态与人体生物组织的元素含量具有极大的关联性,因此通过对于人体生物组织的元素含量进行实时的监控,那么就可真实地反应出人体的健康状态;并且通过对于人体生物组织的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可最大程度地降低对于人体的身体伤害,避免了人体在健康检测过程中遭受较大的痛苦;因此对于人体生物组织的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对于人体的健康状态精确评估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然而传统技术在对于生物组织的元素含量进行检测,需要依赖于人工和机器相互结合,以完成生物组织的元素含量检测功能,比如通过人工手动记录元素含量检测过程中的中间数据等;这种手工和自动机器相结合的方式不但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生物组织的元素含量检测效率较低,无法普遍适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量元素分析仪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被配置为接收到按键信号时进行导通,并输出第一电源信号的开关组件;/n被配置为放置待检测生物样品的转盘组件;/n与所述开关组件连接并且与所述转盘组件耦接,被配置为接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并获取与所述待检测生物样品对应的元素检测信号的元素检测组件;以及/n与所述元素检测组件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元素检测信号获取微量元素的含量,并进行显示的元素分析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量元素分析仪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被配置为接收到按键信号时进行导通,并输出第一电源信号的开关组件;
被配置为放置待检测生物样品的转盘组件;
与所述开关组件连接并且与所述转盘组件耦接,被配置为接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并获取与所述待检测生物样品对应的元素检测信号的元素检测组件;以及
与所述元素检测组件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元素检测信号获取微量元素的含量,并进行显示的元素分析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元素分析组件包括:
与所述元素检测组件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元素检测信号获取微量元素的含量的分析部件;和
与所述分析部件连接,被配置为对所述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显示的显示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元素检测组件包括:
与所述开关组件及所述分析部件连接,并且与所述转盘组件耦接,被配置为接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并通过化学试剂对所述待检测生物样品进行氧化或者还原,以获取与所述待检测生物样品对应的元素检测信号的电极检测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电极检测部件连接,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电极检测部件是否处于故障状态,并当所述电极检测部件处于故障状态时,发出故障检测信号的故障检测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部件包括:
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六电阻、第二十七电阻、第二十八电阻、第二十九电阻、第三十电阻、第三十一电阻、第三十二电阻、第三十三电阻、第三十四电阻、第三十五电阻、第三十六电阻、第三十七电阻、第三十八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第三比较器、第四比较器、第五比较器、第六比较器、第七比较器、第八比较器、第九比较器、第十比较器、第十一比较器、第十二比较器、第一信号延时器、第二信号延时器、第三信号延时器、第四信号延时器、第五信号延时器以及第六信号延时器;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电极检测部件,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电极检测部件,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电极检测部件;
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负相输入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负相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三比较器的负相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第二直流电源,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共接入参考电压信号,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共接入所述参考电压信号,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共接入所述参考电压信号;
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四比较器的负相输入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五比较器的负相输入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六比较器的负相输入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第一参考电源;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共接于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共接于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共接于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共接于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和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和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第一端;
所述第七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八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二十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九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玉李承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齐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