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祥天专利>正文

一种地基变形后浅埋给水管道防扯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8574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基变形后浅埋给水管道防扯漏装置,包括管道防扯漏机构、漏水保护机构和水体深度处理机构;所述管道防扯漏机构包括给水弯管、以及给水弯管两端设置的电熔连接管件,给水弯管的进水端通过电熔连接管件连接水体深度处理机构的出水管,给水弯管的出水端通过电熔连接管件连接漏水保护机构的进水口管;所述给水弯管为热塑型V型管道,V型管道的底部连接处通过弧形管道连接,形成弧形迂回部;所述漏水保护机构用于防止自来水泄露;所述水体深度处理机构用于净化自来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跑水漏水的管理,整个机械结构简单,能够检测到跑水漏水,并进行有效的截断,防止自来水资源浪费,且净化自来水,提供用户生活品质。

A kind of anti pulling and leakage device for shallow water supply pipeline after foundation de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基变形后浅埋给水管道防扯漏装置
本技术属于供水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地基变形后浅埋给水管道防止拉伸断裂,防拉断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沿海城市一些地区,因水位较高,甚至有些居住小区为填海地基,这些地区的室外给水管道经常由于室外地面下沉而导致给水管道被撕扯破坏,管道内高压自来水泄漏,使水压下降或供水中断,不仅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安全和舒适度,也给管道供水单位造成了巨大的工程修补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是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
技术介绍
描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地基变形后浅埋给水管道防扯漏装置防止给水管道被撕扯破坏,净化水源,给自来水用户提供优质的自来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基变形后浅埋给水管道防扯漏装置,包括管道防扯漏机构,所述管道防扯漏机构包括给水弯管、以及给水弯管两端设置的电熔连接管件;所述给水弯管为热塑型V型管道,V型管道的底部连接处通过弧形管道连接,形成弧形迂回部;所述管道防扯漏机构还包括PE套管,所述PE套管套设在所述给水弯管外侧;所述给水弯管还对应设有角度保护器,所述角度保护器包括弧形钢板、侧面固定板,所述弧形钢板设置在给水弯管底部外侧,所述弧形钢板的开口角度大于给水弯管的开口角度,所述弧形钢板的底部两侧向外侧延伸形成固定部,两侧的固定部向上方内侧弯折形成挂环,所述挂环套设在给水弯管底部外侧;所述侧面固定板为两块,焊接固定在弧形钢板的两侧,给水弯管设置在两块侧面固定钢板之间。进一步的,还包括水体深度处理机构,给水弯管的进水端通过电熔连接管件连接水体深度处理机构的出水管;所述水体深度处理机构包括壳体、进水管、引入管、缓冲室、除污室、储水室、连通管、矿物质添加仓、连接管、除氯室、排水仓和出水管,所述壳体为中空立方体,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壳体左上角,所述引入管一端与所述进水管相连,所述引入管另一端与所述缓冲室相连,所述除污室位于所述缓冲室下方,所述除污室与所述缓冲室相连,所述储水室位于所述除污室下方,所述储水室与所述除污室相连,所述连通管位于所述储水室下方,所述矿物质添加仓位于所述连通管右侧,所述矿物质添加仓通过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储水室相连,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矿物质添加仓下方,所述除氯室位于所述连接管左侧,所述除氯室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矿物质添加仓连接,所述排水仓位于所述除氯室左侧,所述除氯室与所述排水仓相连,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排水仓左下角,所述出水管固定在所述排水仓上。进一步的,还包括漏水保护机构,给水弯管的出水端通过电熔连接管件连接漏水保护机构的进水口管;所述漏水保护机构包括进水口管、电磁阀、漏水信号接收器、限位器、出水口管和外壳,所述进水口管位于所述电熔连接管件左侧,所述进水口管一端与所述左侧电熔连接管件连接,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进水口管左侧,所述外壳位于所述电磁阀左侧,所述进水口管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阀一端相连,所述电磁阀另一端与所述外壳一端相连,所述出水口管位于所述外壳左侧,所述外壳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口管相连,所述漏水信号接收器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限位器固定在所述外壳内。进一步的,所述漏水保护机构还设置有浮子,所述浮子内设置有磁石。进一步的,所述浮子为矩形。进一步的,所述给水弯管余弦的幅值取为110mm,弯曲段长度为600mm。进一步的,所述PE套管直径为300mm,长度为600mm。进一步的,所述PE套管内设置有可变形材料。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1、本技术设置的一种地基变形后浅埋给水管道防扯漏装置解决了填海地区居民住宅因室内外地基变形差异导致的水管扯坏漏水问题;2、通过PE套管的大弯曲变形适应地基沉降和其它变形的要求;3、两端自带电熔装置,方便与主水管电熔接口;4、管件变形部位有外套护管,保证其变形在预定空间有效实现,而不被周围埋置的土体限制、卡死,影响变形效果5、所述浮子内设置有磁块,通过磁块的设置,可以根据水流需求大小,进行通过水流的控制;6、浮子的形状与限位器配合,可以更好地控制水流量;7、漏水保护机构可以在检测水流量不正常流失时,通过电磁阀的关闭,阻止自来水的继续泄露,防止资源的浪费;8、水体深度处理机构使自来水经过缓冲室缓冲后,进入除污室进行降污,经过储水室短暂储存后,经过矿物质添加仓进行矿物质补充,最后通过除氯室对自来水进行最后处理,提高自来水用户的用水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地基变形后浅埋给水管道防扯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地基变形后浅埋给水管道防扯漏装置中的管道防扯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地基变形后浅埋给水管道防扯漏装置中的漏水保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角度保护器安装结构图。附图标记:1-管道防扯漏机构;11-给水弯管;12-电熔连接管件;13-PE套管;14、角度保护器;141、弧形钢板;142、侧面固定板;143、挂环;2-漏水保护机构;21-进水口管;22-电磁阀;23-磁块;24-漏水信号接收器;25-限位器;26-出水口管;27-浮子;28-外壳;3-水体深度处理机构;31-壳体;32-进水管;33-引入管;34-缓冲室;35-除污室;36-储水室;37-连通管;38-矿物质添加仓;39-连接管;310-除氯室;311-排水仓;312-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再次,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基变形后浅埋给水管道防扯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防扯漏机构,所述管道防扯漏机构包括给水弯管、以及给水弯管两端设置的电熔连接管件;/n所述给水弯管为热塑型V型管道,V型管道的底部连接处通过弧形管道连接,形成弧形迂回部;/n所述管道防扯漏机构还包括PE套管,所述PE套管套设在所述给水弯管外侧;/n所述给水弯管还对应设有角度保护器,所述角度保护器包括弧形钢板、侧面固定板,所述弧形钢板设置在给水弯管底部外侧,所述弧形钢板的开口角度大于给水弯管的开口角度,所述弧形钢板的底部两侧向外侧延伸形成固定部,两侧的固定部向上方内侧弯折形成挂环,所述挂环套设在给水弯管底部外侧;所述侧面固定板为两块,焊接固定在弧形钢板的两侧,给水弯管设置在两块侧面固定钢板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基变形后浅埋给水管道防扯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防扯漏机构,所述管道防扯漏机构包括给水弯管、以及给水弯管两端设置的电熔连接管件;
所述给水弯管为热塑型V型管道,V型管道的底部连接处通过弧形管道连接,形成弧形迂回部;
所述管道防扯漏机构还包括PE套管,所述PE套管套设在所述给水弯管外侧;
所述给水弯管还对应设有角度保护器,所述角度保护器包括弧形钢板、侧面固定板,所述弧形钢板设置在给水弯管底部外侧,所述弧形钢板的开口角度大于给水弯管的开口角度,所述弧形钢板的底部两侧向外侧延伸形成固定部,两侧的固定部向上方内侧弯折形成挂环,所述挂环套设在给水弯管底部外侧;所述侧面固定板为两块,焊接固定在弧形钢板的两侧,给水弯管设置在两块侧面固定钢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变形后浅埋给水管道防扯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体深度处理机构,给水弯管的进水端通过电熔连接管件连接水体深度处理机构的出水管;
所述水体深度处理机构包括壳体、进水管、引入管、缓冲室、除污室、储水室、连通管、矿物质添加仓、连接管、除氯室、排水仓和出水管,所述壳体为中空立方体,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壳体左上角,所述引入管一端与所述进水管相连,所述引入管另一端与所述缓冲室相连,所述除污室位于所述缓冲室下方,所述除污室与所述缓冲室相连,所述储水室位于所述除污室下方,所述储水室与所述除污室相连,所述连通管位于所述储水室下方,所述矿物质添加仓位于所述连通管右侧,所述矿物质添加仓通过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储水室相连,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矿物质添加仓下方,所述除氯室位于所述连接管左侧,所述除氯室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天张斯浩陈向上
申请(专利权)人:孟祥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