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型抗滑桩预置管带排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滑坡治理工程,特别涉及一种大型抗滑桩预置管带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滑坡结构一般由上部滑体与下部滑床以及中间的滑动带构成,滑坡与滑床之间的界面称为滑动面,滑动面附近的破碎带称为滑动带。滑坡现象主要是由于滑动带受雨水下渗或地下水影响,力学指标降低后抵抗不住滑体的下滑推力。在工程建设中,受选线、地形、周边环境等条件的制约,公路及铁路等工程不可避免通过巨型深厚滑坡地段。此类巨型深厚滑坡常采用截排水措施与支挡工程并重的方式进行整治。地下截排水措施多采用渗水隧洞工程,存在隧洞空间狭小、施工不便、造价高等难题,而抗滑桩作为滑坡整治的主要支挡结构亦存在中心部位受力小、混凝土的性能发挥不足、经济性能不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型抗滑桩预置管带排水系统,以有效将滑动带内的地下水疏排至滑坡体外,极大增加滑坡体稳定性,避免修建渗水隧洞工程,大幅度降低巨型深厚滑坡治理工程的成本。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大 ...
【技术保护点】
1.大型抗滑桩预置管带排水系统,包括下部穿过滑动带(C)进入滑床(E)内的大型抗滑桩(10),其特征是:所述大型抗滑桩(10)中心部位设置竖向延伸至滑动带(C)以下的预置廊道(11),预置廊道(11)下端以下设置与其连通的集水腔(12);所述大型抗滑桩(10)后侧设置呈叉状分布的集水管(20),各集水管(20)管体向下倾斜,其上端位于滑动带(C)内,下端与集水腔(12)相连通,将滑动带(C)内的地下水疏排至集水腔(12)内;所述预置廊道(11)内设置抽排水系统,将集水腔(12)内的积水抽排至地表截排水系统(33)。/n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型抗滑桩预置管带排水系统,包括下部穿过滑动带(C)进入滑床(E)内的大型抗滑桩(10),其特征是:所述大型抗滑桩(10)中心部位设置竖向延伸至滑动带(C)以下的预置廊道(11),预置廊道(11)下端以下设置与其连通的集水腔(12);所述大型抗滑桩(10)后侧设置呈叉状分布的集水管(20),各集水管(20)管体向下倾斜,其上端位于滑动带(C)内,下端与集水腔(12)相连通,将滑动带(C)内的地下水疏排至集水腔(12)内;所述预置廊道(11)内设置抽排水系统,将集水腔(12)内的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永幸,吴沛沛,叶世斌,林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