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生态护岸立体绿化绿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52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海洋生态护岸立体绿化绿植结构,该绿植结构设置在岸坡的表面以及岸坡的前端上,该岸坡的表面上从下至少依次设置有碎石层、第一混凝土层、透水混凝土层和泥土层,所述泥土层表面覆盖有防腐钢丝网层,所述岸坡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护岸桩组,所述第一护岸桩组的前方设置有第二护岸桩组,所述第一护岸桩组与第二护岸桩组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混凝土层、淤泥层和细砂层,位于较高位置处的所述泥土层上种植有第一植被层,位于所述第一植被层前方的泥土层上设置有第二植被层,所述淤泥层上种植有藻类植被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岸坡的表面以及岸坡的前端上的植被对岸坡的表面以及岸坡的前端的泥土进行加固,同时具有一定的挡风作用。

A three-dimensional green plant structure for marine ecological reve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生态护岸立体绿化绿植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设施
,尤其是一种海洋生态护岸立体绿化绿植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海洋的两岸设置有相关的护岸水利设施,这些水利设施能有效地防止海岸出现缺口导致海水流入到海岸外的低洼地区的问题出现,但一些海岸上的护岸水利设施的结构仍然不足以抵抗短时间内大流量的海水冲击,结构牢固度较低;而且护岸水利设施上的植被结构较少,容易出现水土流水的情况,导致海岸生态的平衡受到破坏,在遇到风势较强的天气时,没有护岸水利设施上的植被进行挡风的话,吹往内陆的风的强度是非常之大的;因此,有必要地对设计一种应用于海岸上的海洋生态护岸立体绿化绿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通过设置在岸坡的表面以及岸坡的前端上的植被对岸坡的表面以及岸坡的前端的泥土进行加固,同时具有一定的挡风作用,植被下方的护岸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较好排水性的海洋生态护岸立体绿化绿植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海洋生态护岸立体绿化绿植结构,该绿植结构设置在岸坡的表面以及岸坡的前端上,所述岸坡的表面上从下至少依次设置有碎石层、第一混凝土层、透水混凝土层和泥土层,所述泥土层表面覆盖有防腐钢丝网层,所述岸坡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护岸桩组,所述第一护岸桩组的前方设置有第二护岸桩组,所述第一护岸桩组与第二护岸桩组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混凝土层、淤泥层和细砂层,位于较高位置处的所述泥土层上种植有第一植被层,位于所述第一植被层前方的泥土层上设置有第二植被层,所述淤泥层上种植有藻类植被层。进一步,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与透水混凝土层之间开设有若干条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延伸至岸坡的前端处。进一步,所述第一护岸桩组的高度高于第二护岸桩组的高度,所述第二护岸桩组的高度低于水面的高度,所述第一护岸桩组和第二护岸桩组均由若干个护岸桩并列排布而成。进一步,所述泥土层上开设有若干个孔洞。进一步,所述防腐钢丝网层顶部的泥土层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桩,所述定位桩分别插入到透水混凝土层和泥土层中,所述防腐钢丝网层的顶部圈绕在定位桩上进行固定,所述防腐钢丝网层的底部圈绕在第一护岸桩组上进行固定。进一步,所述第一植被层为苦郎树或木麻黄。进一步,所述第二植被层为马鞍藤或白骨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通过设置在岸坡的表面以及岸坡的前端上的植被对岸坡的表面以及岸坡的前端进行加固,同时这些植被具有一定的挡风作用、挡尘作用和减少水浪冲力作用,植被下方的护岸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较好排水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岸坡1、碎石层2、第一混凝土层3、透水混凝土层4、泥土层5、防腐钢丝网层6、第一护岸桩组7、第二护岸桩组8、第二混凝土层9、淤泥层10、细砂层11、第一植被层12、第二植被层13、藻类植被层14、排水槽15、护岸桩16、孔洞17、定位桩18、水面19。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结合所示,一种海洋生态护岸立体绿化绿植结构,该绿植结构设置在岸坡1的表面以及岸坡1的前端上,所述岸坡1的表面上从下至少依次设置有碎石层2、第一混凝土层3、透水混凝土层4和泥土层5,所述泥土层5表面覆盖有防腐钢丝网层6,所述岸坡1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护岸桩组7,所述第一护岸桩组7的前方设置有第二护岸桩组8,所述第一护岸桩组7与第二护岸桩组8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混凝土层9、淤泥层10和细砂层11,位于较高位置处的所述泥土层5上种植有第一植被层12,位于所述第一植被层12前方的泥土层5上设置有第二植被层13,所述淤泥层10上种植有藻类植被层14。所述第一混凝土层3与透水混凝土层4之间开设有若干条排水槽15,所述排水槽15延伸至岸坡1的前端处。所述第一护岸桩组7的高度高于第二护岸桩组8的高度,所述第二护岸桩组8的高度低于水面的高度,所述第一护岸桩组7和第二护岸桩组8均由若干个护岸桩16并列排布而成。所述泥土层5上开设有若干个孔洞17。所述防腐钢丝网层6顶部的泥土层5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桩18,所述定位桩18分别插入到透水混凝土层4和泥土层5中,所述防腐钢丝网层6的顶部圈绕在定位桩18上进行固定,所述防腐钢丝网层6的底部圈绕在第一护岸桩组7上进行固定。所述第一植被层12为苦郎树或木麻黄。所述第二植被层13为马鞍藤或白骨壤。防腐钢丝网层6能对泥土层5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第二植被层13能对岸坡1上的泥土作进一步的加固,防止在岸坡1上的泥土在较大降雨量天气时出现冲溃的现象,定位桩18和第一护岸桩组7对防腐钢丝网层6起到一定的定位效果,排水槽15、透水混凝土层4和孔洞17在较大降雨量天气能对雨水进行及时的疏通,在风势较大的天气时,藻类植被层14能起到减少水浪冲力的作用,第二植被层13能起到进一步挡风和挡尘的作用,第一植被层12能大大减少吹向内陆的风的强度。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洋生态护岸立体绿化绿植结构,该绿植结构设置在岸坡的表面以及岸坡的前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岸坡的表面上从下至少依次设置有碎石层、第一混凝土层、透水混凝土层和泥土层,所述泥土层表面覆盖有防腐钢丝网层,所述岸坡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护岸桩组,所述第一护岸桩组的前方设置有第二护岸桩组,所述第一护岸桩组与第二护岸桩组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混凝土层、淤泥层和细砂层,位于较高位置处的所述泥土层上种植有第一植被层,位于所述第一植被层前方的泥土层上设置有第二植被层,所述淤泥层上种植有藻类植被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生态护岸立体绿化绿植结构,该绿植结构设置在岸坡的表面以及岸坡的前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岸坡的表面上从下至少依次设置有碎石层、第一混凝土层、透水混凝土层和泥土层,所述泥土层表面覆盖有防腐钢丝网层,所述岸坡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护岸桩组,所述第一护岸桩组的前方设置有第二护岸桩组,所述第一护岸桩组与第二护岸桩组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混凝土层、淤泥层和细砂层,位于较高位置处的所述泥土层上种植有第一植被层,位于所述第一植被层前方的泥土层上设置有第二植被层,所述淤泥层上种植有藻类植被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生态护岸立体绿化绿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与透水混凝土层之间开设有若干条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延伸至岸坡的前端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生态护岸立体绿化绿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岸桩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立
申请(专利权)人:中环宇恩广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