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感器组件、作用力检测设备和工程机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设备的检测,具体地涉及传感器组件和作用力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工程设备,例如起重机、混凝土泵车等在作业时为提高抗倾覆能力,一般会在四周伸出支腿提供支撑,而支撑力大小直接反映了设备当前的支撑安全状况,例如当相邻两支腿的支撑力接近零时(“虚腿”状态),即表明设备存在失稳风险。因此较精确的监测支腿的支反力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通过传感器检测支反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支反力较大,微小的侧偏载荷即可对传感器造成破坏,导致无法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传感器因偏载受损的问题,提供一种传感器组件,该传感器组件的防偏结构能够降低侧偏载荷的影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传感器组件,其中,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用于连接待测基体的连接部和用于承载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设置有传感元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具有轴线并设置为关于所述轴线对称的结构,所述连接部和/或所述承载部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承载部沿偏离所述轴线的方向相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用于连接待测基体的连接部(100)和用于承载的承载部(200),所述承载部(200)设置有传感元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具有轴线并设置为关于所述轴线对称的结构,所述连接部(100)和/或所述承载部(200)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连接部(100)和所述承载部(200)沿偏离所述轴线的方向相对移动的防偏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用于连接待测基体的连接部(100)和用于承载的承载部(200),所述承载部(200)设置有传感元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具有轴线并设置为关于所述轴线对称的结构,所述连接部(100)和/或所述承载部(200)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连接部(100)和所述承载部(200)沿偏离所述轴线的方向相对移动的防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200)包括柱状主体(211),所述连接部(100)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柱状主体(211)的第一定位孔(110),所述柱状主体(211)和所述第一定位孔(110)形成所述防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200)包括一体的轮辐结构,所述轮辐结构包括外轮箍(221)、轮毂(222)和位于所述外轮箍(221)和轮毂(222)之间的轮辐(223),所述轮毂(222)具有突出于所述轮辐(223)的顶面和轴向设置并朝向所述连接部开放的盲孔(2221),所述柱状主体(211)装配在所述盲孔(222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200)包括多个第一应变片(212),多个所述第一应变片(212)围绕所述柱状主体(211)的周向设置,所述轮辐(223)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应变片(2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00)具有与所述柱状主体(211)的底面相对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外轮箍(221)的底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与所述轮毂(222)的底面相对的第三表面,所述柱状主体(211)的底面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形成第一初始间隙b1,所述外轮箍(221)的底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形成第二初始间隙b2,所述轮毂(222)的底面和所述第三表面之间形成防过载间隙b3,所述第一初始间隙b1小于所述第二初始间隙b2,所述第二初始间隙b2小于所述防过载间隙b3,所述外轮箍(221)和所述连接部(100)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垫片(2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200)包括对应于所述连接部(100)的中心部分的筒状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延斌,文杰,郭伦文,付玲,蒋凯歌,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