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中央冷却系统的工业循环冷却水节能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管理和节能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中央冷却系统的工业循环冷却水节能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能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全球性的问题,在我国的能源消耗中,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的大户,能源消耗量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0%左右,传统的能源资源高消耗与粗放型工业控制管理发展道路已难以为继。对依据策略,将多个系统耦合连接,实现优势互补是节能发展的趋势,如比较成熟的热电冷联供系统。对于生产企业,机房、配电室、电机及水泵等场所及设备是必须要进行冷却的。一些企业对机房及配电室等各自采用一个空调进行冷却,此种方法简单粗暴,相对于中央冷却系统,无法通过蓄冷器实现削峰填谷节约电费。还有一些企业虽然采用中央冷却系统,但是在过渡季节,其冷冻机组依旧是开启的,无法利用自然冷量。在冬季时,即使在北方,机房及配电室依旧存在大量余热,仍需要对其冷却。但是在冬季,冷却水不使用冷冻机组其温度也很低,为防止机房及配电室内出现温度过低的现象,此时需要对冷却水进行加热,控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中央冷却系统的工业循环冷却水节能系统,包括机房类冷却系统(2)、电机类冷却系统(19)、蓄冷器(1)、储水箱(3)、冷却水箱(18)和冷冻机组(5),蓄冷器(1)、机房类冷却系统(2)、储水箱(3)和冷冻机组(5)连接构成第一循环冷却路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温水箱(20)和加热器(6);所述冷却水箱(18)和电机类冷却系统(19)连接构成第二循环冷却路径;所述蓄冷器(1)、机房类冷却系统(2)、储水箱(3)、冷冻机组(5)、调温水箱(20)、电机类冷却系统(19)和冷却水箱(18)连接构成第三循环冷却路径;所述蓄冷器(1)、机房类冷却系统(2)、储水箱(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中央冷却系统的工业循环冷却水节能系统,包括机房类冷却系统(2)、电机类冷却系统(19)、蓄冷器(1)、储水箱(3)、冷却水箱(18)和冷冻机组(5),蓄冷器(1)、机房类冷却系统(2)、储水箱(3)和冷冻机组(5)连接构成第一循环冷却路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温水箱(20)和加热器(6);所述冷却水箱(18)和电机类冷却系统(19)连接构成第二循环冷却路径;所述蓄冷器(1)、机房类冷却系统(2)、储水箱(3)、冷冻机组(5)、调温水箱(20)、电机类冷却系统(19)和冷却水箱(18)连接构成第三循环冷却路径;所述蓄冷器(1)、机房类冷却系统(2)、储水箱(3)、加热器(6)和电机类冷却系统(19)连接构成第四循环冷却路径;所述蓄冷器(1)、机房类冷却系统(2)和储水箱(3)连接构成第五循环冷却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央冷却系统的工业循环冷却水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水箱(3)、冷却水箱(18)和调温水箱(2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监测器(7)、第二温度监测器(24)和第三温度监测器(2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中央冷却系统的工业循环冷却水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水箱(3)经冷冻水泵(4)后分别通过第一电磁阀门(10)、第二电磁阀门(11)和第三电磁阀门(12)与冷冻机组(5)、加热器(6)和蓄冷器(1)连接,冷冻机组(5)、加热器(6)与蓄冷器(1)连接;所述冷却水箱(18)经第一冷却水泵(22)后分别通过第五电磁阀门(14)、第六电磁阀门(15)和第四电磁阀门(13)与电机类冷却系统(19)、调温水箱(20)和储水箱(3)连接,调温水箱(20)和与储水箱(3)之间通过第七电磁阀门(1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中央冷却系统的工业循环冷却水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控制器(8)、第二控制器(17)和第三控制器(21);所述第一控制器(8)与储水箱(3)及与冷冻水泵(4)之后的第一电磁阀门(10)、第二电磁阀门(11)和第三电磁阀门(12)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17)与冷却水箱(18)及与第一冷却水泵(22)之后的第四电磁阀门(13)、第五电磁阀门(14)和第六电磁阀门(15)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器(21)与调温水箱(20)及与调温水箱(20)连接的第七电磁阀门(16)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中央冷却系统的工业循环冷却水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温度监测器(7)、第二温度监测器(24)和第三温度监测器(25)获取的温度分别传递给第一控制器(8)、第二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文浩,赵世运,扶廷正,周勇进,陆耀辉,
申请(专利权)人:万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