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8299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59
用于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分离槽、污水移送装置、过滤槽、静置槽,其中,过滤槽位于分离槽右侧,过滤槽与分离槽之间通过污水移送装置连通,分离槽底壁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转盘,在转盘转动时带动分离槽内的污水转动形成漩涡,使污水中的大部分污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分离槽的槽壁,再通过污水移送装置将分离槽内含有少量污泥的污水从漩涡中心抽出,实现了主动分离污泥与水的效果;过滤槽内部设置有过滤板,通过污水移送装置将含有少量污泥的污水导向过滤槽,并使其在过滤槽中由下向上经过过滤板过滤后渗出,进一步增强了污泥与水的分离效果,不仅分离效率高,而且分离效果好。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for plate roller gr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刷版辊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印刷版辊在制造过程需要对印刷版辊的外表面进行研磨,在研磨过程中,版辊研磨机产生的铁屑、砂轮屑及其他污物混入冷却水中一同排出,形成大量污水,不仅浪费水资源,还污染环境,随着环保标准的逐步提升,上述污水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通常采用多级沉淀的方式进行污泥与水的分离,不仅分离效率低,而且分离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分离效率高、分离效果好的用于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分离槽,所述分离槽位于版辊研磨机排水口的下方;污水移送装置,所述污水移送装置包括泵、连接在所述泵两侧的水管、带动所述泵运转的电机,所述水管左侧端部伸入所述分离槽内;过滤槽,所述过滤槽位于所述分离槽右侧,所述过滤槽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水管右侧端部穿过所述过滤板伸入所述过滤槽内;静置槽,所述静置槽位于所述过滤槽右侧,所述静置槽与所述过滤槽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分离槽底壁上表面可转动地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凸起,在所述转盘转动时,所述凸起带动所述分离槽内的污水转动形成漩涡,所述水管左侧端部从所述漩涡中心处伸入所述分离槽内,并位于所述凸起上方;所述连接管连接在所述过滤槽右侧槽壁的开口处,所述开口下边缘高于所述过滤板上表面。<br>优选地,所述分离槽底壁上设置有凸台,所述转盘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凸台上。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凸台侧壁与所述分离槽内壁之间具有容纳污泥的污泥腔。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污泥腔底部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打开时,所述污泥腔中的污泥能够顺利流出。优选地,所述过滤槽槽底为锥形槽底。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锥形槽底的底部设置有排污阀门。优选地,所述电机的24V控制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水管的左侧端部的开口处,所述控制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转盘中心,在所述分离槽内的污水水面高于所述开口所在的平面时,所述控制线接通,所述电机运行,在所述分离槽内的污水水面低于所述开口所在的平面时,所述控制线断开,所述电机停止。优选地,所述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静置槽内经过处理的污水泵入研磨机砂轮喷水口进行重复利用的循环水泵。优选地,所述静置槽有多个,所述多个静置槽相互之间通过导水槽相连通。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通过在分离槽中设置可转动地转盘,在转盘转动时带动分离槽内的污水旋转形成漩涡,使污水中的大部分污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分离槽的槽壁,再通过污水移送装置将分离槽内含有少量污泥的污水从漩涡中心抽出,实现了主动分离污泥与水的效果;通过污水移送装置将含有少量污泥的污水导向过滤槽,并使其在过滤槽中由下向上经过过滤板过滤后渗出,进一步增强了污泥与水的分离效果,不仅分离效率高,而且分离效果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其中,过滤槽进行了剖视。附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3为附图2中分离槽A-A方向的剖视图。其中:100、分离槽;101、版辊研磨机排水口;102、转盘;103、凸起;104、凸台;105、阀门;200、污水移送装置;201、泵;202、水管;203、电机;204、控制线;300、过滤槽;301、过滤板;302、锥形槽底;303、排污阀门;304、连接管;305、过滤孔;400、第一静置槽;401、第二静置槽;402、第三静置槽;403、第一导水槽;404、第二导水槽;405、循环水泵;500、污水;501、污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技术描述的左、右方向是指图1中的左、右方向。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分离槽100、污水移送装置200、过滤槽300、第一静置槽400、第二静置槽401、第三静置槽402,其中,分离槽100位于版辊研磨机排水口101的下方;污水移送装置200包括泵201、连接在泵201两侧的水管202、带动泵201运转的电机203,水管202左侧端部伸入分离槽100内,污水移送装置200通过电机203带动泵201转动,将污水从分离槽100内抽出;过滤槽300位于分离槽100右侧,过滤槽300与分离槽100通过污水移送装置200进行连通,过滤槽300内部设置有过滤板301,过滤板301上设置有若干过滤孔305,过滤孔305的大小根据所需分离的污泥颗粒直径确定,水管202右侧端部穿过过滤板301伸入过滤槽300内,使得污水移送装置200能够将从分离槽100内抽出的污水泵入过滤槽300内;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位于过滤槽300右侧的三个静置槽,从左向右依次为第一静置槽400、第二静置槽401、第三静置槽402,第一静置槽400与第二静置槽401之间通过第一导水槽403连通,第二静置槽401与第三静置槽402之间通过第二导水槽404连通,第一静置槽400与过滤槽300通过连接管304相连通;分离槽100底壁的上表面可转动地设置有转盘102,转盘102上设置有三个凸起103,在转盘102转动时,凸起103带动分离槽100内的污水转动形成漩涡,水管202左侧端部从漩涡中心伸入分离槽100内,并位于凸起103上方,以避免转盘102在转动时,凸起103碰撞水管202左侧端部;连接管304连接在过滤槽300右侧槽壁的开口处,该开口通向过滤槽300内,该开口的下边缘高于过滤板301的上表面。如图3所示,分离槽100底壁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上凸出的凸台104,转盘102可转动地设置在凸台104的上表面,凸台104的侧壁与分离槽100的内壁之间具有容纳污泥501的污泥腔105,污泥腔501底部设置有阀门106,阀门106打开时,污泥腔105中的污泥501能够顺利流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启动时,污水500通过版辊研磨机排水管101进入分离槽100内,分离槽100槽底凸台104上的转盘102开始转动,转盘102上的凸起103带动分离槽100内的污水500转动并形成漩涡,使得污水500中的污泥501被离心力甩向分离槽100的槽壁,并在重力作用下下落至凸台104侧壁与分离槽100内壁之间形成的污泥腔105,在污泥501积满污泥腔105时,打开阀门106,污泥501在自身重力及受到的压力的作用下从阀门106处排出;水管202左侧端部伸入分离槽100内污水500转动形成的漩涡的中心,泵201通过水管202左侧端部抽取漩涡的中心含污泥较少的污水,并将其导入过滤槽300内,过滤槽300内的污水越积越多,最终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n分离槽,所述分离槽位于版辊研磨机排水口的下方;/n污水移送装置,所述污水移送装置包括泵、连接在所述泵两侧的水管、带动所述泵运转的电机,所述水管左侧端部伸入所述分离槽内;/n过滤槽,所述过滤槽位于所述分离槽右侧,所述过滤槽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水管右侧端部穿过所述过滤板伸入所述过滤槽内;/n静置槽,所述静置槽位于所述过滤槽右侧,所述静置槽与所述过滤槽通过连接管相连通;/n其特征在于:/n所述分离槽底壁上表面可转动地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凸起,在所述转盘转动时,所述凸起带动所述分离槽内的污水转动形成漩涡,所述水管左侧端部从所述漩涡中心处伸入所述分离槽内,并位于所述凸起上方;/n所述连接管连接在所述过滤槽右侧槽壁的开口处,所述开口下边缘高于所述过滤板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分离槽,所述分离槽位于版辊研磨机排水口的下方;
污水移送装置,所述污水移送装置包括泵、连接在所述泵两侧的水管、带动所述泵运转的电机,所述水管左侧端部伸入所述分离槽内;
过滤槽,所述过滤槽位于所述分离槽右侧,所述过滤槽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水管右侧端部穿过所述过滤板伸入所述过滤槽内;
静置槽,所述静置槽位于所述过滤槽右侧,所述静置槽与所述过滤槽通过连接管相连通;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槽底壁上表面可转动地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凸起,在所述转盘转动时,所述凸起带动所述分离槽内的污水转动形成漩涡,所述水管左侧端部从所述漩涡中心处伸入所述分离槽内,并位于所述凸起上方;
所述连接管连接在所述过滤槽右侧槽壁的开口处,所述开口下边缘高于所述过滤板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槽底壁上设置有凸台,所述转盘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凸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侧壁与所述分离槽内壁之间具有容纳污泥的污泥腔。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永昌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丽盛制版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