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站融合的站内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826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多站融合的站内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组及传输模块,所述传输模块包括:空调管道,由若干段管体拼接成,连接空调机组,传输空气;连接件,设置在管体拼接处下,同时连接相邻的管体;固定件,将管体固定在墙体;其中固定件的最大承载重量通过调节件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质性效果包括:通过固定件和连接件的配合,使得受到无法承受的震动时,如有部分管体脱开,则使管体下垂,通过固定件逐级脱开的方式缓慢将管体下放,直到接触地面,通过连接件对管体之间的角度进行限制,形成相对安全稳定的拱形结构,防止进一步大面积坍塌,以提高安全性,并使得各项风险控制在较小范围。

A stati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multi station integ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多站融合的站内空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热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多站融合的站内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在建设配电站、开关站、数据中心和储能站等设施时,都涉及到空调系统,其中除了用于冷却机房等位置的空调,在办公区域的空调系统是最贴近人员日常工作的,其中制冷或制热区域之间通常通过空调管道连接,为防止地震时空调管道系统甚至跌落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需要对管道或空调机组的结构进行一些改进,以提高抗震能力。如公开(公告)号:CN206350286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机座式机房空调及机房空调系统,涉及机房空调
该抗震机座式机房空调包括抗震机座、换热装置、散热装置及网络机柜,所述换热装置及所述散热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抗震机座内部,所述网络机柜设置在所述抗震机座顶部。该技术的抗震机座式机房空调,抗震机座固定在建筑物上,起连接和支撑作用,换热装置和散热装置直接设置在抗震机座内部,为空调的功能性元件,实现换热调温功能,网络机柜设置在抗震机座顶部。而现有技术主要专注于机组性能上的抗震性,对于整个系统在受震后是否产生会其他危险考虑不足,一旦出现系统无法承受的震动,容易导致危险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受到强烈震动后安全系数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多站融合的站内空调系统,通过对结构的改进,实现在系统受到无法承受的震动时,能够按设定方式坍塌,最大程度减少危险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多站融合的站内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组及传输模块,所述传输模块包括:空调管道,由若干段管体拼接成,连接空调机组,传输空气;连接件,设置在管体拼接处下,同时连接相邻的管体;固定件,将管体固定在墙体;其中固定件的最大承载重量通过调节件调节。传统的空调系统,对于抗震的设计均是以增加结构强度为主,以抵抗更强烈的振动,但实际情况是一旦受到了超出结构所能承受的震动,则比较容易出现坍塌,且由于坍塌的不可控性,容易导致较大的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在电网建设中,配电站、开关站、数据中心等站点的人员办公地点,更是需要有风险的可控性,以保障基础供电设施的运作。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于结构强度的控制,有一定的强度基础,固定件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卸力,通过连接件使得空调管道完成有预期且相对安全的坍塌,最大程度保证了风险的可控性。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包括:刚性连接板,以自身中点为基准有一定弧度和/或角度;两个旋转部,设置在刚性连接板中点两侧的上方,分别连接不同管体,使管体与刚性连接板之间能以旋转部为中心转动。当某个管体因为震动导致固定件脱开时,边上的固定件受力增加,如达到一定程度,导致相邻管体的固定件脱开,此时管体整体向下弯折,连接件的存在限定了弯折的角度,随着脱开的固定件数量的增加,管体分段继续向下弯折,直至第一段管体接触到地面,形成拱形结构,完成一次相对安全的坍塌。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包括:附墙部,固定在墙体,设有第一磁吸模块;附管部,固定在管体,设有第二磁吸模块;其中第一磁吸模块及第二磁吸模块为调节件,至少有一个磁吸模块的磁力可以调节。两个磁吸模块将管体固定,当承受的重力大于吸引力时,固定件会脱开卸力,由其他结构完成后续动作。作为优选,所述附墙部由磁性金属制成,附墙部本身作为第一磁吸模块,所述附管部的第二磁吸模块位于管体上端,第二磁吸模块包括若干磁体槽,所述磁体槽的开口朝下,通过磁体槽内永磁体的总量控制磁力大小。作为一种替代方案,所述附墙部的第一磁吸模块包括若干磁体槽,所述磁体槽的开口朝上,通过磁体槽内永磁体的总量控制磁力大小,所述附管部的第二磁吸模块位于管体上端,由磁性金属制成。作为另一种替代方案,所述附墙部的第一磁吸模块包括若干第一磁体槽,所述第一磁体槽的开口朝上,所述附管部的第二磁吸模块位于管体上端,第二磁吸模块包括若干第二磁体槽,所述第二磁体槽的开口朝下,通过第一磁体槽和/或第二磁体槽内永磁体的总量控制磁力大小。通过永磁体的数量或大小以调整到合适的吸引力,一般可以调整为能够承载两到三个管体的重量,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脱开,防止大面积管体同时坍塌。作为优选,所述旋转部包括:套件,第一套件连接管体,第二套件连接刚性连接板;转轴,穿过第一套件和第二套件;所述套件能够相对于转轴进行转动。旋转部使得相邻管体之间能够相对同一个连接件转动,达到向下弯折一定角度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空调机组包括:抗震吊架,支撑板及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吊顶上部连接,支撑板通过连接杆悬挂;室内机,放置在支撑板上,连接空调管道;室外机,通过空调管道连接室内机,进行制冷或制热。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至少包括四根,连接杆之间的空隙大于等于室内机对角线的长度,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若干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连接室内机外壳上的多个位置,所述缓冲件具有弹性。作为优选,所述缓冲件的数量大于等于四,每个缓冲件的一端连接支撑板的边缘,缓冲件的另一端连接室外机外壳。通过缓冲件,在出现室内机掉落时拉住,防止硬着陆,提高风险的可控性。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性效果包括:通过固定件和连接件的配合,使得受到无法承受的震动时,如有部分管体脱开,则使管体下垂,通过固定件逐级脱开的方式缓慢将管体下放,直到接触地面,通过连接件对管体之间的角度进行限制,形成相对安全稳定的拱形结构,防止进一步大面积坍塌,以提高安全性,并使得各项风险控制在较小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传输模块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固定件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连接件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抗震吊架示意图;图中包括:1-管体、2-附管部、3-附墙部、4-连接件、5-磁体槽、6-旋转部、7-室内机、8-支撑板、9-连接杆、10-缓冲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在下文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专利技术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做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实施例一:一种用于多站融合的站内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组及传输模块,如图1所示是传输模块,包括:空调管道,由若干段管体1拼接成,连接空调机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多站融合的站内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组及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包括:/n空调管道,由若干段管体拼接成,连接空调机组,传输空气;/n连接件,设置在管体拼接处下,同时连接相邻的管体;/n固定件,将管体固定在墙体;/n其中固定件的最大承载重量通过调节件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站融合的站内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组及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包括:
空调管道,由若干段管体拼接成,连接空调机组,传输空气;
连接件,设置在管体拼接处下,同时连接相邻的管体;
固定件,将管体固定在墙体;
其中固定件的最大承载重量通过调节件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站融合的站内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刚性连接板,以自身中点为基准有一定弧度和/或角度;
两个旋转部,设置在刚性连接板中点两侧的上方,分别连接不同管体,使管体与刚性连接板之间能以旋转部为中心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多站融合的站内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
附墙部,固定在墙体,设有第一磁吸模块;
附管部,固定在管体,设有第二磁吸模块;
其中第一磁吸模块及第二磁吸模块为调节件,至少有一个磁吸模块的磁力可以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多站融合的站内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墙部由磁性金属制成,附墙部本身作为第一磁吸模块,所述附管部的第二磁吸模块位于管体上端,第二磁吸模块包括若干磁体槽,所述磁体槽的开口朝下,通过磁体槽内永磁体的总量控制磁力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多站融合的站内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墙部的第一磁吸模块包括若干磁体槽,所述磁体槽的开口朝上,通过磁体槽内永磁体的总量控制磁力大小,所述附管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嵘斯建东王培林王文华沈一平黄颖殷伟斌冯悦鸣陈鼎顾曦华钱伟杰沈超孙一凡钟伟东徐文斌刘龙米俞婷倩胡恒冯志琴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