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方法和空调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7905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第一控制阀、闪蒸器、第二控制阀和室内侧换热器;还包括:废热经济器与该室内侧换热器相连通;加湿器设于该废热经济器内;新风末端换热器与该废热经济器相连通,且与室外侧换热器相连通;第三控制阀的一端与该新风末端换热器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控制阀和室内侧换热器之间的管路相连通;温湿传感系统用于检测新风经过室外换热器、废热经济器、新风末端换热器的温度、湿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准确控制温湿度的节能新风系统控制温湿度精确、系统能效高且能达到节能环保效果,还提供一种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方法和空调器。

An energy saving system, method and air conditioner for accurately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fresh 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方法和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的空调器,以及涉及一种使用该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的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施工现场、车间、库房、矿井以及某些设备机房都需要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通风。目前,市场上的恒温恒湿新风机都是运用空气热湿处理的原理来控制湿度,其基本过程包括加热、冷却、加湿、减湿、以及空气的混合,其加热过程通过电加热来升温控制温度,虽然达到了恒温恒湿,控制温湿度的目的,但是新风机温湿度控制不精确,降低了系统的能效,造成能源的浪费,不够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温湿度控制精确、系统能效高且能达到节能环保效果的准确控制温湿度的节能新风系统,还提供一种具有该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的空调器,以及提供一种使用该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的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第一控制阀、闪蒸器、第二控制阀和室内侧换热器;所述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第一控制阀、闪蒸器、第二控制阀和室内侧换热器之间形成制冷或者制热循环流路;所述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还包括:废热经济器,其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相连通;加湿器,其设于所述废热经济器内且用于新风增湿;新风末端换热器,其与所述废热经济器相连通,且与室外侧换热器相连通;新风依次经过室外换热器、废热经济器、新风末端换热器;第三控制阀,其一端与所述新风末端换热器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控制阀和室内侧换热器之间的管路相连通;温湿传感系统,其用于检测新风经过室外换热器、废热经济器、新风末端换热器的温度、湿度以通过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控制调节新风温湿度。进一步地,所述温湿传感系统包括:第一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新风入口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新风进入所述废热经济器的温度;第二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新风进入所述新风末端换热器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新风即进入室内的温度。进一步地,所述闪蒸器的补气口与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通。进一步地,在新风入口处,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侧设有新风风机。进一步地,所述废热经济器的一侧设有回风风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以及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方法,使用所述的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实现,步骤如下:S1.检测新风经过室外换热器、废热经济器、新风末端换热器的温度、湿度,获取新风入口的温度T0和湿度N0;S2.根据设定目标温度T、目标相对湿度N与上述的新风入口的温度T0和湿度N0进行判断,确定系统进入制冷模式或者制热模式控制调节新风温湿度。进一步地,所述据设定目标温度T、目标相对湿度N与上述的新风入口的温度T0和湿度N0进行判断,确定系统进入制冷模式或者制热模式控制调节新风温湿度,具体步骤包括:S21.根据设定目标温度T、目标相对湿度N、新风入口的温度T0和湿度N0,计算出△T和△N;根据△T和△N进行判断;所述△T=T0-T、△N=N0-N;S22.若△T<0,△N<0,进入制热模式控制调节新风温湿度;S23.若△T>0,△N<0,进入制冷模式控制调节新风温湿度;S24.若△T<0,△N>0;进入制热模式控制调节新风温湿度;S25.若△T>0,△N>0;进入制冷模式控制调节新风温湿度。进一步地,在S22步骤中,进入制热模式控制调节新风温湿度具体包括:通过|△T|的大小初步设定压缩机运行频率;通过△T1的正负及大小,修正压缩机运行频率;其中,△T1是通过新风进入所述废热经济器的温度T1与目标温度T之间的差值计算出,即△T1=T1-T;通过△N与新风风机转速做初步加湿量设定;通过△N2的正负及大小,修正加湿量;其中,△N2是通过新风进入所述新风末端换热器的相对湿度N2与目标相对湿度N之间的差值计算出,即△N2=N2-N;通过△T2的正负及大小,通过调整第二控制阀对制热量进行修正;其中,△T2是通过新风进入所述新风末端换热器的温度T2与目标温度T之间的差值计算出;即△T2=T2-T;通过△T3的正负及大小,通过调整第三控制阀对制热量进行修正;其中,△T3是通过新风即进入室内的温度T3与目标温度T之间的差值计算出,即△T3=T3-T;调整结束。进一步地,在S23步骤中,进入制冷模式控制调节新风温湿度具体包括:通过|△T|的大小初步设定压缩机运行频率;通过△T1的正负及大小,修正压缩机运行频率;其中,△T1是通过新风进入所述废热经济器的温度T1与目标温度T之间的差值计算出,即△T1=T1-T;通过△N与新风风机转速做初步加湿量设定;通过△N2的正负及大小,修正加湿量;其中,△N2是通过新风进入所述新风末端换热器的相对湿度N2与目标相对湿度N之间的差值计算出,即△N2=N2-N;通过△T2的正负及大小,通过调整第二控制阀对制冷量进行修正;其中,△T2是通过新风进入所述新风末端换热器的温度T2与目标温度T之间的差值计算出;即△T2=T2-T;通过△T3的正负及大小,通过调整第三控制阀对制冷量进行修正;其中,△T3是通过新风即进入室内的温度T3与目标温度T之间的差值计算出,即△T3=T3-T;调整结束。进一步地,在S24步骤中,进入制热模式控制调节新风温湿度具体包括:通过|△T′|的大小初步设定压缩机运行频率;其中,△T′是通过新风入口的露点温度T′和目标温度T之间的差值计算出,即△T′=T′-T;通过△T1的正负及大小,修正压缩机运行频率;其中,△T1是通过新风进入所述废热经济器的温度T1与目标温度T之间的差值计算出,即△T1=T1-T;通过△N与新风风机转速做初步加湿量设定;通过△N2的正负及大小,修正加湿量;其中,△N2是通过新风进入所述新风末端换热器的相对湿度N2与目标相对湿度N之间的差值计算出,即△N2=N2-N;通过△T2的正负及大小,通过调整第二控制阀对制热量进行修正;其中,△T2是通过新风进入所述新风末端换热器的温度T2与目标温度T之间的差值计算出;即△T2=T2-T;通过△T3的正负及大小,通过调整第三控制阀对制热量进行修正;其中,△T3是通过新风即进入室内的温度T3与目标温度T之间的差值计算出,即△T3=T3-T;调整结束。进一步地,在S25步骤中,进入制冷模式控制调节新风温湿度具体包括:通过|△T′|的大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第一控制阀、闪蒸器、第二控制阀和室内侧换热器;所述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第一控制阀、闪蒸器、第二控制阀和室内侧换热器之间形成制冷或者制热循环流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还包括:/n废热经济器,其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相连通;/n加湿器,其设于所述废热经济器内且用于新风增湿;/n新风末端换热器,其与所述废热经济器相连通,且与室外侧换热器相连通;新风依次经过室外换热器、废热经济器、新风末端换热器;/n第三控制阀,其一端与所述新风末端换热器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控制阀和室内侧换热器之间的管路相连通;/n温湿传感系统,其用于检测新风经过室外换热器、废热经济器、新风末端换热器的温度、湿度以通过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控制调节新风温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第一控制阀、闪蒸器、第二控制阀和室内侧换热器;所述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第一控制阀、闪蒸器、第二控制阀和室内侧换热器之间形成制冷或者制热循环流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还包括:
废热经济器,其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相连通;
加湿器,其设于所述废热经济器内且用于新风增湿;
新风末端换热器,其与所述废热经济器相连通,且与室外侧换热器相连通;新风依次经过室外换热器、废热经济器、新风末端换热器;
第三控制阀,其一端与所述新风末端换热器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控制阀和室内侧换热器之间的管路相连通;
温湿传感系统,其用于检测新风经过室外换热器、废热经济器、新风末端换热器的温度、湿度以通过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控制调节新风温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传感系统包括:
第一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新风入口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新风进入所述废热经济器的温度;
第二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新风进入所述新风末端换热器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新风即进入室内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闪蒸器的补气口与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新风入口处,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侧设有新风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热经济器的一侧设有回风风机。


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


7.一种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实现,步骤如下:
S1.检测新风经过室外换热器、废热经济器、新风末端换热器的温度、湿度,获取新风入口的温度T0和湿度N0;
S2.根据设定目标温度T、目标相对湿度N与上述的新风入口的温度T0和湿度N0进行判断,确定系统进入制冷模式或者制热模式控制调节新风温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据设定目标温度T、目标相对湿度N与上述的新风入口的温度T0和湿度N0进行判断,确定系统进入制冷模式或者制热模式控制调节新风温湿度,具体步骤包括:
S21.根据设定目标温度T、目标相对湿度N、新风入口的温度T0和湿度N0,计算出△T和△N;根据△T和△N进行判断;所述△T=T0-T、△N=N0-N;
S22.若△T<0,△N<0,进入制热模式控制调节新风温湿度;
S23.若△T>0,△N<0,进入制冷模式控制调节新风温湿度;
S24.若△T<0,△N>0;进入制热模式控制调节新风温湿度;
S25.若△T>0,△N>0;进入制冷模式控制调节新风温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2步骤中,进入制热模式控制调节新风温湿度具体包括:
通过|△T|的大小初步设定压缩机运行频率;
通过△T1的正负及大小,修正压缩机运行频率;其中,△T1是通过新风进入所述废热经济器的温度T1与目标温度T之间的差值计算出,即△T1=T1-T;
通过△N与新风风机转速做初步加湿量设定;
通过△N2的正负及大小,修正加湿量;其中,△N2是通过新风进入所述新风末端换热器的相对湿度N2与目标相对湿度N之间的差值计算出,即△N2=N2-N;
通过△T2的正负及大小,通过调整第二控制阀对制热量进行修正;其中,△T2是通过新风进入所述新风末端换热器的温度T2与目标温度T之间的差值计算出;即△T2=T2-T;
通过△T3的正负及大小,通过调整第三控制阀对制热量进行修正;其中,△T3是通过新风即进入室内的温度T3与目标温度T之间的差值计算出,即△T3=T3-T;
调整结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3步骤中,进入制冷模式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晨田宇张士兵赵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