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619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9:12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包括:第一发热部件;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第一毛细管,串联于室内换热器的冷媒管路和室外换热器的冷媒管路之间,第一毛细管包括与第一发热部件靠近或接触的螺旋管段。空调通过设置第一毛细管串联在室内换热器的冷媒管路和室外换热器的冷媒管路之间,将室内换热器中的冷媒引入第一发热部件处,第一毛细管通过螺旋管段吸收第一发热部件的产生的热量,对第一发热部件进行降温,螺旋管段与第一发热部件的换热面积较大,从而提升了对第一发热部件的散热效果,避免因第一发热部件温度过高引起空调运行出错。

An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
,例如涉及一种空调。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内部有些部件在运行时容易升温,如无法吸收热量进行降温,则会影响空调的正常运行。通常采用热管或者散热板对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热管为两端封闭的管段,内部的换热介质流动动力不足,而散热板只能依靠向环境中散发热量进行散热,对发热部件的散热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以解决散热板和热管对发热部件散热效果有限的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包括:第一发热部件;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第一毛细管,串联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冷媒管路和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冷媒管路之间,所述第一毛细管包括与所述第一发热部件靠近或接触的螺旋管段。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些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空调通过设置第一毛细管串联在室内换热器的冷媒管路和室外换热器的冷媒管路之间,将室内换热器中的冷媒引入第一发热部件处,第一毛细管通过螺旋管段吸收第一发热部件的产生的热量,对第一发热部件进行降温,螺旋管段与第一发热部件的换热面积较大,从而提升了对第一发热部件的散热效果,避免因第一发热部件温度过高引起空调运行出错。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br>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另一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另一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真空腔均热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第一发热部件;11、热管;110、伸出段;20、室内换热器;21、节流毛细管;30、室外换热器;31、四通阀;32、压缩机;40、第一毛细管;41、螺旋管段;50、第二发热部件;60、第二毛细管;70、真空腔均热板;71、吸热层;72、蒸发层;73、毛细管道层;74、放热层;80、散热翅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发热部件10;室内换热器20;室外换热器30;和第一毛细管40,串联于室内换热器20的冷媒管路和室外换热器30的冷媒管路之间,第一毛细管40包括与第一发热部件10靠近或接触的螺旋管段41。空调通过设置第一毛细管40串联在室内换热器20的冷媒管路和室外换热器30的冷媒管路之间,将室内换热器20中的冷媒引入第一发热部件10处进行散热,螺旋管段41相比直管增加了冷媒流通的管路长度,延长了冷媒与第一发热部件10的作用时间,增强冷媒对第一发热部件10的吸热效果。螺旋管段41靠近第一发热部件10时,可以吸收第一发热部件10散失在空气中的热量,螺旋管段41与第一发热部件10相接触时,可以直接吸收第一发热部件10产生的热量。相比设置散热翅片80,冷媒通过不断流动与第一发热部件10进行频繁换热,有利于对第一发热部件10进行散热。可选地,如图2所示,螺旋管段41抵靠于第一发热部件10的表面。这样,有利于螺旋管段41中的冷媒与第一发热部件10表面进行换热。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发热部件10上设置有热管11,螺旋管段41套置于热管11的外部。热管11内部流通换热介质,例如冷媒,通过冷媒的流动可以吸收第一发热部件10产生的热量。热管11为现有产品,通常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冷媒在蒸发段内将第一发热部件10产生的热量吸收,成为气态,在冷凝段将热量释放后变为液态。螺旋管段41套置于热管11的外部,可以将热管11的热量吸收,有利于热管11持续吸收第一发热部件10的热量。这样,室内换热器20中的冷媒通过第一毛细管40流动至第一发热部件10附近,吸收热管11中的热量,进而促进热管11对第一发热部件10的散热,然后进入室外换热器30进行散热,使空调内的冷媒可以用于对第一发热部件10进行散热,不仅合理利用了空调制冷用的冷媒,还增强了对第一发热部件10的散热效果。螺旋管段41套置于热管11的外部,增大了冷媒与热管11的作用面积,使冷媒对热管11充分散热,使热管11内的换热介质流动性增强,进而对第一发热部件10的换热效果增强。在一些实施例中,热管11包括伸出第一发热部件10的伸出段110,螺旋管段41套置于伸出段110的外部。螺旋管段41套置于伸出段110的外部,当热管11与第一发热部件10相接触的部分吸收第一发热部件10热量时,伸出段110用于释放热量,螺旋管段41吸收伸出段110放出的热量,使伸出段110内的冷媒冷凝。这样,使热管11释放热量的部位与第一发热部件10具有一定距离,避免释放的热量再次被第一发热部件10吸收,影响第一发热部件10散热。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换热器20的冷媒管路上设置有节流毛细管21,第一毛细管40的一端与节流毛细管21连通,另一端与室外换热器30的冷媒管路连通。节流毛细管21的作用是保证压缩机在制冷和制热最小频率下运行的安全节流量,保护压缩机吸气无液态冷媒。节流毛细管21为现有产品,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在此赘述。第一毛细管40的一端与节流毛细管21连通,另一端与室外换热器30的冷媒管路连通,可以使第一毛细管40在压缩机变频调节的安全运行范围内对第一发热部件10进行吸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毛细管40的管径大于等于节流毛细管21。将第一毛细管40的管径加粗,既能实现部分冷媒节流效果,又可降低第一毛细管40的生产难度,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可选地,第一毛细管40的管径为2.7mm~3.5mm。这样,第一毛细管40内流通的冷媒可以对第一发热部件10进行散热。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空调还包括第二发热部件50,第一毛细管40还被设置为吸收第二发热部件50产生的热量。冷媒从第一毛细管40内流经时,将第二发热部件50产生的热量吸收,实现对第二发热部件50的散热。这样,通过第一毛细管40引出室内换热器20的冷媒,可以对第二发热部件50和第一发热部件10进行散热,充分利用空调内的冷媒,使第一发热部件10和第二发热部件50正常运行。可选地,第一毛细管40与第二发热部件50靠近或相接触。第一毛细管40靠近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发热部件;/n室内换热器;/n室外换热器;/n第一毛细管,串联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冷媒管路和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冷媒管路之间,所述第一毛细管包括与所述第一发热部件靠近或接触的螺旋管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热部件;
室内换热器;
室外换热器;
第一毛细管,串联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冷媒管路和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冷媒管路之间,所述第一毛细管包括与所述第一发热部件靠近或接触的螺旋管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部件上设置有热管,所述螺旋管段套置于所述热管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包括伸出所述第一发热部件的伸出段,所述螺旋管段套置于所述伸出段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冷媒管路上设置有节流毛细管,所述第一毛细管的一端与所述节流毛细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冷媒管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旭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