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正洲专利>正文

一种膜片卷绕自动上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1707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膜片卷绕自动上卷结构,包括卷料辊,所述卷料辊一侧设有辅助辊,所述卷料辊和辅助辊之间设有压紧辊,所述卷料辊、辅助辊和压紧辊的轴向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卷料辊在卷绕膜片过程中使膜片具有引导状态和切断状态,在引导状态下,所述膜片依次经过辅助辊、压紧辊和卷料辊,所述膜片和辅助辊之间具有第一接触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紧辊依靠与卷料辊之间的摩擦力进行转动,辅助辊依靠与膜片之间的摩擦力进行转动,辅助辊的转动状态在膜片被切断前后实现正反转的自动转换,能够配合膜片的走向,实现膜片被卷入、卷紧的功能,不需要人工手动上卷,解放了劳动力,实现自动化上卷,能够保证膜片上卷状态的平稳,避免出现褶皱。

An automatic winding structure of diaphrag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片卷绕自动上卷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膜片卷绕自动上卷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动上卷的方式和技术,主要针对很薄的薄膜,如缠绕膜、保鲜膜等,膜片的厚度一般在0.04mm以下。由于薄膜很轻、很薄,靠风力或者静电吸引就能实现自动上卷,但对于厚膜片无能为力,越厚越难处理,可靠性和稳定性都无法保证,无法做到自动化生产,这也成为困扰国内外行业内的一大难题,由于大棚膜、土工膜在国际上主要是以中国市场为主,国外在这方面市场很小,所以对设备需求不大,技术创新并不多,相反这些年国内大棚膜、土工膜的大规模生产,由于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劳动强度又大,只有青壮年和熟练工才能操作,导致薄膜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而且现有的风吹法和静电吸附法都存在很大缺陷:1、风吹法:该方法受风压、风向等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稳定性低,在很多场合无法使用风吹法,而且需要较大空间,容易受到空间的制约。风吹法对于很薄的材料比如厚度在0.02mm以下的膜片比较合适,对于厚度大于0.05mm的膜片使用效果较差,风力很难保证所有的膜片上卷,达不到膜片的100%上卷;2、静电吸附法:该方法更适合很薄很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片卷绕自动上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卷料辊,所述卷料辊一侧设有辅助辊,所述卷料辊和辅助辊之间设有压紧辊,所述卷料辊、辅助辊和压紧辊的轴向相互平行设置;/n所述卷料辊在卷绕膜片过程中使膜片具有引导状态和切断状态,在引导状态下,所述膜片依次经过辅助辊、压紧辊和卷料辊,所述膜片和辅助辊之间具有第一接触位置,所述膜片和压紧辊之间具有第二接触位置,膜片端部绕过卷料辊后再次经过压紧辊和膜片对应的第二接触位置、辅助辊和膜片对应的第一接触位置,所述压紧辊和卷料辊的径向相互靠近设置,使压紧辊和卷料辊分别与膜片保持相互摩擦,所述卷料辊具有主动转动的第一方向,所述压紧辊在摩擦力作用下具有和第一方向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片卷绕自动上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卷料辊,所述卷料辊一侧设有辅助辊,所述卷料辊和辅助辊之间设有压紧辊,所述卷料辊、辅助辊和压紧辊的轴向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卷料辊在卷绕膜片过程中使膜片具有引导状态和切断状态,在引导状态下,所述膜片依次经过辅助辊、压紧辊和卷料辊,所述膜片和辅助辊之间具有第一接触位置,所述膜片和压紧辊之间具有第二接触位置,膜片端部绕过卷料辊后再次经过压紧辊和膜片对应的第二接触位置、辅助辊和膜片对应的第一接触位置,所述压紧辊和卷料辊的径向相互靠近设置,使压紧辊和卷料辊分别与膜片保持相互摩擦,所述卷料辊具有主动转动的第一方向,所述压紧辊在摩擦力作用下具有和第一方向相反的转动方向,所述辅助辊在膜片的带动下具有和压紧辊相同的转动方向,所述膜片的端部具有沿辅助辊向外拉动膜片的拉力;
在切断状态下,所述辅助辊和膜片引导出的端部之间切断设置,使膜片端部受到的拉力变为零,切断后的膜片端部跟随所述卷料辊的转动卷绕在卷料辊的圆周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片卷绕自动上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辊和所述辅助辊之间设有阻断件,所述阻断件沿所述压紧辊的轴向设置,能够将膜片的断头位置限制在所述压紧辊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膜片卷绕自动上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断件设为沿压紧辊轴向设置的阻断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膜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洲
申请(专利权)人:张正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