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垮塌堆积储集体边底水驱动采油的实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藏开采
,尤其涉及一种模拟垮塌堆积储集体边底水驱动采油的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边底水油藏广泛分布,例如胜利、新疆、华北等各大油田中,都存在着大量的边底水油藏,且其含油储量非常大。其独特之处在于,边底水油藏具有含油面积与水体直接接触的特点。由于这一特点,该类油藏在开发能量衰竭后,边底水可直接向地层中及时补充能量,从而使油田能够稳定地开发。但是,由于在井底附近压力下降明显,边底水趋于向井底发生突进的现象,往往会产生水舌和水锥的现象。边底水油藏开发的关键问题在于抑制或减缓边底水突进的同时,充分利用边底水能量进行开采,节约开发成本,提高采出程度。目前关于边底水驱动过程及原理的分析、影响边底水驱动的各种因素等方面研究理论与成果已经趋于成熟。但研究成果都缺少具体的定量研究。实际钻井过程中常常会遭遇垮塌、漏失等情况,制定关于钻遇此类垮塌储集体的具体开发方案对于指导油田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与碎屑岩不同,垮塌堆积体具有结构复杂、随机性等特点,且具有较好的孔隙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垮塌堆积储集体边底水驱动采油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100)、盖体(20)、边水驱动动力系统、底水驱动动力系统、流体输出计量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桶体(100)竖直设置,其上设有检测通道和多个边水输入通道,所述边水输入通道可与所述桶体(100)的内部连通或封闭,其底部设有进料通道,每个所述边水输入通道均连有所述边水驱动动力系统,所述边水驱动动力系统用于向所述桶体(100)内输送边水,所述底水与所述进料通道连通,其用于向所述桶体(100)内输送底水,所述盖体(20)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桶体(100)的上端,其用于盖住或打开所述桶体(100)的上端,所述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垮塌堆积储集体边底水驱动采油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100)、盖体(20)、边水驱动动力系统、底水驱动动力系统、流体输出计量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桶体(100)竖直设置,其上设有检测通道和多个边水输入通道,所述边水输入通道可与所述桶体(100)的内部连通或封闭,其底部设有进料通道,每个所述边水输入通道均连有所述边水驱动动力系统,所述边水驱动动力系统用于向所述桶体(100)内输送边水,所述底水与所述进料通道连通,其用于向所述桶体(100)内输送底水,所述盖体(20)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桶体(100)的上端,其用于盖住或打开所述桶体(100)的上端,所述盖体(20)上设有出料通道,所述流体输出计量系统与所述出料通道连通,其用于对所述桶体(100)内的流体进行输出和计量,所述数据采集系统与所述检测通道和所述流体输出计量系统连接,其用于采集所述桶体(100)内的压力值和流体的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垮塌堆积储集体边底水驱动采油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00)由内桶(10)和外桶(11)组成,所述外桶(11)竖直设置,其下端设有底座(12),所述内桶(10)的两端均为敞口结构,其用于放置垮塌堆积储集体,其同轴设置在所述外桶(11)内,其上端与所述外桶(11)的上端平齐,并与外桶(11)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个空腔(13),所述外桶(11)上设有多组沿其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二通孔组件,其底部设有多个与所述内桶(10)内部连通的第四通孔(14),所述第二通孔组件可与所述外桶(11)的内部连通或封闭,所述内桶(10)上设有多组沿其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三通孔组件,所述第三通孔组件可与所述内桶(10)的内部连通或封闭,其中至少一组所述第二通孔组件与所述第三通孔组件连通,以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另外多组所述第二通孔组件处均设有所述边水驱动动力系统,每个所述第四通孔(14)处均设有第一密封单元(15),所述第一密封单元(15)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四通孔(14),所述底水驱动动力系统与任一所述第四通孔(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垮塌堆积储集体边底水驱动采油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组件包括多个第二通孔(16),多个所述第二通孔(16)分别沿所述外桶(11)的轴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第三通孔组件包括多个第三通孔(17),且多个所述第三通孔(17)分别沿所述内桶(10)的轴向间隔分布,其中一组所述第二通孔组件的多个所述第二通孔(16)分别与所述第三通孔组件对应的所述第三通孔(17)连通,以形成多个检测子通道,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分别与多个所述检测子通道连接,所述边水驱动动力系统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组件中任一所述第二通孔(16)连通,另外的所述第二通孔(16)处和所述第三通孔(17)处均可拆卸的安装有第二密封单元(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拟垮塌堆积储集体边底水驱动采油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数据处理终端(40)和压力采集单元,所述压力采集单元与多个所述检测子通道连接,以用于采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叔阳,胡文革,杨敏,吕艳萍,王婋,王张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