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修复的斗拱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古建筑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古建筑修复的斗拱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斗拱,又称枓栱、斗科、欂栌、铺作等,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经过长时间后,古建筑的斗拱可能损坏,需要进行拆卸或修复。专利号CN201920005549.8,公开了一种古建筑修复的斗拱安装结构,该专利通过采用的缓冲垫能够在对屋檐的下侧进行承接时,保护屋檐,达到避免损坏屋檐的效果。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1、现有的斗拱安装结构,在对屋檐进行承接时,由于转动板直接与屋檐接触,没有缓冲保护装置,容易出现过松或过紧的情况,增加了屋檐损坏的几率;2、在通过斗拱安装结构对屋檐进行承接时,整个安装结构所受的压力为倾斜状,因没有对该结构辅助支撑固定,增加了倾倒的几率,不便使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建筑修复的斗拱安装结构,包括底座(1),固定在所述底座(1)的底面四个拐角处的万向轮(2),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表面中间位置处的电动推杆(3),固定在所述电动推杆(3)伸缩端的固定板(4),安装在所述固定板(4)上表面左侧的气缸(5)以及所述气缸(5)伸缩轴连接转动板(6),所述转动板(6)和所述固定板(4)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3)的外侧壁固定套设有卡环(7),所述卡环(7)的外侧壁安装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的左端活动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卡环(7)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10),所述支撑板(8)的右端面固定设有卡板(11),所述卡板(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修复的斗拱安装结构,包括底座(1),固定在所述底座(1)的底面四个拐角处的万向轮(2),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表面中间位置处的电动推杆(3),固定在所述电动推杆(3)伸缩端的固定板(4),安装在所述固定板(4)上表面左侧的气缸(5)以及所述气缸(5)伸缩轴连接转动板(6),所述转动板(6)和所述固定板(4)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3)的外侧壁固定套设有卡环(7),所述卡环(7)的外侧壁安装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的左端活动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卡环(7)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10),所述支撑板(8)的右端面固定设有卡板(11),所述卡板(11)位于所述卡槽(10)内,所述支撑板(8)的左端固定设有卡球(12);
所述转动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内安装有多个弹簧(14),所述弹簧(14)的断面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曹勇,刘焕新,甘泉,刘仁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南秀古建筑石雕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