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索的张拉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张拉方法。
技术介绍
索结构建筑经过多年的使用,有些拉索已经需要检测、维护、甚至更换。由于拉索在建筑结构中是非常重要的受力构件,就需要准确地测得拉索索力,让索力不会因为更换而发生变化是换索成功的重要标志,此时为保证环索成功就必须对拉索进行张拉。但是由于一些结构中没有考虑拉索锚头后端张拉空间,使得采用现有的张拉设备和张拉方法无法进行张拉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在张拉空间不足时使用的张拉拉索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拉索的张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拉索从索导管穿出,将锚圈旋入锚杯;2)将组装后的张拉短拉杆和补芯旋入到锚杯的张拉螺纹内;3)将内撑脚、外撑脚和千斤顶旋合到位;4)将组装后的内撑脚、外撑脚和千斤顶与张拉螺母连接;5)操作千斤顶进行张拉,旋紧锚圈,千斤顶回程,调整内撑脚、外撑脚和千斤顶的旋合长度,旋紧张拉螺母,完成一次张拉;6)重复操作步骤5)直至张拉完成。本专利技术拉索的张拉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锚杯具有外螺纹,锚圈具有内螺纹,锚圈与锚杯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拉索的张拉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中,张拉短拉杆的上部和下部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外螺纹,锚杯的张拉螺纹为内螺纹,将张拉短拉杆的上部与补芯螺纹连接,将补芯与锚杯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拉索的张拉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中,外撑脚具有内螺纹,内撑脚具有外螺纹和内螺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索的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将拉索(7)从索导管(8)穿出,将锚圈(10)旋入锚杯(9);/n2)将组装后的张拉短拉杆(5)和补芯(4)旋入到锚杯(9)的张拉螺纹内;/n3)将内撑脚(2)、外撑脚(1)和千斤顶(3)旋合到位;/n4)将组装后的内撑脚(2)、外撑脚(1)和千斤顶(3)与张拉螺母(6)连接;/n5)操作千斤顶(3)进行张拉,旋紧锚圈(10),千斤顶(3)回程,调整内撑脚(2)、外撑脚(1)和千斤顶(3)的旋合长度,旋紧张拉螺母(6),完成一次张拉;/n6)重复操作步骤5)直至张拉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索的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拉索(7)从索导管(8)穿出,将锚圈(10)旋入锚杯(9);
2)将组装后的张拉短拉杆(5)和补芯(4)旋入到锚杯(9)的张拉螺纹内;
3)将内撑脚(2)、外撑脚(1)和千斤顶(3)旋合到位;
4)将组装后的内撑脚(2)、外撑脚(1)和千斤顶(3)与张拉螺母(6)连接;
5)操作千斤顶(3)进行张拉,旋紧锚圈(10),千斤顶(3)回程,调整内撑脚(2)、外撑脚(1)和千斤顶(3)的旋合长度,旋紧张拉螺母(6),完成一次张拉;
6)重复操作步骤5)直至张拉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的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锚杯(9)具有外螺纹,锚圈(10)具有内螺纹,锚圈(10)与锚杯(9)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刘伟,禹洪楷,张跃平,杨继洲,刘冰,刘帅帅,
申请(专利权)人: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