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复合保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89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外墙保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外墙复合保温板,该建筑外墙复合保温板包括粘接层、保温层和外饰层;所述粘接层的外侧设有保温层,保温层的外侧设置有外饰层;所述保温层包括基底层和填料层;由于在建筑外墙上单个保温板受温度影响产生微量的形变,使得大面积铺设的保温板的形变效果被累积放大,超出粘接层的形变范围,使得保温板的固定受影响,影响到建筑外墙的保温效果;故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保温层上的基底层和填料层,通过填料层中的絮状保温材料与其间的空气配合进行形变移动,缓冲了外部环境对基底层的形变作用,使保温板的形变量处于合理范围内,提高了建筑外墙复合保温板的保温效果。

A composite heat preservation board for building exterior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墙复合保温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外墙保温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外墙复合保温板。
技术介绍
建筑外墙保温板是由聚合物砂浆、玻璃纤维网格布、阻燃型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EPS)或挤塑板(XPS)等材料复合而成;是满足当前房屋建筑节能需求,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水平的优选材料,也是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首选材料;关于建筑外墙复合保温板的介绍,可参见:刘燕兵等,复合型外墙保温板设计及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No.7).103-104。目前的建筑外墙保温板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结构性问题:保温板之间产生松动乃至脱落大大影响了保温板的作用,同时留下了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建筑物长达十年以上的外部环境变化中,对保温板造成微量的形变作用经年累积,降低了保温板的结构稳定性,影响到保温板的保温效果。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建筑外墙复合保温板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08102020254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墙体保温隔热的复合保温板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所述的复合保温板由面板、保温体、组合固定套、定位膨胀套及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外墙复合保温板,包括粘接层(1)、保温层(2)和外饰层(3);所述粘接层(1)的外侧设有保温层(2),粘接层(1)使保温层(2)粘接附着在墙体上;所述保温层(2)的外侧上设置有外饰层(3),外饰层(3)将保温层(2)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2)包括基底层(21)和填料层(22);所述基底层(21)的内侧与粘接层(1)相接触,基底层(21)上设置有膨胀螺栓(211),膨胀螺栓(211)伸入至墙体的内部;所述基底层(21)为硬质的保温板材,基底层(21)的外侧设有填料层(22),填料层(22)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中填充有絮状的保温材料;所述填料层(22)的外侧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复合保温板,包括粘接层(1)、保温层(2)和外饰层(3);所述粘接层(1)的外侧设有保温层(2),粘接层(1)使保温层(2)粘接附着在墙体上;所述保温层(2)的外侧上设置有外饰层(3),外饰层(3)将保温层(2)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2)包括基底层(21)和填料层(22);所述基底层(21)的内侧与粘接层(1)相接触,基底层(21)上设置有膨胀螺栓(211),膨胀螺栓(211)伸入至墙体的内部;所述基底层(21)为硬质的保温板材,基底层(21)的外侧设有填料层(22),填料层(22)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中填充有絮状的保温材料;所述填料层(22)的外侧设置有纤维网(221),纤维网(221)将填充层的空腔保护起来且作为外饰层(3)的固定点;所述基底层(21)、填料层(22)和外饰层(3)之间通过粘接固定起来,构成了建筑外墙复合保温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22)的内部设有纵横交错的隔板(23),隔板(23)将填料层(22)的内部均分成数个区域,所述隔板(23)上设置有通槽(231),通槽(231)将隔板(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索异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