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柏文专利>正文

拦油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846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拦油索。该拦油索具有多个中空囊体、一贯穿各中空囊体顶端的穿设部的拖曳缆绳及多个吊挂至中空囊体底端的裙部的配重物。各中空囊体具有一气阀以控制空气进出中空囊体。拖曳缆绳藉由一中介胶合部以固定于中空囊体的穿设部中。配重物控制中空囊体没入水中的面积及相对于水面的定位。

Oil retaining r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拦油索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拦油索,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可轻易收纳、运输并提供足够强度的拦油索。
技术介绍
拦油索通常用于围堵漂浮在海洋和河川上的漏油,以防止油污面积继续扩散,污染环境和危害生物。拦油索有充气式、固体填充式、永久固定式等,各种型式适用于不同场域,例如河川多使用充气式、港湾则使用固体填充式,另外还有外海型、滩岸型等不一而足;其中较广泛使用的是充气式拦油索,它的好处是相较起来比其他形式轻便,坏处则是容易故障、破损,虽然轻便仍然无法单人搬运、操作、布放,其主要症结在于各单条拦油索间的牵引与连结的方式从未改变,此限缩了拦油索轻量化的方向,反而为了强化拉力而于拦油索中加入各式炼条与钢索,使之愈来愈重,而必须以大型车辆载运,其布放也必须依赖特殊机具。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拦油索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拦油索9由数个气囊910首尾相连以形成数十至数百米长的细长形索。因此拦油索9在水中牵引时将产生极大的负重拉力。传统拦油索的外覆材质均不脱强化塑料或人工橡胶两类。当拦油索9延伸至数百米时将产生数百公斤拉力,此时拦油索9表面的塑料/橡胶包覆材料便相当容易破裂。此外,现有技术中的拦油索9通常于其两端设有一金属夹板920,再以钢索950分别连接金属夹板920上下两端与岸上的固定桩(图未示),将拦油索9的两端固定在岸边,在数百公斤拉力下,拦油索9表面的塑料/橡胶包覆材料与金属夹板920的连接处更容易撕裂。再者,拦油索为可有效拦截漏油,通常需直立于水中。因此,拦油索的底部均需设有配重与压载,以防止拦油索因水流冲击而倾倒或翻覆。为符合前述的需求,拦油索的上缘加装有钢索(或链条)930,同时于拦油索下缘设有配重的钢索(或链条)940。如此结构不仅重量甚大,且不使用时也无法折迭收纳。为此,便有迫切的需求能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运输,且可提供足够强度的拦油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拦油索,其可轻易收纳、运输并提供足够强度不易破损;此外,拦油索中空囊体没入水中的面积及相对于水面的定位可容易地被控制及调整。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拦油索,其包括:多个气密中空囊体,各中空囊体于一侧连接至另一中空囊体的一侧,且各中空囊体于顶端设有一穿设部,并于底端设有一裙部,各中空囊体设有一气阀,使外部空气可经由气阀进入中空囊体,从而使中空囊体可浮于水面;一拖曳缆绳,其贯穿各中空囊体顶端的穿设部,拖曳缆绳与中空囊体的穿设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中介胶合部,藉由中介胶合部以将拖曳缆绳固定于中空囊体的穿设部中;及多个配重物,其分别连接至中空囊体的裙部,以控制中空囊体没入水中的面积及相对于水面的定位。为达成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气阀具有一壳体,壳体内设有一通气孔,通气孔穿设有一逆止阀体,逆止阀体的一端延伸进入中空囊体内并形成一密封端,逆止阀体的另一端则设有一偏压组件,偏压组件提供一偏压力,以使逆止阀体的密封端封闭通气孔以密封中空囊体。为达成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气阀的壳体于中空囊体内设有一环形凹部以包围通气孔,逆止阀体的密封端则设有对应至环形凹部的一环形凸部,从而当逆止阀体密封中空囊体时,环形凸部系与环形凹部啮合,以加强密封效果。为达成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气阀的壳体上设有一可开闭式盖子,当可开闭式盖子关闭时,即可将通气孔及逆止阀体封闭于壳体内。为达成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中介胶合部系橡胶材质。为达成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拖曳缆绳系尼龙绳。为达成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拖曳缆绳为高密度聚乙烯绳(HighModulusPolyEthylene,HMPE)。为达成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拖曳缆绳的尼龙绳经过热处理。为达成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一中介胶合部包含多个中介胶合部,各中介胶合部系胶合至拖曳缆绳上固定,且分别对应于各中空囊体顶端的穿设部。为达成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各中介胶合部胶合至所对应的中空囊体的穿设部固定。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以下详细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中,能够更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然而,应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及特定实例仅供说明而非限制。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的情况下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内作出诸多改变及修改,且本专利技术包含全部这些修改。附图说明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并可据以实施,兹以下列的实施例配合图式详加说明,其叙述仅为用于叙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非作出任何形式的限制,凡是在相同专利技术精神下所作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属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现有技术中拦油索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拦油索未充气前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拦油索的拖曳缆绳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拦油索吊挂配重物后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气阀的透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气阀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气阀的可开闭盖子打开后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拦油索折迭收纳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拦油索充气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拦油索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拦油索1具有多个气密中空囊体100,中空囊体100主要由,但不限为,尼龙布材所制成。中空囊体100内可容纳空气,各个中空囊体100的一侧以囊体100内部空气不相互流通的方式连接至另一中空囊体100的一侧,从而形成一长条状的拦油索1。各中空囊体100于其顶端设有一与囊体100内部空气隔绝的穿设部110,并于底端设有一与囊体100内部空气隔绝的裙部120,且各中空囊体100上均设有一气阀200,从而空气可经由气阀200进入或离开中空囊体100。本专利技术的拦油索1另具有一拖曳缆绳300,其分别贯穿各中空囊体100顶端的穿设部110,以串接所有的中空囊体100,各中空囊体100之间的连结强度主要由拖曳缆绳300所提供,此拖曳缆绳300可为,但不限为,一尼龙绳或一高密度聚乙烯绳(HighModulusPolyEthylene,HMPE)。较佳地,尼龙绳在使用前可先经过热处理,以减少其延展性。如图3所示,于拖曳缆绳300上,对应于各中空囊体100顶端的穿设部110处,分别环设有一中介胶合部310,此中介胶合部310可为,但不限为,橡胶材质,并胶合(如热胶合)至拖曳缆绳300上固定,且中介胶合部310同样亦胶合(如热胶合)至所对应的中空囊体100的穿设部110固定,从而使拖曳缆绳300藉由中介胶合部310而固定于各中空囊体100的各穿设部110中。当拦油索1置于水中作业时,水流撞击拦油索1所产生的水阻力以及拦油索1本身重量拉扯所产生的张力,主要均由拖曳缆绳300所牵引承担,从而避免各中空囊体100被拉扯而破裂。如图4所示,中空囊体100的裙部120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挂孔121,各挂孔121吊挂有一配重物400(如金属块)。当拦油索1浮于水面时,配重物400可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拦油索,其包括:/n多个气密中空囊体,各所述中空囊体于一侧连接至另一中空囊体的一侧,且各所述中空囊体于顶端设有一穿设部,并于底端设有一裙部,各所述中空囊体设有一气阀,使外部空气可经由所述气阀进入所述中空囊体,从而使各所述中空囊体能够浮于水面;/n拖曳缆绳,其贯穿各所述中空囊体顶端的所述穿设部,所述拖曳缆绳与所述等中空囊体的所述穿设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中介胶合部,藉由所述中介胶合部以将所述拖曳缆绳固定于各所述中空囊体的所述穿设部中;及/n多个配重物,其分别连接至各所述中空囊体的所述裙部,以控制所述中空囊体没入水中的面积及相对于水面的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拦油索,其包括:
多个气密中空囊体,各所述中空囊体于一侧连接至另一中空囊体的一侧,且各所述中空囊体于顶端设有一穿设部,并于底端设有一裙部,各所述中空囊体设有一气阀,使外部空气可经由所述气阀进入所述中空囊体,从而使各所述中空囊体能够浮于水面;
拖曳缆绳,其贯穿各所述中空囊体顶端的所述穿设部,所述拖曳缆绳与所述等中空囊体的所述穿设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中介胶合部,藉由所述中介胶合部以将所述拖曳缆绳固定于各所述中空囊体的所述穿设部中;及
多个配重物,其分别连接至各所述中空囊体的所述裙部,以控制所述中空囊体没入水中的面积及相对于水面的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拦油索,其中各所述气阀具有一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一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穿设有一逆止阀体,所述逆止阀体的一端延伸进入所述中空囊体内并形成一密封端,所述逆止阀体的另一端则设有一偏压组件,所述偏压组件提供一偏压力,以使所述逆止阀体的所述密封端封闭所述通气孔以密封所述中空囊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拦油索,其中所述气阀的所述壳体于所述中空囊体内设有一环形凹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柏文
申请(专利权)人:王柏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