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配件用利于防护的仪表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800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配件用利于防护的仪表罩,包括下仪表罩、仪表盘、第二凹口和转轴,所述下仪表罩的上方设置有上仪表罩,所述下仪表罩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所述下仪表罩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下仪表罩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框的底部通过连接杆与限位块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与限位板相连接。该汽车配件用利于防护的仪表罩限位块的四周向凹槽内收缩,限位块孔径减小并进入第二凹口内,之后限位块自然复位,其孔径恢复到原状,限位块与第二凹口卡合,确保仪表罩前段固定的稳定,连接板对其施加向两侧的作用力,加强了限位板与第一凹口的卡合,便于装配到位。

A protective instrument cover for auto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配件用利于防护的仪表罩
本技术涉及汽车仪表
,具体为一种汽车配件用利于防护的仪表罩。
技术介绍
汽车仪表是指一种安装于机动车上用于观察车速、油耗、里程、转向灯信息的显示装置,其主要部件是汽车仪表板,汽车仪表板内设有对应的电子元器件,传统的汽车仪表板的罩壳一般采用螺丝或螺栓等联接件紧固,不仅拆装不便,且容易松动。现有的仪表罩壳大多采用扣接的方式,但采用一般的扣接方式,由于扣接存在间隙,容易导致定位不准确,故仪表罩壳容易出现抖动或装配不到位的情形,影响使用,且多数仪表罩对整个汽车仪表板覆盖不全,起不到防护的作用,仪表板易受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配件用利于防护的仪表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扣接存在间隙,仪表罩壳容易出现抖动或装配不到位的情形,且多数仪表罩对整个汽车仪表板覆盖不全,起不到防护的作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配件用利于防护的仪表罩,包括下仪表罩、仪表盘、第二凹口和转轴,所述下仪表罩的上方设置有上仪表罩,所述下仪表罩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配件用利于防护的仪表罩,包括下仪表罩(1)、仪表盘(3)、第二凹口(13)和转轴(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仪表罩(1)的上方设置有上仪表罩(2),所述下仪表罩(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框(6)和第二连接框(9),所述下仪表罩(1)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板(5),其中,/n所述转轴(15)设置在所述下仪表罩(1)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框(6)的底部通过连接杆(7)与限位块(8)相连接,所述连接板(5)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板(4);/n所述仪表盘(3)内设置有显示面板(14),所述仪表盘(3)与显示面板(14)之间设置有第一凹槽(10)、第一凹口(11)和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凹口(13)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配件用利于防护的仪表罩,包括下仪表罩(1)、仪表盘(3)、第二凹口(13)和转轴(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仪表罩(1)的上方设置有上仪表罩(2),所述下仪表罩(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框(6)和第二连接框(9),所述下仪表罩(1)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板(5),其中,
所述转轴(15)设置在所述下仪表罩(1)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框(6)的底部通过连接杆(7)与限位块(8)相连接,所述连接板(5)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板(4);
所述仪表盘(3)内设置有显示面板(14),所述仪表盘(3)与显示面板(14)之间设置有第一凹槽(10)、第一凹口(11)和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凹口(13)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1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用利于防护的仪表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呈“J”型结构,所述限位板(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5)的一端对称固定在下仪表罩(1)的内壁,两个所述连接板(5)远离下仪表罩(1)的一端均与限位板(4)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贵林王宏伟吴润祥王志强赵洪伟杨琳王玉彬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富维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