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阻尼功能的护芯管及装有该护芯管的自动补偿铅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76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阻尼功能的护芯管及装有该护芯管的自动补偿铅笔,所述护芯管在其后部具有筋位结构,所述筋位结构包括沿所述护芯管纵向延伸并且沿周向均布的筋位,所述筋位在其后端通过连接环彼此连接,所述至少两条筋位在其内侧具有适于与笔芯结合的卡点,以实现阻尼功能。

A core protecting tube with damping function and an automatic compensating pencil equipped with the core protecting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阻尼功能的护芯管及装有该护芯管的自动补偿铅笔
本技术涉及活动铅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自动补偿铅笔的有阻尼功能的护芯管及装有该护芯管的自动补偿铅笔。
技术介绍
木制铅笔为了维持书写顺利,需要时常卷削,活动铅笔的出现正顺应了人们使用方便的需要。活动铅笔,顾名思义,即不用卷削,能自动或半自动出芯的铅笔。活动铅笔分类按笔芯直径大小分为粗芯(大于0.9mm)和细芯(小于0.9mm)活动铅笔。按出芯方式,可分为坠芯式、旋转式、脉动式和自动补偿式这4种活动铅笔。自动补偿式(自动出芯)无须旋转或脉动装置,可自动补偿笔芯,连续书写。在自动补偿式活动铅笔的各项性能中,补偿力(阻尼力)为一个重要标准,其代表在书写过程中笔芯发生磨耗时,出芯机构能够自动出芯所需要的力(参考QB/T4858-2015文件)。一般来说,一支优秀的自动补偿铅笔的原始补偿力应在50g~80g之间,在连续夹持120小时之后,补偿力应该稳定在20g~40g。而市场上的自动补偿铅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其阻尼力会随时间流逝不断减小,从而出现自动出芯效果不佳的问题;其二,阻尼与护芯管均为细小零部件,大批量生产中,装配困难,且阻尼的材质为橡胶,成本较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零部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有阻尼功能的护芯管,该护芯管能以较简单的结构保证阻尼力长时间稳定。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有阻尼功能的护芯管,所述护芯管在其后部具有筋位结构,所述筋位结构包括沿所述护芯管纵向延伸并且沿周向均布的筋位,所述筋位在其后端通过连接环彼此连接,所述至少两条筋位在其内侧具有适于与铅芯结合的卡点,以实现阻尼功能。进一步地,所述筋位结构包括细筋位和粗筋位,所述细筋位的宽度小于所述粗筋位,所述卡点设置在所述细筋位上。进一步地,设置有所述卡点的筋位内侧大体呈中凸状,所述卡点由所述中凸状的顶点部提供。进一步地,设置有所述卡点的筋位的内侧在两端处呈弧形过渡。进一步地,位于所述护芯管后端的所述连接环的后端内侧通孔交接处呈弧形过渡。进一步地,所述护芯管内部有通孔,所述通孔包括小圆柱通孔和大圆柱通孔,所述小圆柱通孔直径小于所述大圆柱通孔,所述筋位结构在所述卡点处的内部通路尺寸小于所述小圆柱通孔直径。进一步地,所述护芯管在其中部位置有两边被切面的中部台阶,用于装配时固定所述护芯管。进一步地,所述中部台阶一侧有大切面,所述中部台阶另一侧有小切面。一种装有任一项所述的有阻尼功能的护芯管的自动补偿铅笔。进一步地,所述自动补偿铅笔包括所述护芯管、套管和缓冲弹簧,所述护芯管的中部台阶装配于所述套管中,所述套管前段有一台阶卡住所述护芯管的中部台阶的前端面从而限制所述护芯管向前方向的移动,所述缓冲弹簧抵住所述中部台阶的后端面从而限制所述护芯管向后方向的移动。本技术通过设计一种全新的阻尼力稳定的护芯管,以简单精巧的结构,使阻尼力能长时间稳定在合格范围之内。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以及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在结合附图阅读时会得到更好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仅作为所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示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的元素。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有阻尼功能的护芯管的2D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有阻尼功能的护芯管的2D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有阻尼功能的护芯管的2D侧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有阻尼功能的护芯管的2D俯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有阻尼功能的护芯管的2D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有阻尼功能的护芯管的2D侧视图。图7是图6中AA方向的2D剖视图。图8是图7中BB方向的2D剖视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装有有阻尼功能的护芯管的自动补偿铅笔的2D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护芯管21小圆柱通孔22大圆柱通孔23圆形台阶3中部台阶31大切面32小切面41细筋位42粗筋位43连接环44卡点91套管92缓冲弹簧93铅芯94夹头95锁紧圈96钢珠97机芯弹簧98内衬99管体910揿杆911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叙述本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权利要求及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技术相关的目的及优点。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是参照护芯管安装到自动铅笔中的取向来确定的,即指向书写端的为“前”,而指向相对端的为“后”。如图1-8所示的有阻尼功能的护芯管1,其包括:圆形通孔、中部台阶3、筋位结构。所述护芯管1的前部为圆台形。所述圆形通孔在所述护芯管(1)的内部,所述圆形通孔包括小圆柱通孔21和大圆柱通孔22,所述小圆柱通孔21直径小于所述大圆柱通孔22。所述中部台阶3用于在装配时固定所述护芯管1,所述中部台阶3两边被切面,一侧有大切面31,另一侧有小切面32。所述筋位结构位于所述护芯管1的后部,所述筋位结构包括两条彼此相对的细筋位41和两条彼此相对的粗筋位42,它们沿护芯套1的纵向方向延伸,并在周向方向上均布,也就是两条细筋位41与两条粗筋位42彼此垂直布置。细筋位41的宽度小于粗筋位42。这四条筋位的前端和后端采用连接环彼此连接。两条细筋位41提供与笔芯接合的卡点44,以实现阻尼功能。两条细筋位41的内侧大体呈中凸状,卡点44由该中凸状的顶点部提供。两条细筋位41的内侧在两端处呈弧形过渡。筋位结构在所述卡点43处的内部通路尺寸小于所述小圆柱通孔21的直径,所述护芯管1通过所述卡点44实现其阻尼功能。位于护芯管1后端的所述连接环43的后端内侧通孔交接处呈弧形过渡。图9示出一种装有上述有阻尼功能的护芯管1的自动补偿铅笔,其包括所述护芯管1、套管和缓冲弹簧,所述护芯管的中部台阶3装配于套管中,所述套管前段有一台阶卡住所述护芯管的中部台阶的前端面从而限制所述护芯管向前方向的移动,所述缓冲弹簧抵住所述中部台阶的后端面从而限制所述护芯管向后方向的移动。经过测试,所述护芯管在连续加持时间≥120小时之后,补偿力稳定在21g~40g,落在优秀自动补偿铅笔的补偿力范围之内。因生产销售过程远超120小时,所以本技术所述自动补偿铅笔在客户使用过程中可以提供一个稳定又优秀的补偿力。这里基于的术语和表述方式只是用于描述,本技术并不应局限于这些术语和表述。使用这些术语和表述并不意味着排除任何示意和描述(或其中部分)的等效特征,应认识到可能存在的各种修改也应包含在权利要求范围内。其他修改、变化和替换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阻尼功能的护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芯管(1)在其后部具有筋位结构,所述筋位结构包括沿所述护芯管(1)纵向延伸并且沿周向均布的筋位(41,42),所述筋位在其后端通过连接环(43)彼此连接,所述至少两条筋位在其内侧具有适于与铅芯结合的卡点(44),以实现阻尼功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阻尼功能的护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芯管(1)在其后部具有筋位结构,所述筋位结构包括沿所述护芯管(1)纵向延伸并且沿周向均布的筋位(41,42),所述筋位在其后端通过连接环(43)彼此连接,所述至少两条筋位在其内侧具有适于与铅芯结合的卡点(44),以实现阻尼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阻尼功能的护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筋位结构包括细筋位(41)和粗筋位(42),所述细筋位(41)的宽度小于所述粗筋位(42),所述卡点(44)设置在所述细筋位(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阻尼功能的护芯管,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所述卡点(44)的筋位内侧大体呈中凸状,所述卡点(44)由所述中凸状的顶点部提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阻尼功能的护芯管,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所述卡点(44)的筋位的内侧在两端处呈弧形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阻尼功能的护芯管,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护芯管(1)后端的所述连接环(43)的后端内侧通孔交接处呈弧形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阻尼功能的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应州陈晓平殷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