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弹钢板及其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7689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钢铁材料热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弹钢板及其热处理方法,防弹钢板的化学成分为C0.24‑0.26%,Si0.35‑0.45%,Mn1.1‑1.2%,Al0.015‑0.06%,Ni0.3‑1.0%,Cr0.45‑0.55%,Mo0.25‑0.35%,Nb0.02‑0.03%,Ti0.017‑0.027%,B0.0010‑0.0020%,P≤0.010%,S≤0.0020%,N≤0.0040%,O≤0.0020%,其余为Fe元素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高压氩气将水雾化成极细小的水滴,打破钢板表面的水蒸汽膜,提高冷却能力;2)在接近马氏体相变点时,降低水流量,提高氩气压力及流量,减少变形量和残余应力;3)氧化现象减轻,环境污染小。

A bulletproof steel plate and its heat treatment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弹钢板及其热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材料热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弹钢板及其热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民用防弹钢板最主要的功能是阻止子弹对钢板的入侵,广泛应用于流动银行车、私人防弹轿车、警用防弹巡逻车、防暴车、排暴车等。增加钢板的厚度,使得弹丸入侵钢板所需能量增加,是提高钢板抗弹性能的有效方法,但这将增加车辆的自重,减少车辆的有效载重量,因此,减薄防弹钢板厚度、同时提高防弹钢板的强度、韧性、焊接性能等,满足防弹车轻量化、机动化及防弹要求,是防弹钢板的发展方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薄防弹钢板开始应用于民用领域中的轻型特种车辆,钢板分热处理钢板和不经热处理的钢板两类,不经过热处理的钢板一般增加了合金用量,同时热轧过程冷却工艺复杂,对设备及工艺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热处理钢板一般经过淬火和低温回火处理,有效提高钢板的强度和硬度,强度在1500Mpa以上,钢板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合金化方面采用Cr-Mo系保证钢板的淬透性,加入Ni以提高钢板的韧性。热处理防弹钢板的板型控制和塑性较差一直是防弹钢板的控制难点,这主要是水作为冷却介质时钢板表面与中心的温差较大,尤其在马氏体转变温度区,冷却水处于沸腾阶段导致冷却太快,易使马氏体转变过快而产生很大的内应力,致使钢板变形甚至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弹钢板及其热处理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钢板淬火的不同阶段,通过控制水和氩气的流量及压力,在钢板淬火过程的高温区,利用高压氩气将水雾化成极细小的水滴,打破钢板表面的水蒸汽膜,提高冷却能力;在淬火过程钢板温度接近马氏体相变点时,降低水流量,提高氩气压力及流量,使钢板表面与中心温差小,降低淬火后钢板变形量和残余应力,提高钢板板型控制精度及钢板塑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技术方案之一:一种防弹钢板,其特征在于:防弹钢板的长度为3.0米-10.0米、宽度为1.0米-2.0米、厚度为2.2mm-8.0mm;所述防弹钢板的化学成分为C0.24%-0.26%,Si0.35%-0.45%,Mn1.1%-1.2%,Al0.015%-0.06%,Ni0.3%-1.0%,Cr0.45%-0.55%,Mo0.25%-0.35%,Nb0.02%-0.03%,Ti0.017%-0.027%,B0.0010%-0.0020%,P≤0.010%,S≤0.0020%,N≤0.0040%,O≤0.0020%,其余为Fe元素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有关成分的说明:Si在钢中起固溶强化作用,促进贝氏体形成。含量太少,强度达不到,太多容易使表面形成铁锈影响表面质量。P,S,N为杂质元素,应尽量减少。Cr增加钢的淬透性。Nb,Ti为细化晶粒元素,析出强化。添加太少,细化晶粒提高强度作用不明显,添加过多成本增加,性能增加不多。B有利于贝氏体转变,提高钢的强度。CE是判断焊接性能的重要参数,如碳当量值大于0.55,焊接性能下降明显。技术方案之二:一种防弹钢板的热处理方法,依次包括钢板加热、钢板淬火及钢板回火,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钢板加热,钢板加热温度890℃-930℃,保温时间5min/mm;加热过程向炉内注入氩气避免钢板加热过程氧化,利用氧气分析仪对炉内氧含量进行检测和监控,保证加热过程炉内氧含量小于0.03%;2)钢板淬火,采用淬火压床对钢板进行淬火处理,采用氩气/水雾化淬火工艺;淬火前半程采用工艺A,后半程采用工艺B,其中工艺A:水压力为0.25MPa-0.35MPa,钢板上表面的水流量为9-36m3/min,钢板下表面的水流量为15-40m3/min,钢板上、下表面的水流量比为0.6-0.9,氩气压力为0.4MPa-1.0MPa,氩气流量为水流量的1%-15%;工艺B:水压力、钢板上/下表面水流量均为工艺A的70~80%,氩气压力为工艺A的1.5-2倍,氩气流量为工艺A的2-5倍。3)钢板回火,回火温度180-220℃,保温时间18min/mm。所述钢板加热步骤在辊底式淬火炉中进行。所述氩气/水雾化淬火过程采用气-水雾化喷嘴,氩气和水在喷嘴内混合后喷向钢板表面,喷嘴材质为不锈钢,喷嘴的辐射面角度为90度-150度。所述钢板淬火步骤中,对于厚度为2.2mm-6.0mm的钢板,钢板淬火时间共计20秒,其中,在1-13秒采用工艺A,14-20秒采用工艺B;对于厚度大于为6.0mm且不大于8.0mm的钢板,钢板淬火时间共计26秒,其中,在1-17秒采用工艺A,18-26秒采用工艺B。所述钢板回火在在辊底式回火炉中进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钢板淬火过程的高温区,利用高压氩气将水雾化成极细小的水滴,打破钢板表面的水蒸汽膜,提高冷却能力,进而提高淬火效果;2)在淬火过程钢板温度接近马氏体相变点时,降低水流量,提高氩气压力及流量,充分发挥高压氩气淬火均匀性好、钢板表面与中心温差小的这一优势,淬火后钢板变形量小、残余应力小,提高了钢板板型控制精度及钢板塑性;3)钢板表面氧化现象减轻,节约水资源,环境污染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防弹钢板的化学元素成分为:C0.24%,Si0.44%,Mn1.15%,Al0.03%,Ni0.54%,Cr0.5%,Mo0.3%,Nb0.025%,Ti0.025%,B0.0017%,P0.006%,S0.0018%,N0.0035%,O0.0018%,其余为Fe元素不可避免的杂质。钢板长度为6.0米,钢板宽度为1.8米,钢板厚度为4mm。其热处理操作步骤如下:1)钢板加热,采用辊底式淬火炉对钢板进行加热,利用热电偶检测炉内温度,加热温度900℃,从钢板尾部达到加热温度后开始保温,保温时间20min,利用氧气分析仪检测炉内氧含量为0.028%。2)钢板淬火,采用淬火压床对钢板进行淬火处理,为保证钢板淬火后的平面度和硬度等指标淬火压床供水/气分为8区,即钢板上、下表面各4个区域,共4480个气-水雾化喷嘴,喷嘴材质为304不锈钢,喷嘴辐射面角度120度,每个进水/气管路设置有快速阀门,通过阀门组的快速开启或关闭,实现淬火机床的供水/气。淬火时间累计20秒,在前半程1-13秒内,水压力为0.3MPa,钢板上表面的水流量为25m3/min,钢板下表面的水流量为30m3/min,氩气压力为0.5MPa,氩气流量为3m3/min。在后半程14-20秒,水压力为0.22MPa,钢板上表面的水流量为20m3/min,钢板下表面的水流量为24m3/min,氩气压力为0.8MPa,氩气流量为8.5m3/min。3)钢板回火,利用辊底式回火炉对钢板进行回火处理,钢板回火温度为200℃,保温时间70min。经上述热处理后,钢板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马氏体,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均在设计范围内,具体如下:抗弹性能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16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弹钢板,其特征在于:防弹钢板的长度为3.0米-10.0米、宽度为1.0米-2.0米、厚度为2.2mm-8.0mm;所述防弹钢板的化学成分为C0.24%-0.26%,Si0.35%-0.45%,Mn1.1%-1.2%,Al0.015%-0.06%,Ni0.3%-1.0%,Cr0.45%-0.55%,Mo0.25%-0.35%,Nb0.02%-0.03%,Ti0.017%-0.027%,B0.0010%-0.0020%,P≤0.010%,S≤0.0020%,N≤0.0040%,O≤0.0020%,其余为Fe元素和不可避免的杂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弹钢板,其特征在于:防弹钢板的长度为3.0米-10.0米、宽度为1.0米-2.0米、厚度为2.2mm-8.0mm;所述防弹钢板的化学成分为C0.24%-0.26%,Si0.35%-0.45%,Mn1.1%-1.2%,Al0.015%-0.06%,Ni0.3%-1.0%,Cr0.45%-0.55%,Mo0.25%-0.35%,Nb0.02%-0.03%,Ti0.017%-0.027%,B0.0010%-0.0020%,P≤0.010%,S≤0.0020%,N≤0.0040%,O≤0.0020%,其余为Fe元素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一种防弹钢板的热处理方法,依次包括钢板加热、钢板淬火及钢板回火,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钢板加热,钢板加热温度890℃-930℃,保温时间5min/mm;加热过程向炉内注入氩气避免钢板加热过程氧化,利用氧气分析仪对炉内氧含量进行检测和监控,保证加热过程炉内氧含量小于0.03%;
2)钢板淬火,采用淬火压床对钢板进行淬火处理,采用氩气/水雾化淬火工艺;淬火前半程采用工艺A,后半程采用工艺B,其中工艺A:水压力为0.25MPa-0.35MPa,钢板上表面的水流量为9-36m3/min,钢板下表面的水流量为15-40m3/min,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悦
申请(专利权)人:晟普特北京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