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用双导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630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模具用双导向结构,包括定模底座和动模底座,定模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定模本体,动模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动模本体,动模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柱,四个第一导柱以动模底座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该模具用双导向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导柱的表面与导套的内壁相适配,第二导柱的表面与固定管的内壁相适配,在使用时,在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进入导套内后,第二导柱挤压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固定管内壁的空气通过连接管进入气囊内,空气进入气囊内后,气囊受压撑起带动耐磨层与第一导柱的表面插接涨紧固定,从而解决了因为导柱和导套之间的间隙导致定位精度不高影响合模效果的问题。

A double guiding structure for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用双导向结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模具用双导向结构。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传统模具导向采用圆柱形导柱、导套滑动导向,由于有一定间隙,定位精度不高,从而影响合模效果,所以需要一种模具用双导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的传统模具导向采用圆柱形导柱、导套滑动导向,由于有一定间隙,定位精度不高,从而影响合模效果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模具用双导向结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模具用双导向结构,包括定模底座和动模底座,所述定模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定模本体,所述动模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动模本体,所述动模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柱,四个所述第一导柱以动模底座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导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柱,所述第二导柱的直径小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用双导向结构,包括定模底座(1)和动模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定模本体(3),所述动模底座(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动模本体(4),所述动模底座(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柱(5),四个所述第一导柱(5)以动模底座(2)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导柱(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柱(6),所述第二导柱(6)的直径小于第一导柱(5)的直径,所述第一导柱(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的内壁与第二导柱(6)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柱(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垫(8);/n所述定模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套(9),四个所述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用双导向结构,包括定模底座(1)和动模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定模本体(3),所述动模底座(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动模本体(4),所述动模底座(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柱(5),四个所述第一导柱(5)以动模底座(2)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导柱(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柱(6),所述第二导柱(6)的直径小于第一导柱(5)的直径,所述第一导柱(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的内壁与第二导柱(6)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柱(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垫(8);
所述定模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套(9),四个所述导套(9)分别与第一导柱(5)的相对应,所述导套(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压装置,所述加压装置包括固定管(10),所述固定管(10)的表面与导套(9)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用双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柱(5)的表面与导套(9)的内壁相适配,所述第二导柱(6)的表面与固定管(10)的内壁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用双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11),所述活塞(11)的表面固定开设有进气孔(12),多个所述进气孔(12)在活塞(11)的表面均匀分布,所述进气孔(12)的内壁与固定管(10)的内壁固定连通,所述活塞(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弹簧(13)的一端与固定管(10)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用双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0)的内壁固定开设有行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凤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新腾胜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