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切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62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切粒机,包括主机箱、第一分机箱、第二分机箱、丝杠组件;主机箱设置进料口、出料口,进料口下方设置主开口,在主机箱内部设置定刀;第一分机箱包括第一滚刀和第一电机,第一分机箱与主开口相对设置第一开口;第二分机箱包括第二滚刀和第二电机,第二分机箱与主开口相对设置第二开口;第一分机箱和第二分机箱同轴、分别与丝杠组件连接;第一分机箱和第二分机箱底部设置有滚轮;丝杠组件推动第一分机箱和第二分机箱移动使第一开口与主开口对接、第一滚刀与定刀匹配;或是第二开口与主开口对接、第二滚刀与定刀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按照生产需求随意切换转刀,减少转刀磨损,节约人力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A compound gran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切粒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切粒机。
技术介绍
双螺杆挤出机是生产橡塑材料的专用设备;双螺杆挤出机设有专门配套的切粒机,通过切粒机把生产中的橡塑材料长条通过滚刀切粒成颗粒状,进而方便后续的生产加工,传统的切粒机的滚刀根据所需切粒的材料硬度不同而有所区别。所以一般在软质材料(50A以下),硬质材料(50A以上)需要使用不同材质的滚刀进行切粒,由此造成了切粒机在使用时因为不同硬度的橡塑材料而频繁的拆装。不仅费时费力,还极易磨损滚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粒机,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是多个。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合型切粒机,包括主机箱、第一分机箱、第二分机箱、丝杠组件;主机箱的一侧设置进料口,另一侧设置出料口,进料口下方设置主开口,在主机箱内部设置定刀;第一分机箱包括第一滚刀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滚刀转动,第一分机箱与主开口相对设置第一开口;第二分机箱包括第二滚刀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二滚刀转动,第二分机箱与主开口相对设置第二开口;第一分机箱和第二分机箱同轴、分别与丝杠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分机箱和第二分机箱底部设置有滚轮;丝杠组件推动第一分机箱和第二分机箱移动使第一开口与主开口对接、第一滚刀与定刀匹配;或是第二开口与主开口对接、第二滚刀与定刀匹配。本技术中按照生产需求随意切换转刀,减少转刀磨损,节约人力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在这里,电机与滚刀、定刀的连接方式(例如转轴需要设置轴承作为支撑,转轴与轴承的连接是键连接或是过盈连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熟知因此不做赘述。丝杠组件的传动方式也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熟知技术,其具体的细节连接方式也不做赘述。第一滚刀和第二滚刀硬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进行选择设定。本技术主要是通过将切粒机的机箱分为三部分,主机箱(包括定刀、进料口和出料口),将两个切削硬度不同的滚刀分置在两个分机箱中,机箱与主机箱的对接通过丝杠拉动,实现了无须更换滚刀就可以完成物料的切粒,不但方便各机箱内部的维护、清理,同时也保证生产需求后启动切粒机。优选的:所述丝杠组件包括丝杠电机和丝杠,丝杠电机是伺服电机。通过丝杠电机的正反转就可以实现两分机箱的转换。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铰接在第一开口处。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铰接在第二开口处。为了使用安全,避免在切换滚刀或是填料取料时,工作人员受伤,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处分别铰接有挡板,在切换之前将挡板打开,切换之后挡板落下将各开口关闭。优选的:第一滚刀与第二滚刀硬度不同。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物料。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外设置斜板做出料导向板。保证出料顺利,并且避免出料乱溅伤人。本技术中按照生产需求随意切换转刀,减少转刀磨损,节约人力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部分爆炸示意图;图3是图1中左视部分剖视图;图4是图1中右视部分剖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主机箱1,定刀11,第一分机箱2,第一滚刀21,第二分机箱3,第二滚刀31,丝杠组件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复合型切粒机,包括主机箱1、第一分机箱2、第二分机箱3、丝杠组件4;主机箱的一侧设置进料口,另一侧设置出料口,进料口下方设置主开口,在主机箱内部设置定刀11;第一分机箱包括第一滚刀21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滚刀21转动,第一分机箱2与主开口相对设置第一开口;第二分机箱3包括第二滚刀31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二滚刀31转动,第二分机箱3与主开口相对设置第二开口.第一分机箱2和第二分机箱3同轴、分别与丝杠组件4连接;所述第一分机箱2和第二分机箱3底部设置有滚轮;丝杠组件4推动第一分机箱2和第二分机箱3移动使第一开口与主开口对接、第一滚刀与定刀匹配;或是第二开口与主开口对接、第二滚刀31与定刀11匹配。本技术中按照生产需求通过丝杠组件4切换第一分机箱2和第二分机箱3与主机箱1的对接,进而随意切换不同滚刀,减少更换滚刀对滚刀的磨损,节约人力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整个操作简单,采用丝杠组件4切换、切换稳定准确。并且对于各机箱内部的维护以及清理更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切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箱、第一分机箱、第二分机箱、丝杠组件;主机箱的一侧设置进料口,另一侧设置出料口,进料口下方设置主开口,在主机箱内部设置定刀;第一分机箱包括第一滚刀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滚刀转动,第一分机箱与主开口相对设置第一开口;第二分机箱包括第二滚刀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二滚刀转动,第二分机箱与主开口相对设置第二开口;第一分机箱和第二分机箱同轴、分别与丝杠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分机箱和第二分机箱底部设置有滚轮;丝杠组件推动第一分机箱和第二分机箱移动使第一开口与主开口对接、第一滚刀与定刀匹配;或是第二开口与主开口对接、第二滚刀与定刀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切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箱、第一分机箱、第二分机箱、丝杠组件;主机箱的一侧设置进料口,另一侧设置出料口,进料口下方设置主开口,在主机箱内部设置定刀;第一分机箱包括第一滚刀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滚刀转动,第一分机箱与主开口相对设置第一开口;第二分机箱包括第二滚刀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二滚刀转动,第二分机箱与主开口相对设置第二开口;第一分机箱和第二分机箱同轴、分别与丝杠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分机箱和第二分机箱底部设置有滚轮;丝杠组件推动第一分机箱和第二分机箱移动使第一开口与主开口对接、第一滚刀与定刀匹配;或是第二开口与主开口对接、第二滚刀与定刀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曹一飞李涛严定平陈炎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马泰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