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煤低温干馏工艺的煤焦油增收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化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煤低温干馏工艺的煤焦油增收剂。
技术介绍
煤干馏工艺是煤化工的重要过程之一,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煤的干馏是属于化学变化,实质上是煤的热分解过程。煤受热到100~105℃温度时,首先干燥脱水,放出大部分的外在水分;当温度增至200~250℃时,位于芳核的侧链上不稳定的含氧功能团开始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和部分化合水;到300~350℃时分解加剧,有挥发物产生,主要是一氧化碳、硫化氢、气态烃类和焦油蒸气;当达到500~600℃左右,焦油生成量通常达到最高值,随着受热温度的增高,煤的热分解增强,煤气增多,半焦减少,焦油亦会产生再次分解,密度增高,焦油产率随之下降。按加热终温的不同,可分为三种:900~1100℃为高温干馏,即焦化;700~900℃为中温干馏;500~600℃为低温干馏。煤炭低温干馏主要目的在于获得焦油,而焦油产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煤的性质和种类。原料煤中含氧量愈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煤低温干馏工艺的煤焦油增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焦油增收剂按如下方法制备:/n步骤1):在芳烃溶剂中加入苯甲酸类化合物和多元羧酸类化合物,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多胺类化合物,升温至80~180℃反应1~3小时,产物冷却后备用;/n以所有反应物和溶剂总重量为基准,其中:所述的苯甲酸类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10~20%,所述的多元羧酸类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5~15%,所述的多胺类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25~35%,所述的苯甲酸类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10~20%,所述的芳烃类溶剂的重量百分比为55~25%;/n所述的苯甲酸类化合物选自苯甲酸、2-羟基苯甲酸、5-氨基-2-羟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煤低温干馏工艺的煤焦油增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焦油增收剂按如下方法制备:
步骤1):在芳烃溶剂中加入苯甲酸类化合物和多元羧酸类化合物,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多胺类化合物,升温至80~180℃反应1~3小时,产物冷却后备用;
以所有反应物和溶剂总重量为基准,其中:所述的苯甲酸类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10~20%,所述的多元羧酸类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5~15%,所述的多胺类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25~35%,所述的苯甲酸类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10~20%,所述的芳烃类溶剂的重量百分比为55~25%;
所述的苯甲酸类化合物选自苯甲酸、2-羟基苯甲酸、5-氨基-2-羟基苯甲酸、2-乙酰基苯甲酸、2-羟基苯甲酸乙酯、2-羟基苯甲酸正丁酯、2-羟基苯甲酸异丁酯、2-羟基苯甲酸正辛酯、2-羟基苯甲酸异辛酯、2-羟基-3-甲基苯甲酸、2-羟基-3-乙基苯甲酸、2-羟基-4-甲基苯甲酸、2-羟基-4-乙基苯甲酸、2,5-二羟基苯甲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多元羧酸类化合物选自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2,3-二羟基丁二酸、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戊二酸、己二酸、1,2-苯二甲酸、1,3-苯二甲酸、1,4-苯二甲酸、柠檬酸、2-羟基-1,2,3-丙三羧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多胺类化合物选自乙二胺、丙二胺、丁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五乙烯六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所述的芳烃类溶剂选自苯、甲苯、二甲苯和/或重芳烃类溶剂油;
步骤2):在芳烃类溶剂中加入步骤1)的产物、丁二酰亚胺类化合物、聚醚类化合物和有机胺类化合物,搅拌均匀;
以步骤2)所涉及的步骤1)的产物、丁二酰亚胺类化合物、聚醚类化合物、有机胺类化合物和芳烃类溶剂总重量为基准,其中:所述的步骤1)的产物重量百分比为22~38%;所述的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类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5~15%;所述的聚醚类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3~12%;所述有机胺类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8~18%;所述的芳烃类溶剂的重量百分比为62~17%;
所述的丁二酰亚胺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有金,林向阳,程文武,付鑫,杨闯,孔凡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杭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