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响应性聚合物及纳米粒的制法及其在原花青素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响应性聚合物的制备法及其在原花青素纳米粒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原花青素存在于各种植物的花粉、坚果、果实、树皮和种子中,作为抵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防御剂;基本成分包括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原花青素作为一类在多种植物食品中发现的低聚类黄酮,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例如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抗癌剂,抗微生物,抗病毒和神经保护能力。人类饮食中原花青素的摄入与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率降低相关,在减少心肌梗塞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可能性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对结肠癌、肝癌、乳腺癌有一定程度的治疗和预防效果,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然而,原花青素极强的生物活性对pH、温度和光敏感,容易导致原花青素被氧化。透明质酸作为天然多糖具备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未经修饰的透明质酸难以应对酸、碱、热等不利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响应性聚合物的制备法及其在原花青素纳米粒中的应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 ...
【技术保护点】
1.双响应性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透明质酸-组氨酸接枝物的合成:/n通过透明质酸的羧基与组氨酸的氨基进行酰胺反应,得到透明质酸—组氨酸接枝物;/n2)、胱胺-透明质酸-组氨酸的合成:/n将透明质酸—组氨酸接枝物溶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作为引发剂的过硫酸钾和作为交联剂的N’N-双丙烯酰胱胺,于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于(50±5)℃反应(1±0.2)h;/n反应所得物装入透析袋(Mr=8,000~14,000D)中,于去离子水中透析22~26h,将位于透析袋中的截留液冷冻干燥,得到胱胺-透明质酸-组氨酸聚合物,所述胱胺-透明质酸-组氨酸聚合物为双响应性 ...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响应性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透明质酸-组氨酸接枝物的合成:
通过透明质酸的羧基与组氨酸的氨基进行酰胺反应,得到透明质酸—组氨酸接枝物;
2)、胱胺-透明质酸-组氨酸的合成:
将透明质酸—组氨酸接枝物溶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作为引发剂的过硫酸钾和作为交联剂的N’N-双丙烯酰胱胺,于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于(50±5)℃反应(1±0.2)h;
反应所得物装入透析袋(Mr=8,000~14,000D)中,于去离子水中透析22~26h,将位于透析袋中的截留液冷冻干燥,得到胱胺-透明质酸-组氨酸聚合物,所述胱胺-透明质酸-组氨酸聚合物为双响应性聚合物;
过硫酸钾:透明质酸—组氨酸接枝物=(5±0.5):1的质量比;
N’N-双丙烯酰胱胺:透明质酸—组氨酸接枝物=(1.2±0.1):1的质量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响应性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透明质酸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EDC、NHS后磁力搅拌混合(1±0.2)h,从而活化透明质酸的羧基;
透明质酸:EDC、NHS=1:(1.2±0.1):(1.2±0.1)的摩尔比;
S1.2、按照组氨酸:透明质酸=0.5~4:1的质量比,在S1.1所得物中加入组氨酸,磁力搅拌混合(2±0.2)h后,于20~60℃、200~400W超声处理20~60min;
将所得的反应液装入透析袋(Mr=8000~14000D)中,于去离子水中透析22~26h,将截留液进行冷冻干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春华,钟贻馨,王小青,张建勇,姚兰英,陆海霞,姚彩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