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耐高温覆膜砂3D打印一体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237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耐高温覆膜砂3D打印一体成型设备,包括3D打印设备本体,3D打印设备本体的四侧均开有预留孔,3D打印设备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连接板,支撑连接板的底端设置有打印喷头,打印喷头的底端设置有活动板,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电机,电机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与支撑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当打印喷头打印工作完成后,开启电动伸缩杆与电机,使得活动板运动,将其另一个工作台运动至对应的打印喷头的底端,此时打印喷头可以继续开始打印工作,不会耽误打印的时间,3D打印设备本体的四侧均开有预留孔,这样可以便于使用者在使用时观察打印产品时的状态。

A new 3D printing integrated molding equipment for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coated s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耐高温覆膜砂3D打印一体成型设备
本技术涉及3D打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耐高温覆膜砂3D打印一体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3D打印机是一位名为恩里科·迪尼的专利技术家设计的一种神奇的打印机,不仅可以“打印”一幢完整的建筑,甚至可以在航天飞船中给宇航员打印任何所需的物品的形状,3D打印带来了世界性制造业革命,以前是部件设计完全依赖于生产工艺能否实现,而3D打印机的出现,将会颠覆这一生产思路,这使得企业在生产部件的时候不再考虑生产工艺问题,任何复杂形状的设计均可以通过3D打印机来实现。但是传统的3D打印机效率低下,在制作完一个成品后得暂停工作,在取下产品后才能再继续开始工作,这段时间会浪费,且传统的3D打印机在工作时也不便于观察打印产品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耐高温覆膜砂3D打印一体成型设备,可做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新型耐高温覆膜砂3D打印一体成型设备,包括3D打印设备本体,所述3D打印设备本体的四侧均开有预留孔,所述3D打印设备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连接板,所述支撑连接板的底端设置有打印喷头,所述打印喷头的底端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端中央设置有挡板,所述活动板的顶端两侧设置有工作台,所述活动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活动板连接,所述3D打印设备本体的底端两侧和内部均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支撑块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3D打印设备本体的顶端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打印喷头、电动伸缩杆和电机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连接板通过支撑杆与3D打印设备本体的内部顶端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轴与活动板的底端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印喷头与工作台相对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贯穿3D打印设备本体两侧的预留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当打印喷头打印工作完成后,开启电动伸缩杆与电机,使得活动板运动,将其另一个工作台运动至对应的打印喷头的底端,此时打印喷头可以继续开始打印工作,不会耽误打印的时间,挡板会隔绝工作时的打印喷头,不会对另一边的不用工作的工作台上产品造成影响,3D打印设备本体的四侧均开有预留孔,这样可以便于使用者在使用时观察打印产品时的状态。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平面图;图3是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3D打印设备本体;2、预留孔;3、支撑杆;4、支撑连接板;5、打印喷头;6、活动板;7、挡板;8、工作台;9、固定块;10、电动伸缩杆;11、支撑块;12、转动轴;13、电机;14、支撑架;15、控制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耐高温覆膜砂3D打印一体成型设备,包括3D打印设备本体1,3D打印设备本体1的四侧均开有预留孔2,3D打印设备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3,支撑杆3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连接板4,支撑连接板4的底端设置有打印喷头5,打印喷头5的底端设置有活动板6,活动板6的顶端中央设置有挡板7,活动板6的顶端两侧设置有工作台8,活动板6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一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10,电动伸缩杆10与活动板6连接,3D打印设备本体1的底端两侧和内部均设置有支撑块11,支撑块11的顶端设置有转动轴12,转动轴12的一端设置有电机13,电机13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架14,支撑架14与支撑块11相连接。进一步的,3D打印设备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控制面板15,控制面板15与打印喷头5、电动伸缩杆10和电机13电性连接,控制面板可以控制打印喷头5开启,使得打印喷头5在工作台8上印刷工作,电动伸缩杆10伸缩运动时可以带动活动板6移动,电机13开启时,电机带动转动轴12转动可以起到支撑并且运输活动板6的作用。支撑连接板4通过支撑杆3与3D打印设备本体1的内部顶端相连接,支撑杆3可以起到连接并且固定支撑连接板4的作用,可以使其打印喷头5工作稳定。转动轴12与活动板6的底端活动连接,电机13开启时,电机带动转动轴12转动可以起到支撑并且运输活动板6的作用。打印喷头5与工作台8相对应,控制面板可以控制打印喷头5开启,使得打印喷头5在工作台8上印刷工作。活动板6贯穿3D打印设备本体1两侧的预留孔2,在电动伸缩杆10推力下可以带动活动板6移动,可以从打印设备本体1两侧的预留孔2左右移动,可以使得两个工作台8交替打印产品。具体的,在3D打印设备本体1工作时,将打印喷头5对准其中一个工作台8,操作控制面板15使得打印喷头5开始打印工作,当打印喷头5打印工作完成后,开启电动伸缩杆10与电机,使得活动板6运动,将其另一个工作台8运动至对应的打印喷头5的底端,此时打印喷头5可以继续开始打印工作,不会耽误打印的时间,挡板会隔绝工作时的打印喷头5,不会对另一边的不用工作的工作台上产品造成影响,3D打印设备本体1的四侧均开有预留孔2,这样可以便于使用者在使用时观察打印产品时的状态。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耐高温覆膜砂3D打印一体成型设备,包括3D打印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设备本体(1)的四侧均开有预留孔(2),所述3D打印设备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连接板(4),所述支撑连接板(4)的底端设置有打印喷头(5),所述打印喷头(5)的底端设置有活动板(6),所述活动板(6)的顶端中央设置有挡板(7),所述活动板(6)的顶端两侧设置有工作台(8),所述活动板(6)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一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10),所述电动伸缩杆(10)与活动板(6)连接,所述3D打印设备本体(1)的底端两侧和内部均设置有支撑块(11),所述支撑块(11)的顶端设置有转动轴(12),所述转动轴(12)的一端设置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架(14),所述支撑架(14)与支撑块(11)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耐高温覆膜砂3D打印一体成型设备,包括3D打印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设备本体(1)的四侧均开有预留孔(2),所述3D打印设备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连接板(4),所述支撑连接板(4)的底端设置有打印喷头(5),所述打印喷头(5)的底端设置有活动板(6),所述活动板(6)的顶端中央设置有挡板(7),所述活动板(6)的顶端两侧设置有工作台(8),所述活动板(6)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一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10),所述电动伸缩杆(10)与活动板(6)连接,所述3D打印设备本体(1)的底端两侧和内部均设置有支撑块(11),所述支撑块(11)的顶端设置有转动轴(12),所述转动轴(12)的一端设置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架(14),所述支撑架(14)与支撑块(1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琦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合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