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建筑弃土烧结微粉制备的生态混凝土及其混凝土制品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材料
,涉及一种利用建筑弃土烧结微粉制备的生态混凝土及其混凝土制品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建筑物的新建和拆除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并且建筑垃圾排放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传统建筑垃圾的处置主要以堆放和填埋为主,这种粗放的建筑垃圾处置方式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因此,近年来我国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置,实现其资源化产品的再生和再利用。现阶段,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置技术,主要是将建筑垃圾中的废混凝土和废砖经过破碎和筛分处置,制备成不同粒径的再生骨料和再生粉体等再生原料,进而制备再生混凝土,我国在再生原料和再生混凝土领域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经验,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对于建筑垃圾中占比超过50%的弃土的处置,现阶段我国仍主要以回填和露天堆放为主,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深圳弃土滑坡事故频频发生。因此,急需研发针对建筑垃圾中弃土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建筑垃圾弃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建筑弃土烧结微粉制备的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该生态混凝土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建筑弃土烧结微粉制备的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该生态混凝土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弃土烧结微粉制备的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分包括以下条件中任一项或多项:
A1)所述的弃土烧结微粉的原料为建筑弃土;
A2)所述的弃土烧结微粉作为辅助胶凝材料的活性指数≥70%;
A3)所述的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硫铝酸盐水泥中的一种;
A4)所述的纳米CaCO3为粉末状晶体,并且该纳米CaCO3的纯度≥99.9%;
A5)所述的纳米CaCO3的粒径≤200nm;
A6)所述的再生PET纤维为纤维长度≤2cm的聚酯纤维;
A7)所述的氢氧化钠激发剂为粉末状晶体,并且该氢氧化钠激发剂的纯度≥99.9%;
A8)所述的水为自来水。
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态混凝土制备混凝土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建筑弃土依次经过研磨、筛分后,得到弃土颗粒;
2)将步骤1)中的弃土颗粒与水混合并搅拌,得到弃土粗胚;
3)将步骤2)中的弃土粗胚进行陈化,得到弃土陈化粗胚;
4)将步骤3)中的弃土陈化粗胚进行烧结固化,得到弃土烧结粗胚;
5)将步骤4)中的弃土烧结粗胚进行研磨,得到弃土烧结微粉;
6)将步骤5)中的弃土烧结微粉与水泥、天然砂、天然粗骨料、纳米CaCO3、再生PET纤维、氢氧化钠激发剂、聚羧酸减水剂、水进行二次拌和,得到混凝土拌合物;
7)将步骤6)中的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庄,马志鸣,段珍华,郝潞岑,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