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透镜清洗夹具及微透镜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7144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透镜清洗夹具及微透镜清洗装置,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以及层叠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之间形成有多个用于容纳待清洗透镜的容置位,多个所述容置位排列设置且相互间隔。能够避免待清洗透镜堆叠碰撞,进而提升清洗质量。

A microlens cleaning fixture and microlens clea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透镜清洗夹具及微透镜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装夹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透镜清洗夹具及微透镜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应用的微光学透镜其截面尺寸约0.5mm×0.4mm,长度为从3mm~20mm不等,其尺寸微小,且有效光学面积大,装夹余量极小,无合适的专用装夹工具,给清洗造成很大困难。现有技术中,微光学透镜的清洗工艺由于无法将微透镜有效装夹,采用微光学透镜自由包裹在两层纱网之间的形式浸入在带有超声波的液体中清洗,微光学透镜容易产生晃动或位置的移动导致微光学透镜之间交叉堆叠碰撞,交叉堆叠的部位难以清洁,污物堆积过多可能在交叉堆叠的部位发生粘结,并且清洗过程中还可能会造成微光学透镜光学面之间的碰撞破损,另外为了防止微光学透镜从网孔脱落,需要选用60目以上的纱网,而致密纱网往往透水性差,导致不得不延长清洗时间,同时,纱网的脱落杂质也会对微光学透镜造成二次污染,严重影响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透镜清洗夹具及微透镜清洗装置,能够避免待清洗透镜堆叠碰撞,进而提升清洗质量。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透镜清洗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层叠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之间形成有多个用于容纳待清洗透镜的容置位,多个所述容置位排列设置且相互间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透镜清洗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层叠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之间形成有多个用于容纳待清洗透镜的容置位,多个所述容置位排列设置且相互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清洗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盖板上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矩形槽孔,所述第一矩形槽孔贯穿于所述第一盖板,且多个所述第一矩形槽孔之间相互平行,在所述第一矩形槽孔相对的两长边侧分别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盖板厚度方向的侧壁所在平面形成第一承载面;
在所述第二盖板上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矩形槽孔,所述第二矩形槽孔贯穿于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矩形槽孔的边沿与所述第二矩形槽孔的边沿对齐,在所述第二矩形槽孔相对的两长边侧分别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二盖板厚度方向的侧壁所在平面形成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矩形槽孔、所述第二矩形槽孔、所述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共同形成所述容置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透镜清洗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且所述第三凹槽的槽深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深,以使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之间、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分别形成阶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清洗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盖板上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矩形槽孔,所述第一矩形槽孔贯穿于所述第一盖板,且多个所述第一矩形槽孔之间相互平行;在所述第二盖板上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矩形槽孔,所述第二矩形槽孔贯穿于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矩形槽孔的边沿与所述第二矩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勇林庚
申请(专利权)人:炬光东莞微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