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即使长时间运转也能维持电解性能和耐久性,进而维持除菌性能,且能减轻电极维护的劳动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气除菌装置(1)向电解槽内的电极(47)、(48)施加电压,使电解槽内的水进行电解而生成电解水并把该电解水向气液接触部件供给,而且通过向该气液接触部件输送空气来进行空气除菌,计算机(61)每隔规定时间把电极的极性反转而把该电极上堆积的水垢除去,而且根据电极(47)、(48)之间流过的电流值来判断水垢是否被从电极表面除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把细菌、病毒、真菌等空中浮游微生物(以下单叫做"病 毒等")除去的空气除菌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提案有通过向电极施加电压把水进行电解而生成电解水,使用 该电解水来谋求把空气中浮游的病毒等除去的除菌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 献l)。该除菌装置把电解水向由无纺布等构成的加湿元件供给,使空气中 的病毒等在加湿元件上与电解水接触而把病毒等灭活,这样来进行空气除菌。专利文献l:(曰本)特开2002-181358号公报但上述除菌装置,用于生成电解水的水中所含有的金属离子、钙离子 或镁离子在电解用的电极上生成水垢并堆积,因此,若长时间运转则电解 性能和耐久性降低,进而除菌性能降低,存在电极维护的劳动力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即使长时间运转,也能 维持电解性能和耐久性,进而维持除菌性能,且能减轻电极维护的劳动力。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空气除菌装置向电解槽内的电极施加电 压,使电解槽内的水进行电解而生成电解水,并把该电解水向气液接触部 件供给,而且通过向该气液接触部件输送空气来进行空气除菌,其特征在 于,具备把所述电极的极性反转而把该电极上堆积的水垢除去的水垢除 去机构;根据所述电极之间流过的电流值来判断所述水垢是否被从所述电 极表面除去的判断机构。这时,也可以在所述电流值为规定的门槛值以上时,所述判断机构判 断所述水垢被从所述电极表面除去。且也可以具备使从所述电解槽流出的电解水对于所述气液接触部件旁通的旁通路径;在把所述电极的极性反而将其向所述旁通路径引导的旁通阀。这时,在判断所述水垢被从所述电极表面除去时,也可以控制所述旁 通阀以容许所述电解水向所述气液接触部件供给。也可以在所述旁通路径上设置捕集所述水垢的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也可以配置在接受通过所 述气液接触部件的水的接水盘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使电极的极性反转而把堆积在电极上的水垢除去, 所以能减轻电极维护的劳动力,且能减少该维护的频率。由于根据电极之 间流过的电流值来判断水垢是否被从电极表面除去,所以例如通过在把该 水垢除去后马上转换为空气除菌运转方式,能实行高效率的空气除菌。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本实施例空气除菌装置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空气除菌装置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空气除菌装置内部结构的局部剖视正面图; 图4是表示空气除菌装置内部结构的左侧剖视图; 图5是表示空气除菌装置内部结构的右侧剖视图; 图6是表示空气除菌装置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图7是说明电解水供给情况的图,图7 (A)是表示电解水循环部结构 的示意图、图7 (B)是详细表示电解槽结构的图;图8是表示空气除菌装置控制系统结构的功能方块图;图9是表示把从电极剥离的水垢向过滤部排出的动作的流程图。符号说明1空气除菌装置16操作板 31送风风扇 32风扇电机 42接水盘 42A贮存部 44循环泵 45通断阀(旁通阀) 46电解槽 47、 48电极 53气液接触部件 60控制部 61计算机(水垢除去机构、判断机构) 71送水管72旁通管(旁通路径) 73过滤部(过滤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适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空气除菌装置1的外观立体图。 如图l所示,空气除菌装置1具有纵长地形成的箱形的框体11,例如 设置成立式。一方面在框体11的前面下部设置有吸入格栅12,另一方面在框体11的上面设置有作为排气口的吹出口 13。在该吹出口 13上设置有用 于变化吹出空气方向的通气窗20。空气除菌装置1是通过吸入格栅12吸入设置室内的空气进行除菌,并 把该被除菌的空气从吹出口 13排出,由此来清洁室内空气的装置。在框体11的上面设置有进行空气除菌装置1各种操作的操作板16和 用于使后述的给水罐41 (图2)出入的给水罐取出口 14,该给水罐取出口 14上安装有能开闭的盖14A。在框体11的前面设置有用于使后述的排水罐 57 (图2)出入的排水罐取出口 15,该排水罐取出口 15上安装有能开闭的 盖15A。在框体11两侧面的上部分别形成有握持部17。这些握持部17是用手 握持框体11时用于勾住手的凹部,在搬运时能一个人抬起空气除菌装置1进4亍移动。下面参照图2~图6说明空气除菌装置1的内部结构。图2是表示空气除菌装置1内部结构的立体图。该图2中作为参照而 把框体11的外形以假想线表示。图3是表示空气除菌装置1结构的局部剖 视正面图,图4是左侧剖视图,图5是右侧剖视图,图6是其俯视图。框体11的内部^L支承板37上下分隔,下部的室内收容有送风风扇31 和风扇电4几32。送风风扇31 ^皮风扇电才几32驱动,通过吸入格栅12吸入设 置室内的空气而从送风口 31A吹出。送风风扇31的送风口 31A在框体11 的背面侧部分向上设置,在支承板37的与送风口 31A上面重叠的位置设置 有开口。该支承板37的开口与框体11背面侧上下延伸的空间1A连通。在 空间1A的上部设置有向框体11的前面侧倾斜的导风板38,该导风板38 的前端与后述洒水盒51的上端连接。因此,/人送风风扇31的送风口 31A吹出的空气如图5中箭头X所示, 通过空间1A而吹到后述的气液接触部件53的背面。框体11内与吸入格栅12的背面侧重叠设置有粗滤器34。粗滤器34是捕集例如粒径10Mm (微米)以上物体的过滤器。由粗滤器34把空气中浮 游的花粉或灰尘除去的空气通过送风风扇31吸入。在支承板37上设置有电装盒39和电解水循环部2。电装盒39中收容 有安装着构成后述控制部60的各种器件的控制基板(图示省略)和向风扇 电机32供给电源电压的电源电路等各种电装零件。电解水循环部2包括接水盘42、接水盘浮子开关43、循环泵44、电 解槽46、洒水盒51和气液接触部件53。接水盘42位于电装盒39的上方, 是接受从气液接触部件53滴下来的水的盘,具有用于贮存规定量的水的深 度。该接水盘42的一端部是形成更深底的贮存部42A,该贮存部42A上设 置有检测水位的接水盘浮子开关43。接水盘浮子开关43是在贮存部42A 的水位低于规定水位时切换成ON的开关。在贮存部42A上设置有给水罐41 ,是能从给水罐41向贮存部42A供 给水的结构。详细说就是在给水罐41的下端形成的给水口 41A处设置有浮 子阀(图示省略),其构成为,当贮存部42A的水面低于给水口 41A时,则 通过打开该浮子阀而从给水罐41供给需要量的水,以使贮存部42A的水位 保持一定。在贝i存部42A之上设置有循环泵44。该循环泵44按照控制部60 (图 8)的控制而变更转速来变更循环量,把贮存部42A贮存的水吸上来而送入 到电解槽46。该电解槽46如后述那样内置有多个电极,通过向这些电极之 间施加从控制部60 (图8)供给的电压来把水电解以生成电解水。在电解槽46的上面形成有把该电解槽46生成的电解水排出的排出口 46A,该排出口 46A通过通断阀(旁通阀)45与送水管71连接。该送水管 71与洒水盒51连接,电解槽46生成的电解水被循环泵44排出的水从电解 槽46中挤出并通过送水管71向洒水盒51供给。在电解槽46的排出口 46A与通断阀45之间连接有从送水管71分岔的 旁通管(旁通路径)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向电解槽内的电极施加电压,使电解槽内的水进行电解而生成电解水,并把该电解水向气液接触部件供给,而且通过向该气液接触部件输送空气来进行空气除菌,其特征在于,具备:把所述电极的极性反转而把该电极上堆积的水垢除去的水垢除 去机构;根据所述电极之间流过的电流值来判断所述水垢是否被从所述电极表面除去的判断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土桥光浩,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