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蛋白造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6996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蛋白造粒装置,包括底板与主体箱,主体箱固定安装于底板的上端,主体箱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靠近滑槽的上端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旋转轴,滑槽的外部设置有辊套,辊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安装块,上安装块通过旋转轴活动安装在主体箱的侧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蛋白造粒装置,能够对研磨辊与旋转辊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实现对蛋白粉颗粒大小的控制,能够保证研磨辊转动时存在一定的韧性,同时实现角度控制之后研磨辊的复位,能够对进入料斗内部的原料进行更好的除杂,同时能够对进入内部的铁屑等进行吸附,避免杂物与铁屑影响蛋白粉的造粒研磨,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A protein gran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蛋白造粒装置
本技术涉及蛋白造粒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蛋白造粒装置。
技术介绍
蛋白粉一般是采用提纯的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缺乏异亮氨酸)、豌豆蛋白或上述几种蛋白的组合构成的粉剂,其用途是为缺乏蛋白质的人补充蛋白质,蛋白造粒装置是对各种原料进行研磨的设备,实现蛋白粉的造粒加工;现有的蛋白造粒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现有的蛋白造粒装置加工出来的蛋白粉在冲泡时,蛋白粉溶解性不好,液体外观不佳,过于浑浊或聚集,无法实现对蛋白粉颗粒研磨大小的控制,其次,不能够保证研磨辊转动时具有韧性,无法实现角度控制之后研磨辊的复位,最后,不能够对进入料斗内部的原料进行更好的除杂,不能够对进入内部的铁屑等进行吸附,容易因杂物与铁屑影响蛋白粉的造粒研磨,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提出一种蛋白造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蛋白造粒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蛋白造粒装置,包括底板与主体箱,所述主体箱固定安装于底板的上端,所述主体箱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靠近所述滑槽的上端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滑槽的外部设置有辊套,所述辊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安装块,所述上安装块通过旋转轴活动安装在主体箱的侧壁,且辊套与旋转轴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所述辊套分别位于主体箱的两侧。优选的,两组所述辊套的内部套接有研磨辊,且研磨辊贯穿于两组滑槽的内部,靠近所述滑槽的一侧贯穿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圆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旋转辊,且旋转辊位于主体箱的内部,所述研磨辊位于旋转辊的下端一侧,所述研磨辊的圆周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组磨辊纹。优选的,两组所述辊套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下安装块,两组所述下安装块的内部分别贯穿设置有一号控制杆与二号控制杆,所述一号控制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号转盘,所述二号控制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二号转盘。优选的,靠近两组所述下安装块两侧的主体箱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号固定块与二号固定块,且一号控制杆贯穿于一号固定块与二号固定块的内部,所述二号控制杆贯穿于另一组一号固定块与二号固定块的内部,所述一号固定块与下安装块之间的一号控制杆上套接有弹簧,且弹簧与一号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控制杆上也套接有弹簧。优选的,靠近所述主体箱前端的底板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套接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套接在传动轴上,且传动轴与转轴通过传动带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主体箱的上端相通连接有料斗,所述料斗的上端安装有筛板,所述筛板的筛孔内部均安装有磁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的辊套,能够对研磨辊与旋转辊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实现对蛋白粉颗粒大小的控制,辊套的上端通过旋转轴进行限位控制,两组辊套的下端贯穿设置有一号控制杆与二号控制杆,通过旋转一号转盘与二号转盘进行辊套角度的控制,进而改变研磨辊与旋转辊之间的距离,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2、通过设置的弹簧,能够保证研磨辊转动时存在一定的韧性,同时实现角度控制之后研磨辊的复位,更好的实现对一号控制杆与二号控制杆的操作使用;3、通过设置的磁条,能够对进入料斗内部的原料进行更好的除杂,同时能够对进入内部的铁屑等进行吸附,避免杂物与铁屑影响蛋白粉的造粒研磨。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蛋白造粒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蛋白造粒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蛋白造粒装置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蛋白造粒装置的辊套与研磨辊的连接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蛋白造粒装置的筛板的放大图。图中:1、底板;2、主体箱;3、电机;4、传动轴;5、研磨辊;6、传动带;7、料斗;8、筛板;9、一号控制杆;10、一号转盘;11、二号控制杆;12、二号转盘;13、一号固定块;14、二号固定块;15、下安装块;16、弹簧;17、辊套;18、旋转辊;19、磨辊纹;20、上安装块;21、旋转轴;22、磁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蛋白造粒装置,包括底板1与主体箱2,主体箱2固定安装于底板1的上端,主体箱2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靠近滑槽的上端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旋转轴21,滑槽的外部设置有辊套17,辊套1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安装块20,上安装块20通过旋转轴21活动安装在主体箱2的侧壁,且辊套17与旋转轴21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辊套17分别位于主体箱2的两侧。两组辊套17的内部套接有研磨辊5,且研磨辊5贯穿于两组滑槽的内部,靠近滑槽的一侧贯穿设置有传动轴4,传动轴4的圆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旋转辊18,且旋转辊18位于主体箱2的内部,研磨辊5位于旋转辊18的下端一侧,研磨辊5的圆周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组磨辊纹19。两组辊套17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下安装块15,两组下安装块15的内部分别贯穿设置有一号控制杆9与二号控制杆11,一号控制杆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号转盘10,二号控制杆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二号转盘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辊套17,能够对研磨辊5与旋转辊18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实现对蛋白粉颗粒大小的控制,辊套17的上端通过旋转轴21进行限位控制,两组辊套17的下端贯穿设置有一号控制杆9与二号控制杆11,通过旋转一号转盘10与二号转盘12进行辊套17角度的控制,进而改变研磨辊5与旋转辊18之间的距离,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实施例2如图1-5所示,一种蛋白造粒装置,包括底板1与主体箱2,主体箱2固定安装于底板1的上端,主体箱2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靠近滑槽的上端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旋转轴21,滑槽的外部设置有辊套17,辊套1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安装块20,上安装块20通过旋转轴21活动安装在主体箱2的侧壁,且辊套17与旋转轴21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辊套17分别位于主体箱2的两侧。靠近两组下安装块15两侧的主体箱2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号固定块13与二号固定块14,且一号控制杆9贯穿于一号固定块13与二号固定块14的内部,二号控制杆11贯穿于另一组一号固定块13与二号固定块14的内部,一号固定块13与下安装块15之间的一号控制杆9上套接有弹簧16,且弹簧16与一号固定块13固定连接,二号控制杆11上也套接有弹簧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弹簧16,能够保证研磨辊5转动时存在一定的韧性,同时实现角度控制之后研磨辊5的复位,更好的实现对一号控制杆9与二号控制杆11的操作使用。实施例3如图1-5所示,一种蛋白造粒装置,包括底板1与主体箱2,主体箱2固定安装于底板1的上端,主体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蛋白造粒装置,包括底板(1)与主体箱(2),所述主体箱(2)固定安装于底板(1)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2)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靠近所述滑槽的上端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旋转轴(21),所述滑槽的外部设置有辊套(17),所述辊套(1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安装块(20),所述上安装块(20)通过旋转轴(21)活动安装在主体箱(2)的侧壁,且辊套(17)与旋转轴(21)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所述辊套(17)分别位于主体箱(2)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蛋白造粒装置,包括底板(1)与主体箱(2),所述主体箱(2)固定安装于底板(1)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2)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靠近所述滑槽的上端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旋转轴(21),所述滑槽的外部设置有辊套(17),所述辊套(1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安装块(20),所述上安装块(20)通过旋转轴(21)活动安装在主体箱(2)的侧壁,且辊套(17)与旋转轴(21)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所述辊套(17)分别位于主体箱(2)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白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辊套(17)的内部套接有研磨辊(5),且研磨辊(5)贯穿于两组滑槽的内部,靠近所述滑槽的一侧贯穿设置有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的圆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旋转辊(18),且旋转辊(18)位于主体箱(2)的内部,所述研磨辊(5)位于旋转辊(18)的下端一侧,所述研磨辊(5)的圆周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组磨辊纹(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白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辊套(17)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下安装块(15),两组所述下安装块(15)的内部分别贯穿设置有一号控制杆(9)与二号控制杆(11),所述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成杨进洁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