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包装袋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双边中封M底立体纸袋。包括袋体,袋体由正面、底面和侧面构成,所述袋体的上方形成袋口,所述侧面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边通过胶黏剂连接至第二侧边上,还包括底部包边,底部包边通过胶黏剂将侧面与底面黏连。该纸袋采用两侧边中封的形式来进行生产,其底面无需底封,因此其承重能力相较于需要底封的纸袋更高,另外,纸袋两侧底部的底部包边与侧面重叠,由胶黏剂形成封闭侧面,并且纸袋的两正面无任何折叠印,不会影响各类图案的印刷。
A kind of stereo paper bag with double side middle sealing m-bottom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边中封M底立体纸袋及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装袋
,特指一种双边中封M底立体纸袋及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包装袋是指用于包装各种用品的袋子,使货物在生产流通过程中方便运输,容易储存。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特别是对于纸袋包装是目前非常普遍包装方式,普遍用于服装,鞋盒,礼品盒等高档包装。目前纸袋自动化包装机加工出来的纸袋都是底封加边封模式,并且大部分无折边袋口部分仅有一层。对于高档包装袋或者重物包装袋底部还需放置一张承重纸板防止底部脱开,并且该道工序需要手动完成,因此对于传统的底封加边封模式的纸袋而言,其加工流程繁琐,并且由于其底部作为承重区域,结构并非十分牢固,易发生脱开现象。对于上述问题,ZL201610814435.9公开了一种把手内折式无纺布四方底立体袋,其通过热熔或者织的方式将无纺布的侧面进行边封,无需底封,避开包装袋的底面受力点而能承受更大的物品重量。虽然上述专利给出了一种能较好解决底部受力点的包装袋结构,但是由于其是针对无纺布材料所提出的一种包装袋结构,由于无纺布和纸张材料的区别,在用两种材料进行生产包装袋时,所采用的的生产工艺以及生产环节都会有较大区别,因此,上述专利的结构并不能适用于纸张作为原材料进而生产对应结构的包装袋。另外,现有的纸袋包装袋成品后,底部需要往一面翻折便于收纳,因而会造成纸袋有一面底部会存在一条折痕,影响到纸袋的外观,而对于使用无纺布作为原材料的包装袋,由于无纺布的材质原因,其也不像纸袋一样,易向一侧翻折,进而收纳。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纸张作为原材料,并且具备良好承重能力的双边中封M底立体纸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边中封M底立体纸袋,包括袋体,袋体由正面、底面和侧面构成,所述袋体的上方形成袋口,所述侧面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边通过胶黏剂连接至第二侧边上,还包括底部包边,底部包边通过胶黏剂将侧面与底面黏连。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包边位于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下端,并通过胶黏剂相互黏连并连接至底面的内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为中封上下重叠黏合。进一步的,所述底面和侧面均形成有内折压痕。进一步的,所述袋口形成有朝内翻折的折边。进一步的,所述袋口连接有手把。一种双边中封M底立体纸袋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得到相应规格纸袋的纸张;2)加工出两条袋口折边压痕和底部折边压痕,并在袋口折边区域涂胶;3)沿着袋口折边压痕进行折边,对手把片区域涂胶;4)将手把片黏在袋口区域部分;5)对纸张的底部区域进行片料分离,得到底部包边,并且对纸张的边封区域涂胶;6)将纸张的底部包边向内折叠,然后将无胶侧边折叠并黏合至底部包边上,最后将有胶侧边折叠黏合至底部包边上,并与无胶侧边形成上下重叠黏合;7)将制作完成的纸袋沿着无胶侧边和有胶侧边的重叠处进行折叠成片状。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该纸袋采用两侧边中封的形式来进行生产,其底面无需底封,因此其承重能力相较于需要底封的纸袋更高,另外,纸袋两侧底部的底部包边与侧面重叠,由胶黏剂形成封闭侧面,并且纸袋的两正面无任何折叠印,不会影响各类图案的印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该M底纸袋的展开图的第一种实施例。图2为该M底纸袋的结构图。图3为该M底纸袋的折叠图。图4为该M底纸袋的制袋流程图一。图5为该M底纸袋的纸袋流程图二。1-正面,2-侧面,21-第一侧边,22-第二侧边,3-底面,4-袋口,5-底部包边,6-内折压痕,7-折边,8-手把。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其中,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纸袋的正面、侧面和底面并不具体代指纸袋某一区域的内部或者外部的单一立面,而是对该区域的统一代指。如图1所示,该纸袋展开以后包括正面1、侧面2和底面3,并且三个面存在于同一纸张上,仅是对同一纸张上不同区域的划分。如图2所示,由图1中展开的纸板经过折叠粘贴得到成型的纸袋,纸袋的正面1和底面3均为完整面,不存在封口迹象,而纸袋的侧面2则由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构成,第一侧边21通过胶黏剂黏合在第二侧边22上形成侧面2,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的黏合的部分为上下重叠黏合,使得该处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在底面3的外侧留有底部包边5,通过该底部包边5黏合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的下端,使得侧面2与底面3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纸袋,在袋体的上方具有袋口4。其中,在底面3的外侧凸出部分的底部包边5,通过该侧底部包边5朝内折叠处于侧面底部,黏合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的下端,使得侧面2与底面3连接在一起,将底部黏贴部分转化为侧面,避开底部承载受力点,使得纸袋底部具有更高的承重能力,并且侧面与底面不易脱开。进一步的,袋口4处形成朝内翻折的折边7,使得袋口4形成两层的结构,使得袋口4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进一步的,在袋口4处通过胶黏剂连接有手把8,该手把8可为纸手把,也可以为其他材质的手把,或者穿绳。如图中所示,该手把为扁方形,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也可以为圆绳形或其他形状。如图2和3所示,纸袋在底面3和侧面2具有内折压痕6,顺着该内折压痕6,可将纸袋折叠形成如图3中所示的状态。上述结构的纸袋由于其底面不存在封口,因此相较现有纸袋,底面3承重能力更强,更不易出现脱口现象,另外其在收纳时,由于底面3不具有封口结构,因此可以进行折叠,不必担心底面3由于折叠脱裂开来,故可将纸袋折叠至图3中的状态,在纸袋的正面不存在压痕,更便于图案的印刷,不影响美观性。如图4-5所示,该纸袋的生产步骤如下:1)得到相应规格纸袋的纸张;2)加工出两条袋口折边压痕和底部折边压痕,并在袋口折边区域涂胶;3)沿着袋口折边压痕进行折边,对手把片区域涂胶;4)将手把片黏在袋口区域部分;5)对纸张的底部区域进行片料分离,得到底部包边,并且对纸张的边封区域涂胶;6)将纸张的底部包边向内折叠,然后将无胶侧边折叠并黏合至底部包边上,最后将有胶侧边折叠黏合至底部包边上,并与无胶侧边形成上下重叠黏合;7)将制作完成的纸袋沿着无胶侧边和有胶侧边的重叠处进行折叠成片状。通过上述的制袋流程,就可以得到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到的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边中封M底立体纸袋,包括袋体,袋体由正面、底面和侧面构成,所述袋体的上方形成袋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边通过胶黏剂连接至第二侧边上,还包括底部包边,底部包边通过胶黏剂将侧面与底面黏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边中封M底立体纸袋,包括袋体,袋体由正面、底面和侧面构成,所述袋体的上方形成袋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边通过胶黏剂连接至第二侧边上,还包括底部包边,底部包边通过胶黏剂将侧面与底面黏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中封M底立体纸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包边位于底面的外侧,并通过胶黏剂连接至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中封M底立体纸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为中封上下重叠黏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中封M底立体纸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和侧面均形成有内折压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中封M底立体纸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口形成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仕飞,虞臣昌,陈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