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尘净化的方法及其改进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2406922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滤尘净化的方法及其改进结构,包含:一方形立体滤尘净化机体模组,其主要构件包含:一前段滤尘室,为方形的柱形结构,用以过滤颗粒较大的污染物质;一后段光触媒室,为方形的柱形结构并接续于该前段滤尘室后,用以抗菌及分解污染物质;其中该方形立体滤尘净化机体模组为方形结构的模组,利用其几何特性任意组合,且该柱形结构的构成材质包含光触媒复合材料或折叠式活性炭板,并可以浸镀或喷涂纳米光触媒材料。模组内部空间并加装单支或多支紫外光冷阴极管、紫外光紫外灯管或紫外光LED灯光照射,以达成激发光触媒功能,净化气体或流体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滤尘净化的方法及其改进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 可任意组合成为任意形状或体积的一滤尘净化的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技术欲过滤气体或流体中的粉尘或污染物质,常使用滤网来过滤, 此滤网可以使用如活性碳等材料来制造,其具有高度吸附气体及流体有害 污染物质的能力。但使用滤网仅能过滤颗粒较大的杂质,对于颗粒较小的 污染物质或细菌则几乎无作用。因此目前又有利用光触媒技术来分解小颗粒的污染物质或细菌,补强 前段滤网的不足处,进一步达到净化的功效。根据世界各国对于光触媒的研究显示,光触媒材料属半导体材料,其中又以二氧化钛(Ti02)材料最常 被使用,其它材料还有如ZnO、 CdS、 SrTi03等氣化物、非氧化物与混合型 氧化物,皆具有吸收光线以激发电子的功能,而具有光催化的性能。其中 Ti02因具有强氣化还原能力、化学安定性、环境友善性等优点,而成为目 前光触媒主要的研究与环境应用对象。Ti02的能阶约为3. OeV,属于紫外 光(波长在380腦以下)激发范围,因此在应用上须以紫外光为光源,方能 具有光催化的作用。其它材料则需依特性,选用不同波长的光线来激发。利用光触媒材料经光线激发后,进而活化空气中的水气分子或氣气分 子形成氢氧自由基或负氧离子,进行氧化或还原作用,以分解污染物,即 可应用于去除空气中或废水中的污染物,也可应用于抑制或灭除附着于表 面的细菌,达到抗菌净化的效果。虽然光触士某颗4立具有抗菌、去除污染物等功能,^旦在实用上并不能以 颗粒型态直接使用,必须将纳米颗粒固定于某些基材表面,如磁砖、玻璃、 墙壁、金属、塑料等表面,这些表面必须具有不怕光触媒氧化的特性,以 免本身遭到氧化分解。活性碳与光触媒的优点非常多,但若要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以利推广, 目前的已知技术,难以生产出价格低廉、面积广大且无缝隙的滤尘净化结构,因此,本专利技术是利用已知技术及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 1 2 58 38 5」一「滤 尘净化的方法与结构」为基础加以改进,提出一种滤尘净化的方法及其改 进结构,可吸附更多污染物质增加滤尘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尘净化的方法及其改进结构,可让气体 或流体流通并净化之,且为可任意组合成为任意形状或体积且无缝隙的方 柱形模组化设计,以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滤尘净化的改进结构,其中包含一方 形立体滤尘净化主体为让气体或流体流通并净化之。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方形立体滤尘净化主体,其可为方形 立体柱状结构,利用其几何特性可任意组合多个几何形立体滤尘净化主体 成为任意形状或体积且无缝隙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方形立体滤尘净化主体,其立体柱形 结构的构成材质包含光触媒复合材料或折叠式活性碳板,以过滤及净化污 染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方形立体滤尘净化主体,其包含一前 段滤尘室,其几何中心置有静电正电高压离子线,用以将空气中的微粒子 予以离子化,而内部壁面置有负电高压集尘板,以吸附空气中被离子化的 微粒。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前4殳滤尘室,其包含一个以上的开口 , 其设置有一组以上的前置滤网可过滤颗粒较大的粉尘或毛发等污染物质。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亍提出一种方形立体滤、尘净化主体,其包含一后 段光触媒室,接续于该前段滤尘室后,其内部及外部壁面及内部构成材质 可以浸镀或涂布二氣化钛光触媒材料,且该后段光触媒室的几何中心置有 紫外光灯管用以激发该光触媒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后段光触媒室,其包含一个以上的开 口 ,并设置有一风扇用以送出经过滤尘净化的气体或流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方形立体滤尘净化主体,其中该前段 滤尘室及该后段光触媒室的内部及外部壁面的材质可为多孔金属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滤尘净化的方法,以一方形立体滤尘净化主体让气体或流体流通并净化之,其步骤包含(a) 前段滤尘,该方形立体滤尘净化主体包含一前段滤尘室,为一方形 的柱形结构,用以过滤颗粒较大的污染物质,且含有一个以上的开口,可 让气体、流体或光线通过;(b) 后段光触媒净化,该方形立体滤尘净化主体包含一后段光触媒室, 为一方形的柱形结构并接续于该前段滤尘室后,且包含一个以上的开口, 可让气体、流体或光线通过,其中该后段光触媒室的内部及外部壁面可涂 布光触媒材料,且该后段光触媒室的几何中心置有紫外光灯管用以激发该 光触媒材料,用以抗菌及分解污染物质;其中该前段滤尘室及该后段光触 媒室的该柱形结构的构成材质包含光触媒复合材料或折叠式活性碳板,并 可以浸镀或喷涂纳米光触媒材料。一种滤尘净化的改进结构,包含一方形立体滤尘净化机体模组,其主要构件包含 一前段滤尘室,为方形的柱形结构,用以过滤颗粒较大的污染物质, 且含有一个以上的开口,可让气体、流体或光线通过;一后段光触媒室,为方形的柱形结构并接续于该前段滤尘室后,用以 抗菌及分解污染物质,且包含一个以上的开口,可让气体、流体或光线通过;其中该方形立体滤尘净化机体模组为方形结构的模組,可利用其几何特性组合多个方形立体滤尘净化机体模组成为大型模组,其中该柱形结构 的构成材质包含光触媒复合材料或折叠式活性碳板,并可以浸镀或喷涂纳 米光触媒材料。该前段滤尘室及该后段光触媒室的内部壁面的材质可为多孔金属片, 且可浸镀或涂布光触媒材料。该方形立体滤尘净化机体模组的该前段滤尘室的几何中心设置有静电 正电高压离子线,用以将空气中的微粒子予以离子化,而内部壁面设置有 负电高压集尘板,以吸附空气中被离子化的微粒。该前段滤尘室的该开口 ,可设置有 一 组以上的前置滤网可过滤颗粒较 大的污染物质。该方形立体滤尘净化机体模组的该后段光触媒室,其内部及外部壁面 可涂布二氣化钛光触媒材料,且该后段光触媒室的几何中心设置有紫外光灯管用以激发该光触媒材料,紫外光灯管可以使用单支或多支管状、环状紫外光灯管、紫外光冷阴极管或紫外光LED灯,并可于前后端开口再加装 一复合式光触媒滤网。该前段滤尘室或该后段光触媒室的内部及外部壁面的材质可为多孔金 属片,且可浸镀或涂布光触媒材料。该后段光触媒室的该开口 ,设置有一风扇用以送出经过滤尘净化的气 体、流体或光线。由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可使用多个该几何形立体滤尘净化机体模组组合成 任意形状及体积且无缝隙的大型模组,可适应各种环境或设备的应用,以 此来降低生产及维护的成本,抽换使用也很方便。附图说明图1A:滤尘净化的改进结构的前视图。图IB:滤尘净化的改进结构的后视图。图2A:滤尘净化的改进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内部剖面图。图2B:滤尘净化的改进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内部剖面图。图3:滤尘净化的改进结构的组合变化实施例图。附图标号10、 IOA、 10B方形立体滤尘净化机体模组2 0前段滤尘室30后段光触媒室4 0前段滤尘室的开口50前置滤网60后段光触媒室的该开口 7 0风扇IOOA、 100B紫外光灯管105A、 105B脚架IIOA、 110B内部壁面115A、 115B外部壁面12 0A、 12 0B柱形结构200方形立体滤尘净化机体大型组合模组具体实施例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实施例,请先同时参阅图1A及图1B,分别为改进的 方形立体滤尘净化主体结构的前视图与后视图,方形立体滤尘净化机体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滤尘净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一方形立体滤尘净化主体让气体或流体流通并净化之,其步骤包含:(a)前段滤尘,该方形立体滤尘净化主体包含一前段滤尘室,为一方形的柱形结构,用以过滤颗粒较大的污染物质,且含有一个以上的开口,可让气体、流 体或光线通过;(b)后段光触媒净化,该方形立体滤尘净化主体包含一后段光触媒室,为一方形的柱形结构并接续于该前段滤尘室后,且包含一个以上的开口,可让气体、流体或光线通过,其中该后段光触媒室的内部及外部壁面可涂布光触媒材料,且该后段光触 媒室的几何中心置有紫外光灯管用以激发该光触媒材料,用以抗菌及分解污染物质;其中该前段滤尘室及该后段光触媒室的该柱形结构的构成材质包含光触媒复合材料或折叠式活性碳板,并可以浸镀或喷涂纳米光触媒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锡文
申请(专利权)人:舒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