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联动空气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690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空气净化系统的发明专利技术,特别是涉及同时具有循环室内空气的通风系统和净化室内空气的净化系统的通风联动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在一侧形成有与外部空气连通的吸气口以及排气口的主体;具有一端部与吸气口结合的吸气侧连接器,以及一端部与排气口连接的排气侧连接器的连接器组合体;各个连接器的另一侧端部中心,从一侧端部的中心偏向某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连接通风净化装置和吸气以及排气管道时,通过在室内墙壁打最小限度地孔,可以不损坏室内墙壁内部的钢筋,防止室内墙强度的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空气净化系统的专利技术,特别是涉及同时具有循环室内空 气的通风系统和净化室内空气的净化系统的通风联动空气净化系统。更详 细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将通风净化装置设置在墙壁上时,通过在室内墙壁上 打出最小的孔,连接吸气以及排气管道的通风联动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通常,在与室外空气隔离的空间中,生命体呼吸一定时间以上时,室 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会妨碍生命体的呼吸。从而,对于办公室等很多 人停留的空间或者车辆等狭小的空间来说,需要随时对室内空气进行通风。 这时通常使用的是通风系统。从最近的趋势来看,正在推出具有通风功能和净化功能的通风系统。 另外,还出现了可移动地设置在室内地面或者固定设置在天花板或墙面上 的安装方式。 ,为了让通风系统执行通风功能,需要在通风系统上连接排出室内空气 的排气管道和吸入室外空气的吸气管道。吸气以及排气管道通常贯穿室内 墙壁、与通风系统连接。在室内墙壁的内部,按一定间隔地设有强化室内墙壁强度的钢筋,而 为了贯穿室内墙壁连接吸气以及排气管道,需要在室内墙壁上打出贯穿室 内墙壁的孔。在室内墙壁上打孔时,为了不降低室内墙壁的强度,不能损伤钢筋。 另外,为了防止损伤钢筋,需要打最小限度地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翘而提出的专利技术,其目的是为提供-一种通风 联动空气净化系统,以在室内墙壁上打最小限度地孔,防止室内墙壁的强 度下降,并连接吸气以及排气管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通风联动空气净化系统,与设置位置无 关,以在室内墙壁上打最小限度的孔,连接吸气以及排气管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通风联动空气净化系统,通过在室内墙 壁上打最小限度的孔,让设置人员容易地进行设置。本专利技术的通风联动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在一侧形成有与外部空气连通 的吸气口以及排气口的主体;具有一端部与吸气口结合的吸气侧连接器, 以及一端部与排气口连接的排气侧连接器的连接器组合体;各个连接器的 另 一侧端部中心,从一侧端部的中心偏向某一侧。本专利技术中,在连接通风净化装置和吸气以及排气管道时,通过对室内 墙壁打最小限度的孔,可以防止室内墙壁的强度下降。艮P,与通风净化装置的设置位置无关,改变连接器的结合位置,以连 接器的管道连接端的大小和个数,对墙壁进行打孔,可以不损坏室内墙壁 内部的钢筋,让室内墙壁维持一定的强度。由于对室内墙壁打最小限度的孔,可以让设置人员容易地设置通风净 化装置,可以降低设置上的时间以及费用。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在连接通风净化装置和吸气以及排气管道时,可以在室内墙壁 打最小限度的孔,不降低室内墙壁的强度。艮口,与通风净化装置的设置位置无关,改变连接器的结合位置,以连 接器的管道连接端的大小和个数,对墙壁进行打孔,可以不损坏室内墙壁 内部的钢筋,维持室内墙壁一定的强度。另外,由于对室内墙壁打最小限度的孔,可以让设置人员容易地设置 通风净化装置,可以降低设置上的时间以及费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通风联动空气净化系统的通风净化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通风联动空气净化系统分解示意图。图3是通风净化装置的垂直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排出格栅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排放格栅的底面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通风净化装置的后面板底面示意图。图7是后面板平面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安置外壳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示意图。图IO是连接器背面示意图。图11是设置本专利技术通风净化装置第1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是设置本专利技术通风净化装置第2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是设置本专利技术通风净化装置第3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4是设置本专利技术通风净化装置第4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主要部件备注10:通风净化装置 11:前罩12:罩引导件 13:过滤器14:排放格栅 15:风扇16:后面板 17:安置外壳18:安置架 31:吸气侧连接器32:排气侧连接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通风联动空气净化系统的通风净化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通风联动空气净化系统分解示意图。图3是通风净化装置的垂直剖面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空气净化以及通风功能的通风净化装置IO包括在大体中央部位,形成有室内空气吸入口 111的前罩11;安装 在前罩11上的罩引导件12;通过滑动方式安装罩引导件12,在侧面形成 有空气排出口的排放格栅14;叠放在排放格栅14的下侧,对吸入的室内空 气过滤异物,除去异味的过滤器13;结合在排放格栅14的下侧边缘部的控 制箱19;可装卸地安装在罩引导件12下侧的控制面板21;有所选择地封闭形成在排放格栅14侧面的排出口的封闭部件23。更详细地说,在控制箱19内部,设有对通风净化装置10的动作进行 控制的主PCB (印刷电路板)基板。在控制面板21的背面一侧,安装有显 示通风净化装置10工作状态的显示器PCB基板。另外,通风净化装置10 安装在墙面与天花板交接处时,被墙面遮挡的排放格栅14的排出口部分被 封闭部件23封闭。这时,通过排放格栅14的排出口中的正面和一侧面, 排出空气。通风净化装置10包括位于过滤器13的上侧,吸入室内空气或室外空 气的风扇15;可装卸地结合在排放格栅14下侧,对由风扇15吸入的室内 或室外空气进行导流的屏板145;驱动风扇15的风扇电机20;安装电机20 的同时,在一侧面与排气管道以及吸气管道连接的后面板16。通风净化装置10包括与后面板16的上侧结合,加强后面板16强度的 底面板22;结合在后面板16 —侧的安置外壳17;可装卸地结合在后面板 16的上侧面,让后面板16容易安装在墙面或天花板上的安置架18。另外, 在安置外壳17上,结合有能容易地与排气管道以及吸气管道连接的连接器 组合体30。下面,以通风净化装置IO安装在天花板上的情况为基本实施例,对其 工作原理进行说明。首先,在将通风净化装置10安装在天花板上的情况下,前罩11会朝 向地面。在这一状态下,如果选择空气净化模式,则驱动风扇15的风扇电 机20进行工作,使风扇15进行旋转。风扇15旋转时,室内空气通过形成 在前罩11的室内空气吸入口 111流入。风扇由按轴向吸入空气,向半径方向排出空气的离心扇为宜。被吸入的室内空气流过过滤器13时得到净化,通过屏板145流向排放格栅14的上部。流动到排放格栅14上部的空气, 被空气引导件144导流,通过形成在排放格栅14侧面的排出格栅141排向室内。使用者选择通风模式时,室内空气通过形成在排放格栅14侧面的排气 格栅148,流向与通风净化装置IO连接的排气管道。另外,室外空气通过 与通风净化装置IO连接的吸气管道,流过过滤器13,通过形成在排放格栅 14的排出格栅141排向室内。图4是本专利技术排出格栅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排放格栅的底面示意图。如图4以及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排放格栅14包括按一定直径形成在中 央部位的屏板145,以大体矩形形状延伸在底面的过滤器壳体147,围绕在 边缘部位的排出格栅141,形成在上面边缘部位的空气引导件144。详细地说,在屏板145的内侧,形成有让空气流过的管口 143。另外, 在排放格栅14上的一侧,形成有按一定曲率弯曲的空气引导件144,引导 流过管口 143的空气流动。形成在排放格栅14边缘部位的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风联动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在一侧形成有与外部空气连通的吸气口以及排气口的主体;具有一端部与吸气口结合的吸气侧连接器,以及一端部与排气口连接的排气侧连接器的连接器组合体;其特征在于:各个连接器的另一侧端部的中心,从一侧端部的中心偏向某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东勋金原奭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