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测试训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679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平衡测试训练系统涉及一种进行人体平衡测试和训练的机械装置。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训练效果好、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平衡测试训练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平衡测试训练系统包括机械晃动机构,机械晃动机构包括底座组件、悬吊支架组件和踏板组件,底座组件四周分别设置有下悬吊弯板,下悬吊弯板的顶部具有弯折部,下悬吊弯板的弯折部上固定有第一柔性钢丝绳,第一柔性钢丝绳的下端固定在悬吊支架组件上,悬吊支架组件四周分别设置有上悬吊弯板,上悬吊弯板的顶部具有弯折部,上悬吊弯板的弯折部上固定有第二柔性钢丝绳,第二柔性钢丝绳的下端固定在踏板组件上,踏板组件上方安装有脚踏面板,所述底座组件和踏板组件之间安装有锁定机构。

Balance test train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衡测试训练系统
本技术涉及平衡训练
,特别是涉及一种进行人体平衡测试和训练的机械装置。
技术介绍
平衡功能是人体神经、运动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平衡功能障碍。以往由于对平衡功能障碍的检查和测试主要通过一些检查手段完成,缺乏客观有效的定量判定指标,因而导致人们对不同神经系统疾病中平衡功能障碍的程度和特点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现阶段市场上有很多用于检测和康复的平衡训练设备,对人体平衡功能的测试和恢复。比较常见的方式是采用设备人工模拟不平衡的场景,增加站在测试设备上的使用者平衡站立的难度。通过不断调整站立面不平衡的程度,来达到测试和训练的目的。现有设备采用制造不平衡场景的方式多是采用多个电机来驱动,大大增加了使用时的噪音和产品成本,不利于推广使用。而且设备在使用时只能提供静态机械结构,不能够调整锻炼难度,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训练效果好、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平衡测试训练系统。本技术平衡测试训练系统,包括机械晃动机构,所述机械晃动机构由下向上依次包括底座组件、悬吊支架组件和踏板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四周分别设置有下悬吊弯板,下悬吊弯板的顶部具有弯折部,下悬吊弯板的弯折部上固定有第一柔性钢丝绳,第一柔性钢丝绳的下端固定在悬吊支架组件上,悬吊支架组件四周分别设置有上悬吊弯板,上悬吊弯板的顶部具有弯折部,上悬吊弯板的弯折部上固定有第二柔性钢丝绳,第二柔性钢丝绳的下端固定在踏板组件上,踏板组件上方安装有脚踏面板,所述底座组件和踏板组件之间安装有锁定机构。本技术平衡测试训练系统,其中所述锁定机构采用磁力锁结构,锁定机构包括连接座、活动吸片、磁力锁主体和辅助运动电机,所述连接座和辅助运动电机安装在底座组件上设置的内连接板上;磁力锁主体安装在踏板组件上设置的内连接板上;活动吸片安装在连接座上;辅助运动电机用于辅助活动吸片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本技术平衡测试训练系统,其中所述底座组件和踏板组件上的内连接板为十字型支撑板。本技术平衡测试训练系统,其中所述机械晃动结构的左右两侧安装有护罩,所述护罩罩在下悬吊弯板、第一柔性钢丝绳、上悬吊弯板和第二柔性钢丝绳所在的区域的外部。本技术平衡测试训练系统,其中所述底座组件下方安装有支架连接板,支架连接板上安装有立管,立管的顶部设置有支架,支架内放置有平板电脑。本技术平衡测试训练系统,其中所述立管上连接有两个扶手,扶手的另一端穿过护罩上加工的通孔,连接在下悬吊弯板上。本技术平衡测试训练系统,其中所述悬吊支架组件包括由两个长连接板和两个短连接板拼接成的矩形框架,第一柔性钢丝绳的下端固定在悬吊支架组件的矩形框架上。本技术平衡测试训练系统,其中所述踏板组件包括由两个长连接板和两个短连接板拼接成的矩形框架,第二柔性钢丝绳的下端固定在踏板组件的矩形框架上。本技术平衡测试训练系统,其中所述底座组件四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下部设置有橡胶垫。本技术平衡测试训练系统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平衡测试训练系统设计了两层晃动机械结构,依据四边形平台的不稳定性,实现载人平台的平面晃动,以较小的成本代价实现了有平衡障碍的人希望增加平衡干扰的需求,采用两层晃动结构可以增加叠加晃动位移,使踏板晃动幅度放大。本技术的机械晃动结构无须使用电机,通过使用者脚踏就可以在水平方向实现最大晃动位移在25毫米以上,简化了设备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减小了使用电机所带来的噪音。本技术平衡测试训练系统在实现平衡测试和训练的基础上还提供了动态和静态两种工作状态,通过在机械晃动结构中设置锁定机构,实现设备动态和静态的切换,便于使用者根据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测试和训练,从而增强训练的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平衡测试训练系统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平衡测试训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平衡测试训练系统中机械晃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平衡测试训练系统中锁定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中标记示意为:1-支架连接板;2-脚踏面板;3-扶手;4-平板电脑;5-立管;6-护罩;7-底座组件;8-悬吊支架组件;9-踏板组件;10-下悬吊弯板;11-上悬吊弯板;12-第二柔性钢丝绳;13-第一柔性钢丝绳;14-内连接板;15-橡胶垫;16-活动吸片;17-磁力锁主体;18-连接座;19-辅助运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平衡测试训练系统包括底座组件7,底座组件7四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下部设置有橡胶垫15。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人体的重心移动数据,便于外接设备描绘人体重心的移动轨迹。如图2所示,底座组件7及其上方的悬吊支架组件8和踏板组件9构成机械晃动结构,机械晃动结构由上下两层悬吊结构构成。底座组件7四周分别设置有下悬吊弯板10,下悬吊弯板10的顶部具有弯折部,弯折部上固定有第一柔性钢丝绳13,第一柔性钢丝绳13的下端固定在悬吊支架组件8上。悬吊支架组件8位于底座组件7上方,悬吊支架组件8包括由两个长连接板和两个短连接板拼接成的矩形框架,第一柔性钢丝绳13的下端便固定在悬吊支架组件8的矩形框架上。悬吊支架组件8四周分别设置有上悬吊弯板11,上悬吊弯板11的顶部具有弯折部,弯折部上固定有第二柔性钢丝绳12,第二柔性钢丝绳12的下端固定在踏板组件9上。踏板组件9位于悬吊支架组件8上方,踏板组件9包括由两个长连接板和两个短连接板拼接成的矩形框架,第二柔性钢丝绳12的下端便固定在踏板组件9的矩形框架上。踏板组件9上方安装有脚踏面板2,使用者站在脚踏面板2上进行测试和训练。在机械晃动结构中,第一柔性钢丝绳13的长度小于下悬吊弯板10的高度,第二柔性钢丝绳12的长度小于上悬吊弯板11的高度,从而保证各根柔性钢丝绳安装完成后,底板、悬吊支架和踏板之间均存在一定的间隙,使悬吊支架和踏板有倾斜晃动的空间。如图3所示,底座组件7和踏板组件9之间安装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用于将机械晃动结构中各组件的位置锁定,实现动态和静态的切换。在本实施例中,锁定机构选用磁力锁。磁力锁包括连接座18、活动吸片16、磁力锁主体17和辅助运动电机19。其中连接座18和辅助运动电机19安装在底座组件7上设置的内连接板上;磁力锁主体17安装在踏板组件9上设置的内连接板上;活动吸片16安装在连接座18上;辅助运动电机19能够辅助活动吸片16进行上下往复运动。磁力锁主体17通过导线连接外部电源。当磁力锁主体17通电后产生磁力,磁力锁工作,将机械晃动结构锁定,设备即处于静态工作状态;当磁力锁主体17断电后,机械晃动结构解锁,设备即处于动态工作状态。底座组件7和踏板组件9上的内连接板14可为十字型支撑板或其他结构形式的连接板。如图1所示,机械晃动结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衡测试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晃动机构,所述机械晃动机构由下向上依次包括底座组件、悬吊支架组件和踏板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四周分别设置有下悬吊弯板,下悬吊弯板的顶部具有弯折部,下悬吊弯板的弯折部上固定有第一柔性钢丝绳,第一柔性钢丝绳的下端固定在悬吊支架组件上,悬吊支架组件四周分别设置有上悬吊弯板,上悬吊弯板的顶部具有弯折部,上悬吊弯板的弯折部上固定有第二柔性钢丝绳,第二柔性钢丝绳的下端固定在踏板组件上,踏板组件上方安装有脚踏面板,所述底座组件和踏板组件之间安装有锁定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测试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晃动机构,所述机械晃动机构由下向上依次包括底座组件、悬吊支架组件和踏板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四周分别设置有下悬吊弯板,下悬吊弯板的顶部具有弯折部,下悬吊弯板的弯折部上固定有第一柔性钢丝绳,第一柔性钢丝绳的下端固定在悬吊支架组件上,悬吊支架组件四周分别设置有上悬吊弯板,上悬吊弯板的顶部具有弯折部,上悬吊弯板的弯折部上固定有第二柔性钢丝绳,第二柔性钢丝绳的下端固定在踏板组件上,踏板组件上方安装有脚踏面板,所述底座组件和踏板组件之间安装有锁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测试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采用磁力锁结构,锁定机构包括连接座、活动吸片、磁力锁主体和辅助运动电机,所述连接座和辅助运动电机安装在底座组件上设置的内连接板上;磁力锁主体安装在踏板组件上设置的内连接板上;活动吸片安装在连接座上;辅助运动电机用于辅助活动吸片进行上下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测试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和踏板组件上的内连接板为十字型支撑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测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文平梁涛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一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