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色潜影防伪结构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77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印刷防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色潜影防伪结构及其制备工艺。这种复色潜影防伪结构,包括底件、通过凹版印刷于所述底件表面的基底层、以及通过凹版印刷于所述基底层的防伪图案层,所述基底层和防伪图案层分别由若干组三原色线组依次重复排列组成,每组所述三原色线组均包括红、黄、蓝三条平行线条;所述基底层的三原色线组与所述防伪图案层的三原色线组成α角,0°<α≤90°。本申请通过三原色基底层和三原色防伪图案层的叠加使用、以及凹版印刷技术,可以得到彩色的潜影图案,难以复制,防伪效果好。

A kind of anti-counterfeiting structure of multicolor latent image and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色潜影防伪结构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防伪
,尤其涉及一种复色潜影防伪结构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版纹设计中,在线条规则排列的底图上,改变部分线条的角度、粗细、密度、形状等,可形成隐含的影像,这个影像被称为潜影。潜影广泛应用于版纹防伪设计。从初级防伪的普通门票,到高级防伪的钞票,都设计有潜影图案。潜影不仅提升版面的美感,还具有防伪作用。潜影的样式较多,防伪功能有强有弱。潜影主要通过改变线条的形状和排列来建立,创建方式不一样,潜影的外观特性不同,防伪功能也不一样。潜影的实现方法有改变线条角度、粗细、密度,浮雕潜影、劈线潜影、折光潜影等。其中折光潜影是一种隐形潜影,正视时看不到潜影图像,对光斜视时,潜影显现,其利用了油墨凸起对斜向光线的阻隔作用。实现折光潜影的首要条件是印刷油墨必须具有一定厚度。厚层越厚,折光潜影效果越明显,因为线条能挡住的光越多,颜色深浅差异越大。其次,线条非常细,间隔紧密,线条过粗,正常条件下就能看到潜影。折光潜影对印刷工艺的要求非常高,印刷过程中,要求横向、纵向的油墨扩展程度相同,否则就会产生颜色密度差异,正常条件下就能看到潜影。但随着目前隐形防伪技术的普遍应用,需要更多的易于识别、制作复杂、难以仿冒、防伪效果更好的潜影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复色潜影防伪结构及其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复色潜影防伪结构,包括底件、通过凹版印刷于所述底件表面的基底层、以及通过凹版印刷于所述基底层的防伪图案层,所述基底层和防伪图案层分别由若干组三原色线组依次重复排列组成,每组所述三原色线组均包括红、黄、蓝三条平行线条;所述基底层的三原色线组与所述防伪图案层的三原色线组成α角,0°<α≤9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复色潜影防伪结构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底件;(2)准备基底层印刷用凹版模具和防伪图案层印刷用凹版模具,均包括间隔设置的正梯形的凸起部,相邻凸起部之间形成倒梯形的、用于承载印刷油墨的凹陷部,所述正梯形为底角为45°的等腰梯形;所述基底层印刷用凹版模具的凸起部的上底为0.15-0.2mm、高度为0.12-0.18mm;所述防伪图案层印刷用凹版模具的凸起部的上底为0.08-0.12mm、高度为0.06-0.1mm;其中,凹陷部较短底边的长度不限,越短越好,优选为基底层印刷用凹版模具的凹陷部下底为0.15-0.2mm,防伪图案层印刷用凹版模具的凹陷部下底为0.08-0.12mm。(3)基底层印刷:将底件铺设于基底层印刷用凹版模具设有凸起部和凹陷部的一面,并对底件或/和凹版模具施加压力,使得底件表面形成凹部和凸部,并使得凹陷部的印刷油墨转印至底件凸部;依次印刷三原色;(4)防伪图案层印刷:将底件印刷有基底层的一面转动α角度后铺设于防伪图案层印刷用凹版模具设有凸起部和凹陷部的一面,并对底件或/和凹版模具施加压力,使得基底层表面形成凹部和凸部,并使得凹陷部的印刷油墨转印至底件凸部;依次印刷三原色。优选地,所述基底层的印刷油墨均含有纳米Cr粉,所述防伪图案层的印刷油墨均含有纳米Al粉。优选地,步骤(2)和步骤(3)之间还包括凸版印刷步骤:基底层固化后,于所述基底层印刷用凹版模具的凸起部上墨,对基底层的凹部进行印上透明的逆向墨。优选地,按照质量份,所述基底层的印刷油墨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7-9份、富马酸化松香酯1.5-2.5份、滑石粉9-11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5-2.5份、乙二醇64-68份以及纳米Cr粉3-5份。优选地,按照质量份,所述防伪图案层的印刷油墨包括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0-30份、聚氨酯丙烯酸酯40-60份、丙烯酸酯5-15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10份、(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1-5份、对二甲氨基苯甲酸异辛酯1-3份、硅油0.01-0.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01-0.5份、PE蜡1-5份以及纳米Al粉10-18份。优选地,按照质量份,所述逆向墨包括TEOS1-2份、乙醇8-12份以及丙烯酸树脂10-15份。优选地,所述基底层印刷用凹版模具的凸起部的上底为0.18mm、高度为0.15mm.优选地,所述防伪图案层印刷用凹版模具的凸起部的上底为0.1mm、高度为0.08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三原色基底层和三原色防伪图案层的叠加使用、以及凹版印刷技术,可以得到彩色的潜影图案,难以复制,防伪效果好。2.三次印刷,得到Cr-介质-Al结构的复合墨层,利用多层光学墨层的干涉效应,在不同角度观测时,其反射光颜色发生变化,进而使得以一定角度对光斜视时,才可以看到具有特定颜色的防伪图案,进一步提高折光潜影效果。3.利用图案潜影和颜色潜影双重潜影效果,达到优异的防伪效果。4.以不同的组分配置不同的墨层,使得每层墨层的流动性、稀稠度、固化速度均不同,从而得到不同厚度的墨层,改善颜色变化量,提高变色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复色潜影防伪结构对光斜视时的示意图;图2是一种复色潜影防伪结构正视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复色潜影防伪结构,包括底件、通过凹版印刷于所述底件表面的基底层、以及通过凹版印刷于所述基底层的防伪图案层,基底层和防伪图案层分别由若干组三原色线组依次重复排列组成,每组所述三原色线组均包括红、黄、蓝三条平行线条;基底层的三原色线组与所述防伪图案层的三原色线组成45°角。这种潜影压纹防伪结构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底件:选用表面平滑的纸张。(2)准备基底层印刷用凹版模具和防伪图案层印刷用凹版模具,均以不锈钢制成板状。这两种模具均包括间隔设置的正梯形的凸起部,相邻凸起部之间形成倒梯形的、用于承载印刷油墨的凹陷部,正梯形为底角为45°的等腰梯形。不同在于,基底层印刷用凹版模具的凸起部的上底为0.18mm、高度为0.15mm,凹陷部下底(即倒梯形的较短一端的底边)长度为0.18mm;防伪图案层印刷用凹版模具的凸起部的上底为0.1mm、高度为0.08mm,凹陷部下底长度为0.1mm。(3)基底层印刷:将底件夹设于基底层印刷用凹版模具和一发泡板之间,于凹版模具依次刷三原色墨,使得凹陷部承载油墨,并形成三原色线组,而凸起部和其他未设置防伪图案部分的油墨以刮墨刀刮去,然后开启发泡板向下压制,使得凸起部于底件上压制出凹部、凹陷部于底件上压制出凸部,且凹陷部的油墨转印至凸部,从而形成具有凹凸感的基底图案。其中,印刷油墨是由聚乙烯醇缩丁醛8份、富马酸化松香酯2份、滑石粉10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2份、乙二醇66份、纳米Cr粉4份以及三原色粉8份经混合后,于40℃下搅拌分散后磨至细度10μm得到。三原色粉分别为红、黄、蓝色粉,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色潜影防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件、通过凹版印刷于所述底件的基底层、以及通过凹版印刷于所述基底层的防伪图案层,所述基底层和防伪图案层分别由若干组三原色线组依次重复排列组成,每组所述三原色线组均包括红、黄、蓝三条平行线条;所述基底层的三原色线组与所述防伪图案层的三原色线组成α角,0°<α≤9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色潜影防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件、通过凹版印刷于所述底件的基底层、以及通过凹版印刷于所述基底层的防伪图案层,所述基底层和防伪图案层分别由若干组三原色线组依次重复排列组成,每组所述三原色线组均包括红、黄、蓝三条平行线条;所述基底层的三原色线组与所述防伪图案层的三原色线组成α角,0°<α≤90°。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色潜影防伪结构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底件;
准备基底层印刷用凹版模具和防伪图案层印刷用凹版模具,均包括间隔设置的正梯形的凸起部,相邻凸起部之间形成倒梯形的、用于承载印刷油墨的凹陷部,所述正梯形为底角为45°的等腰梯形;所述基底层印刷用凹版模具的凸起部的上底为0.15-0.2mm、高度为0.12-0.18mm;所述防伪图案层印刷用凹版模具的凸起部的上底为0.08-0.12mm、高度为0.06-0.1mm;
基底层印刷:将底件铺设于基底层印刷用凹版模具设有凸起部和凹陷部的一面,并对底件或/和凹版模具施加压力,使得底件表面形成凹部和凸部,并使得凹陷部的印刷油墨转印至底件凸部;依次印刷三原色;
防伪图案层印刷:将底件印刷有基底层的一面转动α角度后铺设于防伪图案层印刷用凹版模具设有凸起部和凹陷部的一面,并对底件或/和凹版模具施加压力,使得基底层表面形成凹部和凸部,并使得凹陷部的印刷油墨转印至底件凸部;依次印刷三原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色潜影防伪结构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的印刷油墨均含有纳米Cr粉,所述防伪图案层的印刷油墨均含有纳米Al粉。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念鄢洁莹伍皎洁吴胜军尹胜超茹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红金龙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