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腹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68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腹带,其包括第一加压松紧带、第二加压松紧带、护垫和两个连接带,两个所述连接带编织于所述第一加压松紧带相对的两侧,所述护垫编织于所述第一加压松紧带的背部,所述第二加压松紧带的两侧分别编织于两个所述连接带,且所述第二加压松紧带横跨于所述第一加压松紧带的前部,两个所述连接带粘接连接;所述第一加压松紧带的前部编织有多个引流管固定带,所述引流管固定带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腹带的舒适性较差,以及腹带没有固定引流管的装置的问题。

A kind of medical abdominal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腹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腹带。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使用的腹带具有多种样式,腹带用于护腰,从而加快病人的术后恢复进度。现有的腹带存在如下缺陷:(1)现有的腹带在束紧腹部及腰部的效果不理想,患者坐位容易造成上下折皱等引起腹带前侧变形,特别是患者腰部脊柱凹陷位置处,由于腰带不贴身,腰带与腰部之间存在较大的空虚位置,从而无法达到固定整个腰部的作用,舒适性较差;(2)在外科手术中,特别是在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需要放置多条引流管,现有的腹带没有固定引流管的装置,容易引起脱管,从而影响患者术后起床活动,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腹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腹带的舒适性较差,以及腹带没有固定引流管的装置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腹带,其包括第一加压松紧带、第二加压松紧带、护垫和两个连接带,两个所述连接带编织于所述第一加压松紧带相对的两侧,所述护垫编织于所述第一加压松紧带的背部,所述第二加压松紧带的两侧分别编织于两个所述连接带,且所述第二加压松紧带横跨于所述第一加压松紧带的前部,两个所述连接带粘接连接;所述第一加压松紧带的前部编织有多个引流管固定带,所述引流管固定带设有通孔。可选的,包括四个所述引流管固定带,两个所述引流管固定带和另外两个所述引流管固定带相对于所述第一加压松紧带对称设置。可选的,所述引流管固定带设于所述第二加压松紧带的下方。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压松紧带和所述第二加压松紧带均为鱼丝带。可选的,所述连接带通过固定带编织于所述第一加压松紧带。可选的,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带设有第一魔术粘贴片,另一所述连接带设有与所述第一魔术粘贴片粘贴连接的第二魔术粘贴片。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压松紧带的边缘和所述连接带的边缘均设有包边带。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压松紧带的中部编织有固定带。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医用腹带,通过设置第一加压松紧带、第二加压松紧带和两个连接带,第一加压松紧带和第二加压松紧带具有良好的弹性功能,两个连接带可以带动第一加压松紧带和第二加压松紧带绷紧,当患者需要对腹部束紧时,根据患者腹部的大小,患者将两个连接带粘接,第一加压松紧带和连接带将腹部束紧,从而降低切口张力,缓解术区疼痛,减少术后出血,增加患者舒适度,促进切口愈合,此外,通过本技术的医用腹带,在术后早期的下床活动中,患者可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2)通过设置护垫,护垫能达到脊椎的凹陷位置处,从而使得整个腹带与腰部接触,进而增加患者的腰部加固力度和舒适度;(3)通过设置第一加压松紧带、第二加压松紧带和多个引流管固定带,引流管固定带设有通孔,引流管穿过对应的引流管固定带,在第一加压松紧带和第二加压松紧带处于绷紧的状态时,引流管固定带能对引流管进行有效的固定,从而方便患者起床活动,防止出现脱管的现象,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本技术的医用腹带具有舒适性高和能固定引流管的优点,从而具有一定的推广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医用腹带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医用腹带的结构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加压松紧带;2、第二加压松紧带;3、护垫;4、连接带;5、引流管固定带;6、第一魔术粘贴片;7、第二魔术粘贴片;8、包边带;9、固定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医用腹带,其包括第一加压松紧带1、第二加压松紧带2、护垫3和两个连接带4,两个连接带4编织于第一加压松紧带1相对的两侧,护垫3编织于第一加压松紧带1的背部,第二加压松紧带2的两侧分别编织于两个连接带4,且第二加压松紧带2横跨于第一加压松紧带1的前部,两个连接带4粘接连接;第一加压松紧带1的前部编织有多个引流管固定带5,引流管固定带5设有通孔。基于上述设置,本技术的医用腹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医用腹带,通过设置第一加压松紧带1、第二加压松紧带2和两个连接带4,第一加压松紧带1和第二加压松紧带2具有良好的弹性功能,两个连接带4可以带动第一加压松紧带1和第二加压松紧带2绷紧,当患者需要对腹部束紧时,根据患者腹部的大小,患者将两个连接带4粘接,第一加压松紧带1和连接带4将腹部束紧,从而降低切口张力,缓解术区疼痛,减少术后出血,增加患者舒适度,促进切口愈合,此外,通过本技术的医用腹带,在术后早期的下床活动中,患者可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2)通过设置护垫3,护垫3能达到脊椎的凹陷位置处,从而使得整个医用腹带与腰部接触,进而增加患者的腰部加固力度和舒适度;(3)通过设置第一加压松紧带1、第二加压松紧带2和多个引流管固定带5,引流管固定带5设有通孔,引流管穿过对应的引流管固定带5,在第一加压松紧带1和第二加压松紧带2处于绷紧的状态时,引流管固定带5能对引流管进行有效的固定,从而方便患者起床活动,防止出现脱管的现象,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本技术的医用腹带具有舒适性高和能固定引流管的优点,从而具有一定的推广性。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为了便于引流管的放置,本技术的医用腹带包括四个引流管固定带5,两个引流管固定带5和另外两个引流管固定带5相对于第一加压松紧带1对称设置。具体的,通过设置四个引流管固定带5,患者根据引流管相对于患者的放置位置,将引流管插入相对应的引流管固定带5中,从而便于引流管的固定。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为了进一步便于引流管的固定,引流管固定带5设于第二加压松紧带2的下方。具体的,引流管从第二加压松紧带2进入至引流管固定带5中,第二加压松紧带2和引流管固定带5能同时对引流管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对引流管的有效固定。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第一加压松紧带1和第二加压松紧带2均为鱼丝带,鱼丝带具有面积小和弹性大的特点,从而便于第一加压松紧带1和第二加压松紧带2对患者的腰部和腹部的固定。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连接带4通过固定带9编织于第一加压松紧带1,一方面,固定带9能起到连接固定带9和第一加压松紧带1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压松紧带、第二加压松紧带、护垫和两个连接带,两个所述连接带编织于所述第一加压松紧带相对的两侧,所述护垫编织于所述第一加压松紧带的背部,所述第二加压松紧带的两侧分别编织于两个所述连接带,且所述第二加压松紧带横跨于所述第一加压松紧带的前部,两个所述连接带粘接连接;/n所述第一加压松紧带的前部编织有多个引流管固定带,所述引流管固定带设有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压松紧带、第二加压松紧带、护垫和两个连接带,两个所述连接带编织于所述第一加压松紧带相对的两侧,所述护垫编织于所述第一加压松紧带的背部,所述第二加压松紧带的两侧分别编织于两个所述连接带,且所述第二加压松紧带横跨于所述第一加压松紧带的前部,两个所述连接带粘接连接;
所述第一加压松紧带的前部编织有多个引流管固定带,所述引流管固定带设有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所述引流管固定带,两个所述引流管固定带和另外两个所述引流管固定带相对于所述第一加压松紧带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固定带设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秀群谢美连吴丽莹黄欣谭田秀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