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底槽的金刚石锯片刀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661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底槽的金刚石锯片刀头,其包括呈长城齿型的齿型端、与齿型端相对的尾端、以及连接齿型端与尾端的平面,所述尾端呈圆弧面,且尾端用于固定在金刚石锯片的基体上,在尾端的中心位置开设底槽,所述底槽从尾端向齿形端延伸,与开设在平面内、位于尾端与齿形端之间的槽孔连通,所述槽孔呈菱形状或三角形状或梯形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锯片刀头显著提高了刀头的持久锋利度与加工、使用便捷性,同时在使用过程还具有快速散热与较小摩擦的优势,从而延长了刀头的使用寿命,具有优异的使用性能。

Diamond saw blade head with bottom gro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底槽的金刚石锯片刀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刚石锯片
,尤其涉及一种带底槽的金刚石锯片刀头。
技术介绍
金刚石锯片,作为一种常用的切削工具,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耐磨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混凝土、耐火材料、石材、陶瓷、珠宝玉石、半导体等硬脆性材料的加工。金刚石锯片主要由基体和刀头组成,刀头是起切割作用的部分,由嵌有金刚石颗粒的刀头合金制成,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块状构件;基体是粘结刀头的主要支撑部分,一般通过焊接等方式将刀头连接在基体的外侧。衡量金刚石锯片质量的标准一般为:一、加工材料时锯片的工作效率,即锋利度;二、锯片的使用寿命。在金刚石锯片的使用过程中,刀头性能直接决定金刚石锯片的切割速度与使用寿命,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刀头锋利度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开发了改变刀头齿型或开设U型、V型底槽的方案,来锐化刀头、提高切割速度,但设置的波纹刀头或长城刀头、U型或V型底槽等结构会导致刀头整体强度性能的弱化,容易出现崩裂甚至断齿等问题,缩短产品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底槽的金刚石锯片刀头,该刀头在平面增设槽孔,与齿型端的长城齿、尾端的底槽相配合,不仅能够维持刀头在使用过程的持久锋利度,提高刀头的散热能力,而且可以减小锯切过程刀头受到的摩擦力,延长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底槽的金刚石锯片刀头,所述刀头包括呈长城齿型的齿型端、与齿型端相对的尾端、以及连接齿型端与尾端的平面,所述尾端呈圆弧面,且尾端用于固定在金刚石锯片的基体上,在尾端的中心位置开设底槽,所述底槽从尾端向齿型端延伸,与开设在平面内、位于尾端与齿形端之间的槽孔连通,所述槽孔呈菱形状或三角形状或梯形状。本专利技术的金刚石锯片刀头,采用长城齿结合在平面开设与尾端底槽相连通的槽孔,并特别限定槽孔呈菱形状或三角形状或梯形状,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刀头在使用过程随长城齿的磨削变平而钝化的问题,即长城齿磨损后,槽孔与刀头顶面形成联通状态,构成类似的长城齿,提高中后期的锋利度,从而增加刀头的持久锋利性;另一方面利用开孔面积较大的槽孔与底槽连通,方便锯切过程冷却液对刀头和基体的充分冷却,便于散热;再一方面刀头的齿型端采用利于金刚石锯片加工与使用的长城齿,配合平面上的特异型槽孔,可有效减少刀头侧面与锯切物的接触面,并在刀头中间利用槽孔形成容屑空间,减少锯片与切割物体之间的切削屑,进而减小摩擦力。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刀头,通过在平面中间位置开设特异型槽孔,不仅能够显著提高锋利度,还可延长使用寿命,有效解决了现有波纹齿或长城齿刀头锋利度仍然不足,以及在刀头开设底槽导致的弱化刀头强度、缩短使用寿命的技术缺陷。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限定,所述齿型端波谷与槽孔最高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限定,所述槽孔呈菱形状。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限定,所述底槽长度C1与刀头长度C的比例C1:C≤1:4;所述槽孔长度C2与刀头长度C的比例C2:C≤1:2。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限定,所述齿型端波峰与槽孔最高点高度差H1与刀头高度H的比例H1:H≤1:2。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限定,所述刀头平面的厚度d为2~6mm。进一步限定底槽、槽孔、长城齿在刀头上的开设比例,使刀头的强度性能与使用寿命达到更优。综上所述,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获得的金刚石锯片刀头,具有长城齿结合平面特异型槽孔、且槽孔与尾端底槽相连通的结构,显著提高了刀头的持久锋利度与加工、使用便捷性,同时刀头在使用过程还具有快速散热与较小摩擦的优势,从而延长了刀头的使用寿命,解决了锐化刀头往往带来的弱化刀头寿命的弊端,可媲美普通平齿锯片刀头的使用寿命,具有优异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更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带底槽的金刚石锯片刀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带底槽的金刚石锯片刀头使用过程磨损情况示意图;图3为对比例1中普通平齿刀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对比例2中没有底槽的常规波纹齿刀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对比例3中没有底槽的长城齿刀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对比例4中开设V型底槽的长城齿刀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齿型端;2-尾端;3-平面;4-底槽;5-1菱形状槽孔;5-2三角形状槽孔;5-3梯形状槽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涉及本专利技术带底槽的金刚石锯片刀头的结构说明与制备。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金刚石锯片刀头,包括齿型端1,齿型端1的齿形呈长城齿状,齿型端1顶面围设成圆弧面;还包括与齿型端1相对的尾端2,尾端2呈圆弧面,且尾端2用于固定在金刚石锯片的基体上;还包括连接齿型端1与尾端2的平面3,平面3的厚度d在2~6mm。在尾端2的中心位置开设底槽4,底槽4长度C1与刀头长度C的比例C1:C≤1:4;在平面3内开设槽孔,槽孔可以呈菱形状槽孔5-1或者三角形状槽孔5-2或梯形状槽孔5-3,但从生产、工作、结构等方面综合评价而言菱形状槽孔5-1更加合适,其中菱形状槽孔5-1长度C2与刀头长度C的比例C2:C≤1:2;菱形状槽孔5-1顶面与齿型端1波峰高度差H1与刀头高度H的比例H1:H≤1:2;菱形状槽孔5-1最高点即菱形状槽孔5-1顶面与齿型端1波谷可位于同一水平面,也可有一定间距亦可,但间距不宜过大,不应大于0.3H。所述底槽4从尾端2向齿形端1延伸,并与槽孔连通。菱形状或三角形状或梯形状等特异型槽孔的开设需满足不影响刀头强度、不影响刀头与基体的焊接、方便实际生产、满足锯片工作时的力学性能、不能在锯切作业时带来阻力影响等要求。上述带底槽的金刚石锯片刀头,经由以下工艺制备:a、采用常规的金刚石锯片刀头用金属粉末和金刚石粉末,按照常规比例进行配合(常用金属粉末配方:Fe50~80%、Cu5~25%、Sn2~5%、Ni5~15%、Co2~10%),向配比好的金刚石和金属粉末中添加一定量润湿剂(润湿剂可为液体石蜡或硬脂酸锌,其中硬脂酸锌:粉末=0.5g~2.0g:1kg),然后用三维混料机在常温下进行混合;b、粉末混配好后在全自动刀头冷压机内,通过冷压模具施加适当的压力进行冷压压制,形成刀头毛坯;c、将刀头毛坯放入普通烧结热压机中并在温度780~980℃,压力20~30MPa下进行烧结,得到成型的刀头;d、将成型的刀头焊接到基体上,得到金刚石锯片。得到的金刚石锯片刀头,其尺寸规格如下表表1所示。实施例二实施例2.1本实施例涉及实施例1.1~1.3刀头性能的评价。实施例1.1~1.3的刀头均焊接在Ф400-H15锯片(即外径为42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底槽的金刚石锯片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包括呈长城齿型的齿型端、与齿型端相对的尾端、以及连接齿型端与尾端的平面,所述尾端呈圆弧面,且尾端用于固定在金刚石锯片的基体上,在尾端的中心位置开设底槽,所述底槽从尾端向齿型端延伸,与开设在平面内、位于尾端与齿形端之间的槽孔连通,所述槽孔呈菱形状或三角形状或梯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底槽的金刚石锯片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包括呈长城齿型的齿型端、与齿型端相对的尾端、以及连接齿型端与尾端的平面,所述尾端呈圆弧面,且尾端用于固定在金刚石锯片的基体上,在尾端的中心位置开设底槽,所述底槽从尾端向齿型端延伸,与开设在平面内、位于尾端与齿形端之间的槽孔连通,所述槽孔呈菱形状或三角形状或梯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底槽的金刚石锯片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型端波谷与槽孔最高点位于同一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底槽的金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会生刘冰赵士斌马永德崔战胜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海川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