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活检钳,包括依次连接的钳头(1)、中空的钳身(2)和手柄(3),所述钳头(1)包括第一钳瓣(11)和第二钳瓣(12),所述第一钳瓣(11)和第二钳瓣(12)相闭合后形成的闭合线(13)与所述钳身(2)的长度方向轴线(21)之间具有夹角,且该钳身(2)上设置有导丝通道(22),所述手柄(3)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钳头(1)弯曲的弯曲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所述钳头(1)启闭的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活检钳不仅能够较方便地出导入胰胆管系统钳取病变组织,而且,成本较低,易于生产装配。
Biopsy force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检钳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活检钳。
技术介绍
在临床医学检查中,内窥镜检查作为一种辅助诊断的方法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活检钳可以通过内窥镜进入到患者体内,对体内疾病进行检查,夹取病变组织,为诊断提供病理学依据。目前在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时,尤其是胰胆管狭窄的病人,如何取动组织或细胞学的病理学依据是有难度的,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1)细胞刷,阳性率在30%-50%之间,费用较高,且是一次性的,只是细胞学的依据;(2)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技术(EUS-FNA),是要求在超声内镜(EUS)引导下细胞学穿刺,阳性率同样不高,与胆管细胞刷相仿;(3)胰胆管镜直视下活检,如近年来波士顿科学上巿的胆管镜系统(spyglass),外径为12Fr(周径),可以通过治疗型的十二指肠镜活检孔道,应用直径2mm的活检钳,分为纤维型及电子型,活检的组织较少,且为一次性,需要费用昂贵,能够在直视下活检,大大提高阳性率,但需要2个技术娴熟的内镜医生相互配合;(4)普通活检钳或直径为2.2mm的活检钳,经十二指肠镜活检孔道,插入胰胆管狭窄处活检,缺点是活检钳与胰胆管的方向近似垂直位,插入胰胆管系统困难,且为切线方向,取材难以满意。现有的活检钳多为软管式活检钳,包括有钳头、弹簧管、拉索和手柄。但是,现有的活检钳在与内窥镜配合使用时,由于钳头前段伸出的部分与内窥镜平行,使得内窥镜镜头无法捕捉到活检钳,从而导致钳头夹取病变组织的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活检钳,该活检钳不仅能够较方便地出导入胰胆管系统钳取病变组织,而且,成本较低,易于生产装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活检钳,包括依次连接的钳头、中空的钳身和手柄,所述钳头包括第一钳瓣和第二钳瓣,所述第一钳瓣和第二钳瓣相闭合后形成的闭合线与所述钳身的长度方向轴线之间具有夹角,且该钳身上设置有导丝通道,所述手柄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钳头弯曲的弯曲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所述钳头启闭的控制机构。优选地,所述手柄包括内管和套在所述内管上的外管,所述内管外侧壁上沿轴向设有多条滑道和沿周向设有第一环形滑道,所述第一环形滑动与各所述滑道的一端端口相连通,各所述滑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限位槽,且该内管的内侧壁上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L型滑道。进一步地,所述钳头通过弹簧管与所述钳身连接,所述弯曲控制装置包括拉丝和操纵件,所述拉丝一端与所述钳头连接,且所述拉丝的该端头能够绕所述钳头的周向移动;所述拉丝的另一端与所述操纵件连接,所述操纵件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滑道、所述第一环形滑道和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块。具体地,所述钳头上设有第二环形滑道,所述第二环形滑道适于与连接至所述拉丝的端头的第一滑块配合。更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至少一根牵引丝和控制件,任一所述牵引丝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控制件上;其中一根所述牵引丝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钳瓣或所述第二钳瓣连接;或者,其中两根所述牵引丝的另一端一一对应地分别与所述第一钳瓣和所述第二钳瓣连接;所述控制件套设在所述内管内,且该控制件上设有与所述L型滑道配合的第二滑块。典型地,所述钳身外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钳身之间的间隙形成为所述导丝通道。典型地,所述钳身上设有刻度标记。具体地,所述第一钳瓣上设有适于导丝通过的导丝孔道。典型地,所述第一钳瓣和第二钳瓣的开口边缘具有刀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本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中,首先,第一钳瓣和第二钳瓣的闭合线与钳身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区别于现有的活检钳的钳头正对钳身设置的方式,能够减少进入胰胆管系统的难度,弯曲控制装置能够控制钳头弯曲,能够进一步减小进入胰胆管系统的难度,其次,由于第一钳瓣和第二钳瓣的闭合线与钳身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在钳取病变组织的时候,现对于现有的活检钳的钳头与胰胆管近似平行,即切线方向,可以更好地钳取病变组织,再者,通过导丝穿过导丝通道对本技术的活检钳的导引,能够对病变区域进行较精准的定位。另外,内管上设置的滑道、第一环形滑道、限位槽以及L型滑道,可以较好地控制钳头的弯曲以及控制第一钳瓣与第二钳瓣启闭。而且,钳头上设有第二环形滑道,第二环形滑道能够与拉丝的端头连接的第一滑块配合,使得拉丝能够沿轴向转动,可以使钳头多角度弯曲,实用性更好。有关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以及优选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手柄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钳头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1中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1中沿B向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内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沿C-C线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图6中沿D-D线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钳头11第一钳瓣111导丝孔道12第二钳瓣13闭合线2钳身21轴线22导丝通道3手柄31内管311滑道312第一环形滑道313限位槽314L型滑道32外管4弹簧管51拉丝52操纵件53限位块54第一滑块6第二环形滑道71牵引丝72控制件73第二滑块8套管9导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在未做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术语“左”、“右”、“内”、“外”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和方位关系,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中的活检钳,包括依次连接的钳头1、中空的钳身2和手柄3,所述钳头1包括第一钳瓣11和第二钳瓣12,所述第一钳瓣11和第二钳瓣12相闭合后形成的闭合线13与所述钳身2的长度方向轴线21之间具有夹角,且该钳身2上设置有导丝通道22,所述手柄3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钳头1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检钳,包括依次连接的钳头(1)、中空的钳身(2)和手柄(3),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头(1)包括第一钳瓣(11)和第二钳瓣(12),所述第一钳瓣(11)和第二钳瓣(12)相闭合后形成的闭合线(13)与所述钳身(2)的长度方向轴线(21)之间具有夹角,且该钳身(2)上设置有导丝通道(22),所述手柄(3)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钳头(1)弯曲的弯曲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所述钳头(1)启闭的控制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检钳,包括依次连接的钳头(1)、中空的钳身(2)和手柄(3),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头(1)包括第一钳瓣(11)和第二钳瓣(12),所述第一钳瓣(11)和第二钳瓣(12)相闭合后形成的闭合线(13)与所述钳身(2)的长度方向轴线(21)之间具有夹角,且该钳身(2)上设置有导丝通道(22),所述手柄(3)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钳头(1)弯曲的弯曲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所述钳头(1)启闭的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包括内管(31)和套在所述内管(31)上的外管(32),所述内管(31)外侧壁上沿轴向设有多条滑道(311)和沿周向设有第一环形滑道(312),所述第一环形滑道(312)与各所述滑道(311)的一端端口相连通,各所述滑道(31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限位槽(313),且该内管(31)的内侧壁上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L型滑道(3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头(1)通过弹簧管(4)与所述钳身(2)连接,所述弯曲控制装置包括拉丝(51)和操纵件(52),所述拉丝(51)一端与所述钳头(1)连接,且所述拉丝(51)的该端头能够绕所述钳头(1)的周向移动;所述拉丝(51)的另一端与所述操纵件(52)连接,所述操纵件(52)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滑道(311)、所述第一环形滑道(312)和所述限位槽(313)配合的限位块(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东升,祝丽丽,徐滔,杨爱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