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605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煎炉,包括煎炉本体和设于煎炉本体上的煎锅,煎锅上端面设有可放置食物的容置槽,煎炉本体上端面设有一用于出火的出火腔体,煎锅和煎炉本体通过滚动机构滑动连接,滚动机构包括周向设于煎锅下端面的第一环状凹槽和周向设于煎炉上端面的第二环状凹槽,第一环状凹槽和第二环状凹槽之间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滚珠,第一环状凹槽和容置槽之间设有一可供容置槽内的油液进入第一环状凹槽内的第一传输机构,腔体侧壁设有一防止油进入燃烧腔内的挡板,挡板下端通过第二传输机构连通第二环状凹槽内侧壁,第二环状凹槽内侧壁通过第三传输机构连通设于煎炉外侧壁的容油腔。

A kind of frying ov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煎炉
本技术涉及厨具煎炉
,尤其涉及一种煎炉。
技术介绍
煎炉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厨具中较为常见一个产品,尤其是街边煎饺店内的煎炉,采用的一个圆柱状的炉体和一架设于炉体上端面上的煎锅组成,而这种煎锅大多采用的是扁平状的圆盘形铁质煎锅,这种煎锅本身整体重量较重不方便转动,而在烹饪过程中为了使煎锅内的食材受热均匀,厨师又必须不断转动煎锅,尤其是刚刚入职厨师这个职业的人在长时间的不断转动煎锅的过程中会感到手臂酸痛非常累;而现有技术中又没有能够很好解决这种费力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是煎锅转动更为方便并能将锅体内的食用油二次再利用的煎炉。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煎炉,包括煎炉本体和设于煎炉本体上的煎锅,煎锅上端面设有可放置食物的容置槽,煎炉本体上端面设有一用于出火的出火腔体,煎锅和煎炉本体通过滚动机构滑动连接,滚动机构包括周向设于煎锅下端面的第一环状凹槽和周向设于煎炉上端面的第二环状凹槽,第一环状凹槽和第二环状凹槽之间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滚珠,第一环状凹槽和容置槽之间设有一可供容置槽内的油液进入第一环状凹槽内的第一传输机构,腔体侧壁设有一防止油进入燃烧腔内的挡板,挡板下端通过第二传输机构连通第二环状凹槽内侧壁,第二环状凹槽内侧壁通过第三传输机构连通设于煎炉外侧壁的容油腔。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结构对比具有以下的优点:本技术的一种煎炉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加设了一种滚动机构,这个滚动机构包括设于煎锅下端面的第一环状凹槽和周向设于煎炉上端面的第二环状凹槽,第一环状凹槽和第二环状凹槽之间周向每隔30°间隔分布有12个滚珠,现实生活中的煎锅与煎炉之间没有滚动机构,故当需要将煎锅在煎炉上进行周向转动时,厨师需要通过老虎钳夹紧煎锅后进行周向拉拽,这种转动方式煎锅和煎炉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故厨师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完成煎锅的周向转动,而本技术方案中加设滚珠后,厨师再通过老虎钳夹紧第一凸起后带动煎锅进行周向转动时,位于第一环状凹槽和第二环状凹槽内的滚珠会大大减小煎锅下端面和煎炉上端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厨师只需花费较小的力气便能驱动煎锅在煎炉上进行周向转动;同时本技术方案中对锅体进行了改造,在锅体内用于盛放食物的容置槽侧壁上端和第一环状凹槽内侧壁上端之间加设了第一传输机构,第一传输机构为一可供液体自容置槽侧壁上端流动至第一环状凹槽内侧壁的上端的传输管,且第一传输机构和容置槽侧壁上端之间的止回阀结构由第一传输机构和容置槽侧壁上端与第一传输机构相连通的进液孔组成,进液孔的直径大于第一传输机构的直径,进而形成一个简易的止回阀结构,故当容置槽内的液体在通过第一传输机构进入第一环状凹槽内后液体会流经滚珠进入第二环状凹槽或沿着煎炉上端面进入挡板与出火腔体内侧壁之间形成的腔体内;当液体在挡板与出火腔体内侧壁之间形成的腔体内堆集至一定量时,腔体内的液体会流经第二传输机构进入第二环状凹槽内。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二传输机构为一可供液体自挡板处流入第二环状凹槽内侧壁底部的传输管,且第二传输机构和出火腔体内侧壁之间的止回阀结构由第二传输机构和出火腔体侧壁与第一传输机构相连通的进液孔组成,且该进液孔的直径大于第二传输机构的直径,进而形成一简易的止回阀结构,故当液体通过挡板导向流入第二传输机构后不会发生液体倒流的现象;同时在本技术方案中挡板的高度高于煎炉上端面,又不与煎锅下端面相抵,即挡板的最高端伸出煎炉上端面并位于煎炉上端面和煎锅下端面之间,这样的设计防止了挡板在对液体进行导向时液体流入出火腔体内;而第三传输机构的设计保证了第二环状凹槽内的液体不至于过多,进一步防止了液体影响出火腔体内的出火;当第二环状凹槽的液体抵达第三传输机构与第二环状凹槽内侧壁之间的出液口时,液体会在重力作用下流经第三传输机构流入设于煎炉外侧壁的容油腔内,当容油腔内的液体抵达第一数量时,使用者只需将设于容油腔底部的开关拔除即可将容油腔内的液体放出。本技术方案中设于容油腔底部的开关为橡胶制的塞子,为现有技术,在市场中可随处购买,故不再本技术方案中展开。作为一种优选:第一传输机构为一可供液体传输的传输管,第一传输机构一端连通容置槽内侧壁,第一传输机构连通容置槽内侧壁处设有一防止液体回流至容置槽内的止回阀结构,第一传输机构远离容置槽一端连通第一环状凹槽上端内侧壁。作为一种优选:出火腔体内侧壁上端周向设有一端与出火腔体内侧壁固定连接的环状的挡板,挡板的竖截面为“L”字形结构,挡板包括第一导向面板和第二导向面板,第一导向面板一端与出火腔体内侧壁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导向面板远离出火腔体内侧壁一端固定连接有一防止液体进入出火腔体内的第二导向面板,出火腔体内侧壁与第一导向面板固定连接处设有一可供液体进入第二环状凹槽的第二传输机构。作为一种优选:第二传输机构为一可供液体自挡板处流入第二环状凹槽内侧壁下端的传输管,第二传输机构一端连通挡板与出火腔体内侧壁的连接处,第二传输机构远离挡板一端连通第二环状凹槽下端内侧壁,第二传输机构连通出火腔体内侧壁处设有一防止液体从第二环状凹槽倒流至挡板处的止回阀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第三传输机构为一可供液体自第二环状凹槽内侧壁上端流至容油腔内的传输管,第三传输机构一端连通第二环状凹槽上端内侧壁,第三传输机构远离第二环状凹槽一端连通容油腔,容油腔下端设有一可供液体流出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一可打开或关闭第一通孔的开关。作为一种优选:煎炉上端面靠近煎炉外侧壁处还设有一防止液体流出过滤的第一环状凸起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第一环状凹槽和第二环状凹槽均为一弧状凹槽,且第一环状凹槽的弧度恰好与滚珠上端的弧度相贴合,第二环状凹槽内的弧度恰好与滚珠下端的弧度相贴合,即当滚珠嵌于第一环状凹槽和第二环状凹槽内后滚珠的外侧壁与第一环状凹槽和第二环状凹槽相贴合。作为一种优选:煎锅外侧壁还设有一方便使用者对该煎锅进行周向转动的第一凸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煎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的放大图。图中,1、煎炉本体,2、煎锅,3、滚动机构,4、滚珠,5、第一传输机构,6、挡板,7、第二传输机构,8、第三传输机构,9、容油腔,101、出火腔体,102、第二环状凹槽,201、容置槽,202、第一环状凹槽,203、第一凸起,601、第一导向面板,602、第二导向面板,901、第一通孔,902、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申请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加设了一种滚动机构,这个滚动机构包括设于煎锅下端面的第一环状凹槽和周向设于煎炉上端面的第二环状凹槽,第一环状凹槽和第二环状凹槽之间周向每隔30°间隔分布有12个滚珠,现实生活中的煎锅与煎炉之间没有滚动机构,故当需要将煎锅在煎炉上进行周向转动时,厨师需要通过老虎钳夹紧煎锅后进行周向拉拽,这种转动方式煎锅和煎炉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故厨师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煎炉,包括煎炉本体(1)和设于煎炉本体(1)上的煎锅(2),所述煎锅(2)上端面设有可放置食物的容置槽(201),所述煎炉本体(1)上端面设有一用于出火的出火腔体(101),其特征在于:所述煎锅(2)和煎炉本体(1)通过滚动机构(3)滑动连接,所述滚动机构(3)包括周向设于煎锅(2)下端面的第一环状凹槽(202)和周向设于煎炉本体(1)上端面的第二环状凹槽(102),所述第一环状凹槽(202)和第二环状凹槽(102)之间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滚珠(4),所述第一环状凹槽(202)和容置槽(201)之间设有一可供容置槽(201)内的液体进入第一环状凹槽(202)内的第一传输机构(5),所述出火腔体(101)侧壁设有一防止油进入出火腔体(101)内的挡板(6),所述挡板(6)下端通过第二传输机构(7)连通第二环状凹槽(102)内侧壁,所述第二环状凹槽(102)内侧壁通过第三传输机构(8)连通设于煎炉本体(1)外侧壁的容油腔(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煎炉,包括煎炉本体(1)和设于煎炉本体(1)上的煎锅(2),所述煎锅(2)上端面设有可放置食物的容置槽(201),所述煎炉本体(1)上端面设有一用于出火的出火腔体(101),其特征在于:所述煎锅(2)和煎炉本体(1)通过滚动机构(3)滑动连接,所述滚动机构(3)包括周向设于煎锅(2)下端面的第一环状凹槽(202)和周向设于煎炉本体(1)上端面的第二环状凹槽(102),所述第一环状凹槽(202)和第二环状凹槽(102)之间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滚珠(4),所述第一环状凹槽(202)和容置槽(201)之间设有一可供容置槽(201)内的液体进入第一环状凹槽(202)内的第一传输机构(5),所述出火腔体(101)侧壁设有一防止油进入出火腔体(101)内的挡板(6),所述挡板(6)下端通过第二传输机构(7)连通第二环状凹槽(102)内侧壁,所述第二环状凹槽(102)内侧壁通过第三传输机构(8)连通设于煎炉本体(1)外侧壁的容油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5)为一可供液体传输的传输管,所述第一传输机构(5)一端连通容置槽(201)内侧壁,所述第一传输机构(5)连通容置槽(201)内侧壁处设有一防止液体回流至容置槽(201)内的止回阀结构,所述第一传输机构(5)远离容置槽(201)一端连通第一环状凹槽(202)上端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火腔体(101)内侧壁上端周向设有一端与出火腔体(101)内侧壁固定连接的环状的挡板(6),所述挡板(6)的竖截面为“L”字形结构,所述挡板(6)包括第一导向面板(601)和第二导向面板(602),所述第一导向面板(601)一端与出火腔体(101)内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面板(601)远离出火腔体(101)内侧壁一端固定连接有一防止液体进入出火腔体(101)内的第二导向面板(602),所述出火腔体(101)内侧壁与第一导向面板(601)固定连接处设有一可供液体进入第二环状凹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良源徐兰兰张俊杰袁琪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