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状物表面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546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状物表面加工机,包括机架、至少一个移动座、真空吸附装置、循环输送装置、至少一组加工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循环输送装置驱动移动座至少在机架的上料区和加工区之间循环移动,每次上下料均无需暂停机,可提高加工效率。2、加工装置有对应的多个,某个加工装置的加工头损坏,不影响其他板状物的表面加工,且单个加工头的体积小,制作成本低,损伤后单个加工头的更换成本小。3、一个加工装置对相应的一个板状物进行表面加工,对装配精度要求相对较低,更能保证加工精度。

A kind of surface machining machine for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状物表面加工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板状物表面加工机。
技术介绍
板状物,如玻璃板(特别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电子产品的玻璃板)、钣金、陶瓷板或者塑料板等,常用于各种各样的仪器或电器设备之上,这些板状物在应用于设备上之前,以玻璃板为例,一般需要经过如表面加工(如研磨和/或抛光)、清洗、周边锣边、钢化、喷涂或者运输周转等多个步骤。为提高效率,板状物的表面加工(如研磨或抛光)一般通过表面加工机进行,现有的板状物表面加工机一般仅具有一个大体积的加工头,通过该加工头对多个按一定规律排布(如矩阵或者圆形排布)的板状物同时进行表面加工,加工完成后暂停机,取下已加工好的板状物并放上待加工板状物后,再继续进行表面加工,存在如下问题:1、每次上下料均需要暂停机,影响加工效率。2、如若该加工头部分出现损伤,一般会影响多个板状物的表面加工质量,一般需要更换整个加工头,而更换该大体积的加工头的成本较高。3、一个加工头同时对多个板状物进行表面加工,对多个板状物的顶面的平齐度要求较高,在板状物的顶面平齐度较低时,容易出现多个板状物打磨精度差异较大的问题。4、表面加工过程中,一般需对板状物喷冷却液,而现有的板状物表面加工机对执行元件(如驱动加工头旋转的电机)等核心部件的密封保护措施较弱,容易出现冷却液进入核心部件并腐蚀甚至损坏核心部件的问题。5、仅具有一个加工头,每次仅能进行一种表面加工,例如,无法在一台设备上一次完成板状物的不同精度(包括粗级、中级和细级)的研磨和/或抛光加工。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板状物表面加工机,旨在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并降低加工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板状物表面加工机,包括:机架;至少一个移动座,所述移动座活动设于所述机架,且可沿机架至少在上料区和加工区之间循环移动,每个移动座设有多个用于水平放置板状物的支撑台;真空吸附装置,所述真空吸附装置用于将板状物吸附固定在支撑台上;循环输送装置,所述循环输送装置设于机架,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座做所述循环移动;至少一组加工装置,至少一组所述加工装置设于所述机架的加工区处,每组加工装置的数量和排布与每个移动座上的支撑台相对应,每个加工装置用于在对相应的支撑台上的板状物进行表面加工,以及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加工装置在与位于加工区的板状物接触和远离的位置之间移动。本专利技术在机架上设有可在循环输送装置的驱动下至少在上料区和加工区之间循环移动的移动座,在每个移动座上设有多个用于支撑板状物的支撑台;在机架的加工区设有至少一组加工装置,且每组加工装置的数量和分布与每个移动座上的支撑台相对应,当移动座位于上料区时,可通过人工或者自动上料装置(如机械手)将板状物放置于其支撑台上;当移动座经循环输送装置输送至加工区时,由真空吸附装置将板状物吸附固定于支撑台,并由第一驱动装置驱使加工装置下行并对支撑台上的板状物进行表面加工(如研磨或者抛光);加工完成后,第一驱动装置驱使加工装置上升远离板状物,而移动座则经循环输送装置输送至下一工序或者送离加工区,最终完成表面加工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循环输送装置驱动移动座至少在上料区和加工区之间循环移动,每次上下料均无需暂停机,可提高加工效率。2、加工装置有对应的多个,某个加工装置的加工头损坏,不影响其他板状物的表面加工,且单个加工头的体积小,制作成本低,损伤后单个加工头的更换成本小。3、一个加工装置对相应的一个板状物进行表面加工,对装配精度要求相对较低,更能保证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角度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图3为机架、加工装置、移动座和循环输送装置等的配合示意图一;图4为机架、加工装置、移动座和循环输送装置等的配合示意图二;图5为机架、压紧装置、移动座、真空吸附装置和加工装置等的配合示意图;图6为加工装置和安装座等的配合示意图;图7为加工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的正视图;图8为加工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的剖视图;图9为移动座及其上的支撑台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移动座及其上的支撑台的剖视图;图11为第二驱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12为第二驱动装置的剖视图;图13为真空吸附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14为真空吸附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板状物表面加工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至14所示,该板状物表面加工加工机包括机架1、至少一个移动座2、真空吸附装置3、循环输送装置、至少一组加工装置5和第一驱动装置100。其中,所述移动座2活动设于所述机架1,且可沿机架1至少在上料区和加工区之间循环移动,每个移动座2设有多个用于水平放置板状物的支撑台21,每个移动座上的支撑台21数量可根据需要而设定,例如2个、3个、4个甚至更多,如图9所示为三个的情况,移动座2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为多个时,可提高生产效率;所述真空吸附装置3用于将板状物吸附固定在支撑台21上;所述循环输送装置设于机架1,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座2做所述循环移动;至少一组所述加工装置5设于所述机架1的加工区处,每组加工装置5的数量和排布与每个移动座2上的支撑台21相对应,每个加工装置5用于在对相应的支撑台21上的板状物进行表面加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00,用于驱动加工装置5在与位于加工区的板状物接触和远离的位置之间移动,接触时,加工装置可对相应的板状物进行加工,加工前和加工后,加工装置则远离板状物。应当说明的是,所述机架1的上料区可加装自动上料装置(如机械手)与前工序对接,实现自动上料,下料区可加装自动下料装置(如机械手)与后工序对接,实现自动下料,从而实现连线生产,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状物表面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1);/n至少一个移动座(2),所述移动座(2)活动设于所述机架(1),且可沿机架(1)至少在上料区和加工区之间循环移动,每个移动座(2)设有多个用于水平放置板状物的支撑台(21);/n真空吸附装置(3),所述真空吸附装置(3)用于将板状物吸附固定在支撑台(21)上;/n循环输送装置,所述循环输送装置设于机架(1),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座(2)做所述循环移动;/n至少一组加工装置(5),至少一组所述加工装置(5)设于所述机架(1)的加工区处,每组加工装置(5)的数量和排布与每个移动座(2)上的支撑台(21)相对应,每个加工装置(5)用于在对相应的支撑台(21)上的板状物进行表面加工;以及/n第一驱动装置(100),用于驱动加工装置(5)在与位于加工区的板状物接触和远离的位置之间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状物表面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
至少一个移动座(2),所述移动座(2)活动设于所述机架(1),且可沿机架(1)至少在上料区和加工区之间循环移动,每个移动座(2)设有多个用于水平放置板状物的支撑台(21);
真空吸附装置(3),所述真空吸附装置(3)用于将板状物吸附固定在支撑台(21)上;
循环输送装置,所述循环输送装置设于机架(1),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座(2)做所述循环移动;
至少一组加工装置(5),至少一组所述加工装置(5)设于所述机架(1)的加工区处,每组加工装置(5)的数量和排布与每个移动座(2)上的支撑台(21)相对应,每个加工装置(5)用于在对相应的支撑台(21)上的板状物进行表面加工;以及
第一驱动装置(100),用于驱动加工装置(5)在与位于加工区的板状物接触和远离的位置之间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状物表面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00)包括装于机架(1)的第一支架(101),可升降滑动安装于第一支架(101)的第一升降架(102)、装于第一支架(101)的第一旋转电机(103)以及装于第一支架(101)并连接第一升降架(102)和第一旋转电机(103)的第一丝杠副(104),所述加工装置(5)包括可枢转装于第一升降架(102)的第一枢转轴(51)、装于第一枢转轴(51)底部的加工头(52)、装于第一升降架(102)的第二旋转电机(53),装于第二旋转电机(53)的转轴的第一主动齿轮(54)或者第一主动皮带轮,以及装于第一枢转轴(51)的第一从动齿轮(55)或者第一从动皮带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54)和第一从动齿轮(55)啮合,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与第一从动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联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状物表面加工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枢转轴(51)通过轴承安装于第一升降架(102),且第一枢转轴(51)与第一升降架(102)的配合面位于相应轴承的上方和下方的位置设有第一密封圈(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状物表面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架(102)固设有管状的第一防水轴套(1021),所述第一枢转轴(51)通过所述轴承安装于第一防水轴套(1021)内,所述第一枢转轴(51)的上部伸出所述第一防水轴套(1021),并安装有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5),所述加工头(52)通过法兰盘(1022)与第一枢转轴(51)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防水轴套(1021)的底壁成型有第一环形槽(1023),所述法兰盘(1022)设有与第一环形槽(1023)相配合的第一凸环(2024),所述第一凸环(1024)伸入第一环形槽(1023)。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状物表面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21)通过垂向的第二枢转轴(211)可枢转安装于移动座(2),另有第二驱动装置(200)设于机架(1),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台(21)做所述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板状物表面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21)的中部有用于放置并支撑板状物的放置平台(212),所述放置平台(212)顶面与板状物接触的区域设有气槽(213),所述第二枢转轴(211)设有上端与气槽213通连的抽气孔(214),所述真空吸附装置(3)的抽气端设于机架(1)的加工区处,真空吸附装置的抽气端可在与抽气孔(214)的下端对接和远离的位置之间移动,另设有第三驱动装置(300)用于驱动真空吸附装置(3)的抽气端做所述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板状物表面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枢转轴(211)通过轴承可枢转安装于移动座(2),第二枢转轴(211)与移动座(2)的配合面处设有第二密封圈(20),第二枢转轴(211)设有第二从动齿轮(215),移动座位于相邻的两支撑台(21)的第二从动齿轮(215)之间可枢转安装有驱动轴(217),驱动轴(217)上装有与相邻两第二从动齿轮(215)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216),第二驱动装置(200)包括可升降移动装于机架(1)的第二升降架(201)、装于第二升降架(201)的第三旋转电机(202)、以及装于机架(1)用于驱动第二升降架(201)升降的第三伸缩气缸(203),第三伸缩气缸(203)直接或者通过中间件与第二升降架(201)连接,第二升降架(201)可在第三伸缩电机(203)的驱动下,带动第三旋转电机(202)输出端在与相应的驱动轴(217)联接和分离的位置之间运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板状物表面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217)底部设有非圆形孔(2171),第三旋转电机(202)的输出端为与第三旋转电机(202)的转轴联接的联轴器,联轴器的上端与驱动轴(217)底部的非圆形孔(2171)相配合,并可在第三伸缩气缸(203)的驱动下,在插入非圆形孔(2171)和退出非圆形孔(2171)的位置之间运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板状物表面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架(201)上固设有第四防水轴套(2011),所述联轴器包括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勇赖赵兵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结力上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刘小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