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片式蟑螂捕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6395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41
一种贴片式蟑螂捕捉装置,现有蟑螂捕捉装置占地面积大,难以用于房间死角或其他狭小空间内,难以实现取回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左箱体、右箱体和两个粘贴片,左箱体的内部与右箱体的内部相连通形成变容式腔体,左箱体上加工有第一放药孔和第一进虫孔,右箱体上加工有第二放药孔和第二进虫孔,左箱体与右箱体的外壁各对应设置有一个粘贴片,每个粘贴片的下端面为粘接面,每个粘贴片上设置有连接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捕捉蟑螂。

A patch type cockroach catc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片式蟑螂捕捉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蟑螂捕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贴片式蟑螂捕捉装置。
技术介绍
:房间死角是长时间难以清扫的角落,隐蔽性强,由于死角卫生积累的灰尘和垃圾较多,易集中存活并孕育蟑螂巢穴,在房间死角处的蟑螂是够不到,使不上力的捕捉盲区,由于现有蟑螂捕捉装置的结构占地面积较大,难以适用于小面积角落或其他狭小空间中,仅能在较宽阔空间处引诱捕捉蟑螂,捕捉的蟑螂为活动区域较大的蟑螂,即便放入后取出时也会操作困难,有的甚至难以取出,使捕捉的蟑螂难以及时处理,清除室内蟑螂的效果慢,对于在巢穴附近活动的蟑螂的引诱效果不高,对房间死角或狭小空间内的蟑螂虫卵影响小,至今处于房间死角或狭小空间内的蟑螂仍然难以进行捕捉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片式蟑螂捕捉装置。一种贴片式蟑螂捕捉装置,包括左箱体、右箱体和两个粘贴片,左箱体的内部与右箱体的内部相连通形成变容式腔体,左箱体上加工有第一放药孔和第一进虫孔,右箱体上加工有第二放药孔和第二进虫孔,左箱体与右箱体的外壁各对应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片式蟑螂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箱体(1)、右箱体(2)和两个粘贴片(3),左箱体(1)的内部与右箱体(2)的内部相连通形成变容式腔体,左箱体(1)上加工有第一放药孔(1-1)和第一进虫孔(1-2),右箱体(2)上加工有第二放药孔(2-1)和第二进虫孔(2-2),左箱体(1)与右箱体(2)的外壁各对应设置有一个粘贴片(3),每个粘贴片(3)的下端面为粘接面,每个粘贴片(3)上设置有连接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片式蟑螂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箱体(1)、右箱体(2)和两个粘贴片(3),左箱体(1)的内部与右箱体(2)的内部相连通形成变容式腔体,左箱体(1)上加工有第一放药孔(1-1)和第一进虫孔(1-2),右箱体(2)上加工有第二放药孔(2-1)和第二进虫孔(2-2),左箱体(1)与右箱体(2)的外壁各对应设置有一个粘贴片(3),每个粘贴片(3)的下端面为粘接面,每个粘贴片(3)上设置有连接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片式蟑螂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左箱体(1)的一端为第一敞口端(5),右箱体(2)的一端为第二敞口端(6),右箱体(2)的第二敞口端(6)穿过左箱体(1)的第一敞口端(5)朝向左箱体(1)的另一端内壁设置,左箱体(1)的内壁加工有第一连接部(7),右箱体(2)的外壁加工有第二连接部(8),第一连接部(7)与第二连接部(8)滑动配合,第一连接部(7)配合设置有第一限位部(9),第一限位部(9)靠近第一敞口端(5)设置,第二连接部(8)配合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0),第二限位部(10)靠近第二敞口端(6)设置,第一限位部(9)和第二限位部(10)卡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贴片式蟑螂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第一连接部(7)为凹槽时,第二连接部(8)为凸棱,所述凹槽沿左箱体(1)内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凸棱沿右箱体(2)外壁的长度方向设置,凸棱设置在凹槽内且二者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贴片式蟑螂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凹槽为燕尾槽,凸棱的形状与凹槽的形状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贴片式蟑螂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第一限位部(9)为第一挡板时,第二限位部(10)为第二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户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