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换成桌具的床体,主要包括:一个以上的床板、一个以上的脚架及一床头板;其特征在于: 一个以上的床板,各床板预设处间配置有一个以上的铰链,并于其中一床板的端面设有一个以上的连接件; 一个以上的脚架,该脚架配置在各床板的底部,且该脚架与各床板间配置有一个以上的铰链; 一床头板,该床头板的预设处设有一个以上的枢接件,各枢接件对应插设于上述床板端面的连接件上。(*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床体,尤指一种可将床体折成一桌具,并可使该床体收折后的体积大幅缩小,便于携带、存放的可变换成桌具的床体。再者,在大型工地施工时,若地处偏远或其工作天数较长,工人无法返家时,业者必须提供工人居住的房舍,但是,一般工地的房舍,其使用空间有限,且均为临时搭建的房舍,所以若在房内摆上多个固定式床体或钉置大通铺之后,便无活动使用的空间,而且当施工完毕之后,该等固定式床体或大通铺必须拆除丢弃,因此,仅具有单一用途的床体并不能真正满足使用者的需要。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换成桌具的床体,该床体收折后的体积可大幅缩小,以满足使用者携带、存放的需要。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可变换成桌具的床体,主要包括一个以上的床板、一个以上的脚架及一床头板;其特征在于一个以上的床板,各床板预设处间配置有一个以上的铰链,并于其中一床板的端面设有一个以上的连接件;一个以上的脚架,该脚架配置在各床板的底部,且该脚架与各床板间配置有一个以上的铰链;一床头板,该床头板的预设处设有一个以上的枢接件,各枢接件对应插设于上述床板端面的连接件上。其中所述床板包括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及第三床板,且该连接件设置在第三床板的端面。所述第一、二床板间的铰链在收折后略呈一ㄈ形。所述脚架略呈一ㄇ形。所述脚架包括第一脚架、第二脚架、第三脚架及第四脚架,其中第二、三脚架恰好配置在各床板间的接缝处。所述脚架外侧缘的预设处设有一与床板侧缘连接的连杆。所述连杆由二杆体枢接而成,形成一可拉开、收折的状态。由于本技术的特殊结构设计,其可以折叠成大型桌具或折叠成小型桌具,并可使其收折后的体积大幅缩小,以满足使用者携带、存放的需要。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呈大型桌具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呈大型桌具的折叠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呈大型桌具的另一折叠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呈大型桌具的再一折叠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呈小型桌具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呈小型桌具的收拆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呈小型桌具的收拆状态图。附图说明图10、为本技术完全收折状态示意图。各床板1由第一床板11、第二床板12及第三床板13所组成,且各床板11、12、13间的预设处配置有一个以上的铰链14、15,而该第一、二床板11、12间的铰链14收折后略呈一ㄈ形,并于第三床板13的端面设有一个以上的连接件16;各脚架2配置在各床板11、12、13的底部,各脚架2略呈一ㄇ形,且该脚架2包括第一脚架21、第二脚架22、第三脚架23及第四脚架24,其中,第二、三脚架22、23恰好配置在各床板11、12、13间之接缝处,并于该脚架2与各床板11、12、13间配置有一个以上的铰链25,又该脚架2外侧缘的预设处设有一与各床板11、12、13侧缘连接的连杆26,各连杆26分别由二杆体261、262枢接而成,形成一可拉开、收折的状态,使第一、二、三、四脚架21、22、23、24在拉开时被固定限位在一定的角度(如垂直于床板)。该床头板3的预设处设有一个以上的枢接件31,该枢接件31对应插设于第三床板13端面的连接件16上,因此,藉由上述的结构构成一全新的可变换成桌具的床体结构。参见图3-10,当使用者欲将本技术由床体状态折叠成桌具状态或收折起来时,先将床头板3往上抽离,使枢接件31与连接件16分离,即可形成一大型桌具(如图3、4所示)。当使用者欲将大型桌具折成小型桌具状态时,先将第一、二脚架21、22向第一床板11底部方向收折,使第一、二脚架21、22收置于第一床板11的底部,再将第一床板11往第二床板12底部方向收折,此时由于第一、二床板11、12间的铰链14收折后略呈一ㄈ形,因此,在第一、二床板11、12间可形成一空间,恰可容置第一、二脚架21、22,使第一、二床板11、12不会压制于第一、二脚架21、22上,待第一、二床板11、12收折之后,再将已收折好的第一、二床板11、12往第三床板13的顶面折叠,使第一、二床板11、12连同第一、二脚架21、22收置于第三床板13的顶面,即可形成一小型桌具(如图6、7所示)。当使用者欲将呈小型桌具收折存放时,仅需将第三、四脚架23、24往第三床板13底部方向收折,使第三、四脚架23、24收置于第三床板13的底部(如图8、9所示),再将收拆完成的床体翻转过来,此时由于各脚架2略呈一ㄇ形,因此,当第三、四脚架23、24收置于第三床板13的底部时,第三、四脚架23、24自然形成一容置区251,最后再将床头板3置放于第三、四脚架23、24所形成的容置区251中,即可完成将床体完全收折的程序动作,可使该床体收折后的体积大幅缩小,使用者即可将收折后的床体装入袋子或箱子中(图中未示),而满足使用者携带、存放的需要。权利要求1.一种可变换成桌具的床体,主要包括一个以上的床板、一个以上的脚架及一床头板;其特征在于一个以上的床板,各床板预设处间配置有一个以上的铰链,并于其中一床板的端面设有一个以上的连接件;一个以上的脚架,该脚架配置在各床板的底部,且该脚架与各床板间配置有一个以上的铰链;一床头板,该床头板的预设处设有一个以上的枢接件,各枢接件对应插设于上述床板端面的连接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变换成桌具的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包括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及第三床板,且该连接件设置在第三床板的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变换成桌具的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床板间的铰链在收折后略呈一ㄈ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变换成桌具的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架略呈一ㄇ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变换成桌具的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架包括第一脚架、第二脚架、第三脚架及第四脚架,其中第二、三脚架恰好配置在各床板间的接缝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变换成桌具的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架外侧缘的预设处设有一与床板侧缘连接的连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可变换成桌具的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由二杆体枢接而成,形成一可拉开、收折的状态。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变换成桌具的床体,主要包括一个以上的床板,各床板间的预设处配置有一个以上的铰链;一个以上的脚架配置于各床板底部,各脚架与各床板间配置有一个以上的铰链;一插设于床板端面的床头板。其可以折叠成大型桌具或折叠成小型桌具,并可使其收折后的体积大幅缩小,以满足使用者携带、存放的需要。文档编号A47C17/64GK2571267SQ0225426公开日2003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7日专利技术者方玲贵 申请人:合荔木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玲贵,
申请(专利权)人:合荔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