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机,与未内置电动膨胀阀的通常的室内机相比较,不增大室内机的形状,且与未内置电动膨胀阀的通常的室内机相比较,可使运转时的运转噪音大致相同。该空调机在室内机(2a、2b)的框体(2A、2B、2C)内具有覆盖送风风扇(12)前后及上方的热交换器(11)和电动膨胀阀(16),在热交换器(11)左端部或右端部中任一部分的、覆盖送风风扇(12)后方的部分,设置缺口部(29),在该缺口部(29)配置电动膨胀阀(1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多个壁挂式室内机的复合型(7》千型)空调机。技术背景在现有的壁挂式室内机中,为了提高热交换率,在框体内的整个宽度 方向上配置室内热交换器。另外,为了覆盖送风风扇前后及上侧,热交换 器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J字形状(详细地,是倒J字形状。参照专利文献]及专利文献2)。由此,从位于上侧的吸入口吸入的室内空气通过室内热 交换器,热交换后的空气从位于下侧的送风口送风。另一方面,在由多台壁挂式室内机和室外机构成的、所谓复合型空调 装置中,在各室内机的框体内收容用于调节制冷剂流量的电动膨胀阀,通 过各室内机可分别进行制冷/制热运转。专利文献1:(曰本)特开2005 _ 1683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 - 233484号公报但是,为了在室内机的框体内安装电动膨胀阀,必须扩大室内机的内 容积,与通常的室内机相比,导致外形尺寸变大。另外,在安装电动膨胀阀时,必须设置除去异物的过滤器或节流孔, 与通常的室内机相比,导致运转时的运转噪音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与未 内置电动膨胀阀的通常的室内机相比较,不增大室内机的形状,且与未内 置电动膨胀阀的通常的室内机相比较,可使运转时的运转噪音大致相同。本专利技术中, 一种空调机,在室内机的框体内具有电动膨胀阀和覆盖送 风风扇前后及上方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交换器左端部或右 端部中任一部分中、覆盖所述送风风扇后方的部分,设置缺口部,在该缺 口部配置所述电动膨胀阀。根据该结构,可确保热交换器的必需的效率,并且,可将电动膨胀阀 配置在室内机内。另外,也可为所述室内机具有沿所述热交换器的外形形状可装卸的滤 网,在所述缺口部设置覆盖所述电动膨胀阀外侧的罩部件。根据该结构,滤网不会勾挂在电动膨胀阀上,可容易地装卸滤网。 并且,在所述缺口部,也可配置与所述电动膨胀阀连接的过滤器。 根据该结构,因产生大的运转噪音的过滤器位于背面侧,所以,从室 内侧难以听到噪音。并且,可通过罩部件来降低运转噪音。 另外,也可在设置所述缺口部的端部侧配置电装箱。 根据该结构,可以缩短与电动膨胀阀连接的配线。并且,也可从所述室内机的、设置所述缺口部的端部侧,延伸出与室 外机连接的制冷剂配管。根据该结构,可以缩短与电动膨胀阀连接的制冷剂配管。根据本专利技术, 一种空调机,在室内机的框体内具有电动膨胀阀和覆盖 送风风扇前后及上方的热交换器,在所述热交换器左端部或右端部中任一 部分中、覆盖所述送风风扇后方的部分,-没置缺口部,在该缺口部配置所 述电动膨胀阀,所以,可确保热交换器所必需的效率,并且,可配置电动 膨胀阀。因此,没有必要在室内机的内部另外确保配置电动膨胀阀的空间。 另外,在取下覆盖室内机前部的前壳时,因电动膨胀阀位于看不见的位置, 所以,即便取下前壳,外观性仍然好。并且,因可以设为与通常的室内机 相同的大小,所以,可以通用制造时的模具或各种使用部件。另外,在热交换器的后侧部分,设置缺口部,在该缺口部配置电动膨 胀阀,所以,可以使从室内侧到电动膨胀阀的距离尽可能地远。其结果, 在室内侧电动膨胀阀的运转噪音听起来很小(被消音),所以,可以良好地 保持室内的居住舒适性。另外,所述室内机具有沿所述热交换器的外形状可装卸的滤网,在所 述缺口部设置覆盖所述电动膨胀阀外侧的罩部件,所以,滤网不会勾挂在 电动膨"长阀上,可容易地装卸滤网。而且,在所述缺口部,配置与所述电动膨胀阀连接的过滤器,因产生 大的运转噪音的过滤器位于背面侧,所以,从室内侧难以听到噪音。并且, 可通过罩部件来降低运转噪音。其结果,可以良好地保持室内的居住舒适性。并且,在设置所述缺口部的端部侧配置电装箱,从所述室内机的、设 置所述缺口部的端部侧,延伸出与室外机连接的制冷剂配管,所以,可以 缩短配线及制冷剂配管,布线变得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机的概要2是图1所示的室内机的侧部剖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室内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室内机的前面板及空气滤网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6是将图3所示的室内热交换器进一步分解的立体图; 图7是在组装室内热交换器的状态下,从左斜后方看到的立体图; 图8是在图7的状态下安装罩部件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空调机2 室内机2A 前壳部2B后壳部2C 百叶窗部2D 前面板2e长孔2f 吸入口3 室外机4制冷剂管4 A 液管4B气管5遥控装置6 排水盘7 空气滤网7a上部8 空气清洁滤网 9吹出口9A活动翼10 纵翼11 室内热交4灸,12送风风扇12A 送风风扇马达13电装箱14安装框体15a、 15b 分流管16 电动膨月长阀17过滤器18 压缩机19 室外热交换21电动膨胀阀22 四通阀23 过滤器24除霜阀25接收槽26 除霜回^各27A、 27B 辅助阀28 排水配管29 缺口部30官31、 32 罩部件31a 导向面部33a、 33b、 33c、 33d隔音部件Wl 室内侧空气W2 加热/冷却后的空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机。图1是复合型空调机的 概要图。空调机1具有挂在室内墙壁上的壁挂式室内机2 (在本实施例中,两台室内机2a、 2b)和设置于室外的室外机3,分别通过两条制冷剂管4 (液管 4A、气管4B)连接。另外,各个室内机2a、 2b可通过遥控装置5进行远距离操作。将室内机2设为两台是一例子,也可将三台以上的室内机2a、 2b.......,经由制冷剂管4与室外机3连接。图2是从侧部观察室内机2a的剖面图,左侧是墙壁侧,右侧是室内侧 (前侧)。另外,图3是该室内机2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室内机2前部的 分解立体图。因室内机2a和室内机2b分别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以下说明室内机 2a,而省略室内片几2b的说明。如图2所示,形成室内机2a外形状的框体构成为具有前侧的前壳部 2A、后侧的后壳部2B、位于前壳部2A下侧的百叶窗部2C。在该前壳部 2八的前侧安装有前面板2D,在上部设置有吸入口 2f,在百叶窗部2C设置 有吹出口9。另外,在后壳部2B的后侧设置有用于安装到室内墙壁的安装 框体14 (参照图3)。如图2所示,在由该前壳部2A和后壳部2B包围的部分的内部,设置 有室内热交换器ll;送风风扇12,其位于该室内热交换器11下侧;排水 盘6,其覆盖室内热交换器11的下侧,贮留并排出从室内热交换器11流下 的排出水;空气滤网7,其可装卸地配置于前壳部2A和室内热交换器11 之间,除去吸入的室内侧空气内较大的尘埃;电装箱13(参照图3),其安 装于后壳部2B的右侧端部,控制后述的电动膨胀阀16等。室内热交换器11用于加热/冷却(调温)室内空气,通过使制冷剂流过 其配管内,在制冷/干燥运转时作为蒸发器起作用,具有冷却器的功能。另 外,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起作用,具有加热器的功能。如图2所示, 该热交换器11其截面形状呈大致J字形状(详细地,是将J字形状上下颠倒的形状),覆盖送风风扇12前后及上方。由此,配置成从前壳部2A的上 方吸入的室内侧空气Wl通过该室内热交换器11 。如图3所示,该室内热交换器11配置成在室内机2的整个宽度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机,在室内机的框体内具有电动膨胀阀和覆盖送风风扇前后及上方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交换器左端部或右端部中任一部分中、覆盖所述送风风扇后方的部分,设置缺口部,在该缺口部配置所述电动膨胀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田晃,日向野和广,牧野正纯,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