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兰花种植用栽培植料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6356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兰花种植用栽培植料混合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振动电机、第一搅拌杆、混合箱体、搅拌轴、第二搅拌杆、进料仓、减振弹簧、连接柱、支撑柱、出料仓、电动推杆、限料台、连接仓、缓冲腔和活动腔。通过振动电机与搅拌轴的共同工作对混合箱体内部的物料进行混合,能够增强其混合均匀度,且在活动腔的内部填充有缓冲液,在减振弹簧的弹性作用以及在缓冲液压进缓冲腔时的缓冲作用,能够降低支撑柱受到的振动;在连接仓的内部设有限料台,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可将限料台推至连接仓的顶端,以此来关闭出料结构,且在限料台下降至连接仓底端时,限料台顶端会与出料仓平齐,再在振动电机的配合下实现卸料的目的,使得卸料更为彻底。

A plant material mixing device for orchid 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兰花种植用栽培植料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栽培植料混合装置,具体是一种兰花种植用栽培植料混合装置,属于兰花种植

技术介绍
兰花属于兰花系肉质根,与兰菌共生,栽培植料或称基质、培养土,要求疏松肥沃、透气排水、无病虫、无污染、忌发热、忌干燥、忌渍水与盐碱;可作植料的材料,土质类有腐叶土泥炭土;植物类有锯末、刨花、水苔、树皮、谷壳;无机类有煤渣、砖粒等等;可根据当地资源,选用数种粉碎,进行二合一、三合一、甚至多合一,配制pH值以5.5-6.5为宜,使用前还须日晒,用药物灭菌更好。在现有技术中,兰花在种植之前需要制作栽培植料,栽培植料一般是采用多种物料混合发酵而成,现有的物料混合装置在使用时会出现出料不彻底的现象,常需要人工辅助卸料,会增加劳动强度,且目前的装置混合效果较为一般,会有混合不均匀的现象发生。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兰花种植用栽培植料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兰花种植用栽培植料混合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兰花种植用栽培植料混合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搅拌电机、进料仓、混合箱体、振动电机、搅拌轴、出料结构和减振结构;所述出料结构包括出料结构出料仓、电动推杆、限料台和连接仓,所述连接仓固接在所述混合箱体的底端,且所述连接仓与所述混合箱体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电动推杆固接在所述连接仓底端,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杆末端贯穿所述连接仓底端,所述限料台套接于所述连接仓内部,且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杆末端与所述限料台底端固接;所述出料仓固接在所述连接仓一侧侧面,且所述出料仓与所述连接仓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减振结构包括连接柱、支撑柱、缓冲腔和活动腔,所述连接柱顶端与所述混合箱体底端固接,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开有活动腔,且所述连接柱底端套接于所述活动腔内部;所述连接柱的表面套接有减振弹簧,且所述连接柱的底端端面开有缓冲腔。优选的,所述搅拌电机固接在所述混合箱体顶端,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贯穿至所述混合箱体内部,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末端与所述搅拌轴顶端固接,所述搅拌轴的表面固接有第一搅拌杆,且所述底端的两个所述第一搅拌杆下表面固接有第二搅拌杆。优选的,所述混合箱体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所述振动电机固接在所述混合箱体的内腔顶端。优选的,所述进料仓固接在所述混合箱体顶端一侧侧面,且所述进料仓与所述混合箱体内部相互连通。优选的,所述混合箱体的内腔底端为弧形结构,且所述混合箱体内侧壁汇聚至所述连接仓顶端。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数目为四个,且呈环形分布在所述混合箱体底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振动电机与搅拌轴的共同工作对混合箱体内部的物料进行混合,能够增强其混合均匀度,且在活动腔的内部填充有缓冲液,在减振弹簧的弹性作用以及在缓冲液压进缓冲腔时的缓冲作用,能够降低支撑柱受到的振动,增强了本装置的稳定性;2、本技术在连接仓的内部设有限料台,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可将限料台推至连接仓的顶端,以此来关闭出料结构,且在限料台下降至连接仓底端时,限料台顶端会与出料仓平齐,再在振动电机的配合下实现卸料的目的,使得卸料更为彻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柱与支撑柱连接图。图中:1、搅拌电机,2、振动电机,3、第一搅拌杆,4、混合箱体,5、搅拌轴,6、第二搅拌杆,7、进料仓,8、减振弹簧,9、连接柱,10、支撑柱,11、出料仓,12、电动推杆,13、限料台,14、连接仓,15、缓冲腔,16、活动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兰花种植用栽培植料混合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搅拌电机1、进料仓7、混合箱体4、振动电机2、搅拌轴5、出料结构和减振结构;所述出料结构包括出料结构出料仓11、电动推杆12、限料台13和连接仓14,所述连接仓14固接在所述混合箱体4的底端,且所述连接仓14与所述混合箱体4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电动推杆12固接在所述连接仓14底端,所述电动推杆12的输出杆末端贯穿所述连接仓14底端,所述限料台13套接于所述连接仓14内部,且所述电动推杆12的输出杆末端与所述限料台13底端固接;所述出料仓11固接在所述连接仓14一侧侧面,且所述出料仓11与所述连接仓14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减振结构包括连接柱9、支撑柱10、缓冲腔15和活动腔16,所述连接柱9顶端与所述混合箱体4底端固接,所述支撑柱10的内部开有活动腔16,且所述连接柱9底端套接于所述活动腔16内部;所述连接柱9的表面套接有减振弹簧8,且所述连接柱9的底端端面开有缓冲腔15。所述搅拌电机1固接在所述混合箱体4顶端,所述搅拌电机1的输出轴末端贯穿至所述混合箱体4内部,所述搅拌电机1的输出轴末端与所述搅拌轴5顶端固接,所述搅拌轴5的表面固接有第一搅拌杆3,且所述底端的两个所述第一搅拌杆3下表面固接有第二搅拌杆6,可通过所述搅拌电机1驱动所述第一搅拌杆3与所述第二搅拌杆6转动;所述混合箱体4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所述振动电机2固接在所述混合箱体4的内腔顶端,通过所述振动电机2起到了辅助搅拌与辅助卸料的作用;所述进料仓7固接在所述混合箱体4顶端一侧侧面,且所述进料仓7与所述混合箱体4内部相互连通,便于将物料通过所述进料仓7输送至所述混合箱体4的内部;所述混合箱体4的内腔底端为弧形结构,且所述混合箱体4内侧壁汇聚至所述连接仓14顶端,便于实现所述混合箱体4内部的充分卸料;所述支撑柱10的数目为四个,且呈环形分布在所述混合箱体4底端,对其顶部结构起到了支撑作用。本技术在使用时,本申请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首先使得搅拌电机1与振动电机2工作,搅拌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兰花种植用栽培植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搅拌电机(1)、进料仓(7)、混合箱体(4)、振动电机(2)、搅拌轴(5)、出料结构和减振结构;/n所述出料结构包括出料结构出料仓(11)、电动推杆(12)、限料台(13)和连接仓(14),所述连接仓(14)固接在所述混合箱体(4)的底端,且所述连接仓(14)与所述混合箱体(4)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电动推杆(12)固接在所述连接仓(14)底端,所述电动推杆(12)的输出杆末端贯穿所述连接仓(14)底端,所述限料台(13)套接于所述连接仓(14)内部,且所述电动推杆(12)的输出杆末端与所述限料台(13)底端固接;所述出料仓(11)固接在所述连接仓(14)一侧侧面,且所述出料仓(11)与所述连接仓(14)内部相互连通;/n所述减振结构包括连接柱(9)、支撑柱(10)、缓冲腔(15)和活动腔(16),所述连接柱(9)顶端与所述混合箱体(4)底端固接,所述支撑柱(10)的内部开有活动腔(16),且所述连接柱(9)底端套接于所述活动腔(16)内部;所述连接柱(9)的表面套接有减振弹簧(8),且所述连接柱(9)的底端端面开有缓冲腔(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兰花种植用栽培植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搅拌电机(1)、进料仓(7)、混合箱体(4)、振动电机(2)、搅拌轴(5)、出料结构和减振结构;
所述出料结构包括出料结构出料仓(11)、电动推杆(12)、限料台(13)和连接仓(14),所述连接仓(14)固接在所述混合箱体(4)的底端,且所述连接仓(14)与所述混合箱体(4)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电动推杆(12)固接在所述连接仓(14)底端,所述电动推杆(12)的输出杆末端贯穿所述连接仓(14)底端,所述限料台(13)套接于所述连接仓(14)内部,且所述电动推杆(12)的输出杆末端与所述限料台(13)底端固接;所述出料仓(11)固接在所述连接仓(14)一侧侧面,且所述出料仓(11)与所述连接仓(14)内部相互连通;
所述减振结构包括连接柱(9)、支撑柱(10)、缓冲腔(15)和活动腔(16),所述连接柱(9)顶端与所述混合箱体(4)底端固接,所述支撑柱(10)的内部开有活动腔(16),且所述连接柱(9)底端套接于所述活动腔(16)内部;所述连接柱(9)的表面套接有减振弹簧(8),且所述连接柱(9)的底端端面开有缓冲腔(15)。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永奇
申请(专利权)人:翁源县万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