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6348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35
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包括修复装置本体,所述修复装置本体的上端设有破碎室,所述破碎室内设有中端腔室,所述中端腔室内部设有一个转轴结构,所述转轴结构的外表面通过固定方式连接有若干个破碎杆,所述破碎室的顶端上固定连通有一个进料嘴,所述破碎室的两侧各对称的设有溶液入口,所述破碎室内部的下端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外侧设有一层防护罩结构,所述防护罩结构与所述破碎室内壁之间形成出料口结构,所述旋转电机的底部设有传动轴结构,所述传动轴结构设置在所述修复装置本体内部,所述传动轴结构上横设有若干条搅拌杆,若干条搅拌杆的左侧设有左侧搅拌棒结构,若干条搅拌杆的右侧设有右侧搅拌棒,具有实用性强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A device for soil resto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修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一种土壤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固相物质以及液相物质、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物过多,影响并超过了土壤的自净化能力,土壤急需进行修复,现有土壤修复设备结构复杂,不易移动而且操作不便,同时进行土壤净化的效果一般并且土壤净化前搅拌不均匀,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土壤修复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净化效果好的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包括修复装置本体,所述修复装置本体的上端设有破碎室,所述破碎室内设有中端腔室,所述中端腔室内部设有一个转轴结构,所述转轴结构的外表面通过固定方式连接有若干个破碎杆,所述破碎室的顶端上固定连通有一个进料嘴,所述破碎室的两侧各对称的设有溶液入口,所述破碎室内部的下端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外侧设有一层防护罩结构,所述防护罩结构与所述破碎室内壁之间形成出料口结构,所述旋转电机的底部设有传动轴结构,所述传动轴结构设置在所述修复装置本体内部,所述传动轴结构上横设有若干条搅拌杆,若干条搅拌杆的左侧设有左侧搅拌棒结构,若干条搅拌杆的右侧设有右侧搅拌棒结构,所述修复装置本体的下方设有土壤出口,所述土壤出口上设有出料阀门,所述修复装置本体的底部的四周设有移动腿结构,所述移动腿结构包括液压升降杆结构和设置在所述升降杆结构下方的滚轮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端腔室内部设有若干个凸点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破碎杆上设有若干个锯齿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溶液入口的下端贯穿的设有长条状的分流腔室。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流腔室的下端设有若干个喷淋头。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滚轮上包覆有一层耐磨层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滚轮上设有刹车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修复装置本体的外侧设有控制面板结构,所述控制面板结构与所述液压升降杆、转轴结构和旋转电机通过电性方式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罩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修复装置本体的底部为漏斗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将土壤放置在所述破碎室内土,然后将土壤通过破碎杆细分后进入所述修复装置本体内经过所述搅拌杆和所述搅拌棒的作用进行持续的搅拌,同时在所述溶液入口加入溶剂对土壤进行净化,一方面,通过所述旋电机带动所述传动轴上的搅拌杆和搅拌棒进行搅拌工作,可以对土壤进行横向翻转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在所述修复装置本体的下方设置液压杆结构,可以在搅拌过程中对土壤起到上下推动搅拌的效果,这样往复的进行横向和竖向的动作,从而实现对土壤可靠的修复动作,在所述液压升降杆底部的滑轮结构的设置下,可实现移动整体装置到需要进行修复的土壤旁,更加便捷的进行修复工作,且操作方便,这样的设计具有实用性强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运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修复装置本体、2-破碎室、3-中端腔室、4-转轴结构、5-破碎杆、6-凸点结构、7-锯齿结构、8-溶液入口、9-分流腔室、10-喷淋头、11-旋转电机、12-防护罩结构、13-出料口结构、14-搅拌杆、15-左侧搅拌棒结构、16-右侧搅拌棒结构、17-土壤出口、18-出料阀门、19-移动腿结构、20-液压升降杆结构、21-滚轮结构、22-耐磨层结构、23-刹车装置、24-漏斗型、25-控制面板结构、26-进料嘴、27-传动轴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包括修复装置本体1,所述修复装置本体1的上端设有破碎室2,所述破碎室2内设有中端腔室3,所述中端腔室3内部设有一个转轴结构4,所述转轴结构4的外表面通过固定方式连接有若干个破碎杆5,所述中端腔室3内部设有若干个凸点结构6,设置所述凸点结构6可以增加摩擦力,使得土壤更加长时间的停留在所述中端腔室3的内部,进行充分的破碎工作,便于后面的土壤净化工作,在所述破碎杆5上设有若干个锯齿结构7是为了更加便于进行破碎工作,可以使得土壤更加细化。所述破碎室2的顶端上固定连通有一个进料嘴26,所述破碎室2的两侧各对称的设有溶液入口8,所述溶液入口8的下端贯穿的设有长条状的分流腔室9,所述分流腔室9的下端设有若干个喷淋头10,设置所述喷淋头10是为了使得溶液大面积且快速的与土壤接触反应,所述破碎室2内部的下端设有旋转电机11,所述旋转电机11的外侧设有一层防护罩结构12,所述防护罩结构12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设置为所述等腰梯形结构是为了在所述防护罩结构12的上端设为平台面,防止由于土壤的重力导致所述防护罩结构12变形,从而对所述旋转电机11造成影响,所述防护罩结构12与所述破碎室2的内壁之间形成出料口结构13,所述旋转电机11的底部设有传动轴结构27,所述传动轴结构27设置在所述修复装置本体1内部,所述传动轴结构27上横设有四条搅拌杆14,四条所述搅拌杆14的左侧设有左侧搅拌棒结构15,四条所述搅拌杆14的右侧设有右侧搅拌棒结构16,所述修复装置本体1的下方设有土壤出口17,所述土壤出口17上设有出料阀门18,所述修复装置本体1的底部的四周设有移动腿结构19,所述移动腿结构19包括液压升降杆结构20和设置在所述液压升降杆结构20下方的滚轮结构21,所述滚轮结构21的外部包覆有一层耐磨层结构22,设置所述耐磨层结构22是为了增加摩擦力,所述滚轮结构21上设有刹车装置23,在进行土壤净化的工作的时候,可以启动所述刹车装置23,使得整体装置工作的时候更加稳定。所述修复装置本体1的底部为漏斗型24,设计为所述漏斗型的形状24是为了便于净化的土壤掉落在所述土壤出口17,便于净化后的土壤排出所述修复装置本体1,所述修复装置本体1的外侧设有控制面板结构25,所述控制面板结构25与所述液压升降杆20、转轴结构4和所述旋转电机11通过电性方式连接,这样的设计可以实现整体装置的电动化程序控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将土壤放置在所述破碎室内土,然后将土壤通过破碎杆细分后进入所述修复装置本体内经过所述搅拌杆和所述搅拌棒的作用进行持续的搅拌,同时在所述溶液入口加入溶剂对土壤进行净化,一方面,通过所述旋电机带动所述传动轴上的搅拌杆和搅拌棒进行搅拌工作,可以对土壤进行横向翻转的作用,另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装置本体,所述修复装置本体的上端设有破碎室,所述破碎室内设有中端腔室,所述中端腔室内部设有一个转轴结构,所述转轴结构的外表面通过固定方式连接有若干个破碎杆,所述破碎室的顶端上固定连通有一个进料嘴,所述破碎室的两侧各对称的设有溶液入口,所述破碎室内部的下端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外侧设有一层防护罩结构,所述防护罩结构与所述破碎室内壁之间形成出料口结构,所述旋转电机的底部设有传动轴结构,所述传动轴结构设置在所述修复装置本体内部,所述传动轴结构上横设有若干条搅拌杆,若干条搅拌杆的左侧设有左侧搅拌棒结构,若干条搅拌杆的右侧设有右侧搅拌棒结构,所述修复装置本体的下方设有土壤出口,所述土壤出口上设有出料阀门,所述修复装置本体的底部的四周设有移动腿结构,所述移动腿结构包括升降杆结构和设置在所述升降杆结构下方的滚轮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装置本体,所述修复装置本体的上端设有破碎室,所述破碎室内设有中端腔室,所述中端腔室内部设有一个转轴结构,所述转轴结构的外表面通过固定方式连接有若干个破碎杆,所述破碎室的顶端上固定连通有一个进料嘴,所述破碎室的两侧各对称的设有溶液入口,所述破碎室内部的下端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外侧设有一层防护罩结构,所述防护罩结构与所述破碎室内壁之间形成出料口结构,所述旋转电机的底部设有传动轴结构,所述传动轴结构设置在所述修复装置本体内部,所述传动轴结构上横设有若干条搅拌杆,若干条搅拌杆的左侧设有左侧搅拌棒结构,若干条搅拌杆的右侧设有右侧搅拌棒结构,所述修复装置本体的下方设有土壤出口,所述土壤出口上设有出料阀门,所述修复装置本体的底部的四周设有移动腿结构,所述移动腿结构包括升降杆结构和设置在所述升降杆结构下方的滚轮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端腔室内部设有若干个凸点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志东王闯戴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环境生态修复生物技术中心江苏东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