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模型火箭及管式模型火箭的发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6209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式模型火箭,属于航天模型技术领域,包括模型火箭本体和发射管;模型火箭本体的顶部设有头锥,底部设有模型火箭发动机,下部周向设有折叠尾翼,内部设有电源和用于控制折叠尾翼展开的控制机构;发射管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发射管上端开口处设有感应部件,控制机构通过感应部件用于控制折叠尾翼展开;模型火箭借助模型火箭发动机用于自发射管发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管式模型火箭发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管式模型火箭,能够实现模型火箭模拟火箭升空的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安全性可靠性高。尤其适合于儿童,青少年的使用。

A method of launching tube model rocket and tube model ro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式模型火箭及管式模型火箭的发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天模型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管式模型火箭及管式模型火箭的发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进步,人类航天技术正在蓬勃发展,目前,模型火箭作为航天事业的基础,同样具有发射、开伞、降落的功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为了模仿真实火箭的基本功能,现有的模型火箭通常内置单片机,需要繁琐的编程,虽能模拟火箭的升空,但结构过于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且模型火箭在发射时,还可能出现模型火箭发动机启动爆燃伤人,或产生的热气流或火焰伤人等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式模型火箭,旨在解决模型火箭结构过于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管式模型火箭,包括模型火箭本体和发射管;所述模型火箭本体,顶部设有头锥,底部设有模型火箭发动机,下部周向设有折叠尾翼,内部设有电源和用于控制所述折叠尾翼展开的控制机构;所述发射管,下端封闭,上端开口,所述发射管上端开口处设有感应部件,所述控制机构通过所述感应部件用于控制所述折叠尾翼展开;所述模型火箭借助所述模型火箭发动机用于自所述发射管发射。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模型火箭发动机的周向设有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用于隔绝所述模型火箭发动机喷射的火焰。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舵机和干簧管,所述感应部件为磁铁,所述干簧管通过感应所述磁铁控制所述舵机接通所述电源,用于控制所述折叠尾翼展开。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舵机为180°数字舵机。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模型火箭本体为四棱柱结构,所述折叠尾翼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可折叠的设于所述四棱柱结构的四个侧壁上。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折叠尾翼的末端设有接触摩擦翼,当所述模型火箭本体位于所述发射管内时,收拢的所述折叠尾翼上的所述接触摩擦翼用于抵靠在所述发射管的内壁上。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接触摩擦翼还设于所述头锥的周向,以及模型火箭本体底部的周向,配合位于所述折叠尾翼上的所述接触摩擦翼用于抵靠在所述发射管的内壁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管式模型火箭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管式模型火箭,收拢折叠尾翼,将模型火箭本体自发射管开口端放入,直至发射管底部,启动模型火箭发动机,模型火箭自发射管发射,当模型火箭从发射管上端开口处飞出时,控制机构感应该感应部件,产生控制信号,控制折叠尾翼展开,从而实现模型火箭模拟火箭升空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尤其适合于儿童,青少年的使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管式模型火箭发射方法,包括所述的模型火箭,还包括以下步骤:S1:密封活塞套装在模型火箭发动机上,收拢折叠尾翼;S2:将模型火箭置于发射管内;S3:调整发射管的角度;S4:启动模型火箭发动机,模型火箭自发射管发射。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步骤S2中,先将发射管置于水平状态,再将模型火箭自发射管的开口端放入,缓慢竖起发射管,使模型火箭置于发射管的底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管式模型火箭发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使用了上述的模型火箭,收拢折叠尾翼,将模型火箭本体自发射管开口端放入,直至发射管底部,启动模型火箭发动机,模型火箭自发射管发射,当模型火箭从发射管上端开口处飞出时,控制机构感应该感应部件,产生控制信号,控制折叠尾翼展开,从而实现模型火箭模拟火箭升空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尤其适合于儿童,青少年的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式模型火箭的模型火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式模型火箭的发射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式模型火箭的折叠尾翼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式模型火箭发射方法的流程图。图中:1、模型火箭本体;2、发射管;3、头锥;4、模型火箭发动机;5、折叠尾翼;6、感应部件;7、密封活塞;8、接触摩擦翼;9、控制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管式模型火箭进行说明。一种管式模型火箭,包括模型火箭本体1和发射管2;模型火箭本体1的顶部设有头锥3,底部设有模型火箭发动机4,下部周向设有折叠尾翼5,内部设有电源和用于控制折叠尾翼5展开的控制机构9;发射管2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发射管2上端开口处设有感应部件6,控制机构9通过感应部件6用于控制折叠尾翼5展开;模型火箭借助模型火箭发动机4用于自发射管2发射。头锥3与模型火箭本体1一体成型,头锥3为锥形结构,能够减小模型火箭发射及飞行时的阻力,发射管2采用无缝钢管制成,内壁光滑,避免影响模型火箭的发射。本模型火箭发动机4采购于杭州中天模型有限公司。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管式模型火箭,与现有技术相比,收拢折叠尾翼5,将模型火箭本体1自发射管2开口端放入,直至发射管2底部,启动模型火箭发动机4,模型火箭自发射管2发射,当模型火箭从发射管2上端开口处飞出时,控制机构9感应该感应部件6,产生控制信号,控制折叠尾翼5展开,从而实现模型火箭模拟火箭升空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尤其适合于儿童,青少年的使用。模型火箭在发射管2内发射还可以有效避免,模型火箭发动机4出现问题时造成的危险,地面爆炸之类的,安装或者操作失误造成的危险,比如提前点火,或者提前脱落,安全性可靠性高。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管式模型火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模型火箭发动机4的周向设有密封活塞7,密封活塞7用于隔绝模型火箭发动机4喷射的火焰。本实施例中,密封活塞7套装在模型火箭发动机4的外周,与发射管2的内壁抵接,且下端面低于模型火箭发动机4的喷口。密封活塞7用来保护模型火箭不受到发动机火焰或热气流的影响,能够起到隔热防火的作用,并且在发射前期对模型火箭本体1提供推力。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管式模型火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控制机构9包括舵机和干簧管,感应部件6为磁铁,干簧管通过感应磁铁控制舵机接通电源,用于控制折叠尾翼5展开。本实施例中,干簧管为常开开关,遇到磁铁产生的磁场后闭合。干簧管关闭时,控制启动舵机接通电源,舵机转动控制折叠尾翼5展开,利用舵机通电后自动复位归中的特性,在安装时,将舵机归中位置设于尾翼展开位置,再将舵机以及尾翼手动转至收缩状态。当舵机通电时,就会自动归中到尾翼张开位置。磁铁为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式模型火箭,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火箭本体和发射管;/n所述模型火箭本体,顶部设有头锥,底部设有模型火箭发动机,下部周向设有折叠尾翼,内部设有电源和用于控制所述折叠尾翼展开的控制机构;/n所述发射管,下端封闭,上端开口,所述发射管上端开口处设有感应部件,所述控制机构通过所述感应部件用于控制所述折叠尾翼展开;/n所述模型火箭借助所述模型火箭发动机用于自所述发射管发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模型火箭,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火箭本体和发射管;
所述模型火箭本体,顶部设有头锥,底部设有模型火箭发动机,下部周向设有折叠尾翼,内部设有电源和用于控制所述折叠尾翼展开的控制机构;
所述发射管,下端封闭,上端开口,所述发射管上端开口处设有感应部件,所述控制机构通过所述感应部件用于控制所述折叠尾翼展开;
所述模型火箭借助所述模型火箭发动机用于自所述发射管发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模型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火箭发动机的周向设有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用于隔绝所述模型火箭发动机喷射的火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模型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舵机和干簧管,所述感应部件为磁铁,所述干簧管通过感应所述磁铁控制所述舵机接通所述电源,用于控制所述折叠尾翼展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式模型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为180°数字舵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模型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火箭本体为四棱柱结构,所述折叠尾翼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可折叠的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彦明李争张路成李晓伟谷存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