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水带护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193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00
一种消防水带护桥,属于消防器材技术领域。包括一左桥体构建机构、一右桥体构建机构以及一护带板,该护带板连接在左桥体构建机构与右桥体构建机构之间,在非使用状态下,所述左桥体构建机构与所述右桥体构建机构之间彼此形成叠套式摞置关系。由于在处于备用状态下能将左桥体构建机构与右桥体构建机构彼此形成叠套式的摞置关系,因而得以显著减小对空间的占用,满足放置于器材箱内的要求,并且得以方便消防人员在消防救灾时的快捷取用;由于左、右桥体构建机构以及护带板的结构十分简练,因而得以降低制造成本;由于左、右桥体构建机构以及护带板十分轻巧,因而可以减轻重量,降低消防人员在搭建时的体力消耗并且有利于提高搭建速度。

Bridge protection by fire ho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防水带护桥
本专利技术属于消防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消防水带护桥。
技术介绍
在消防救灾过程中,时常会遇到水源在道路的一侧而火灾现场则在道路的另一侧的情形,因而消防水带需要横穿道路,于是过往车辆碾压消防水带时会影响消防水带的正常供水乃至使消防水带爆裂,使消防救灾工作中断。反之,如果为了保障消防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对道路实施临时封闭,那么毫无疑问会造成车辆积压、过往行人拥堵。在道路上临时架设对消防水带保护的护桥可以解决前述问题。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消防水带护桥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公布号CN105797299A推荐的“消防水带护桥结构”,该专利是针对CN203215189U(消防水带护桥装置)、CN205001763U(一种纵向组合式消防水带护桥)以及CN105214267A介绍的(一种拆分组合式消防水带护桥)存在的不足而提出的,并且该CN105797299A客观上能够兑现其在说明书的技术效果栏中归纳的五个方面的长处。然而,正如业界所知之理,由于消防车上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并且又是十分宝贵的,因而包括上面提及的所有专利在内的消防水带护桥存在归存于消防器材车辆上时占用空间大的通弊,并且在消防器材车上无法满足消防人员期望的有序规整放置于备用状态下例如放置于器材箱内的要求,对取用产生不便。鉴于前述,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以摞置方式归存于备用状态而得以显著减小对空间的占用并且方便消防人员在消防救灾时的快捷取用要求、有利于显著简化结构而得以降低制造成本、有益于显著减轻重量而得以降低消防人员在搭建时的体力消耗的消防水带护桥。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消防水带护桥,包括一左桥体构建机构、一右桥体构建机构以及一护带板,该护带板连接在左桥体构建机构与右桥体构建机构之间,在非使用状态下,所述左桥体构建机构与所述右桥体构建机构之间彼此形成叠套式摞置关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桥体构建机构包括一第一左桥箱Ⅰ、一第二左桥箱Ⅱ、一第三左桥箱Ⅲ和一左桥坡箱,在使用状态下,第一左桥箱Ⅰ的左侧与第二左桥箱Ⅱ的右侧彼此插嵌连接,第二左桥箱Ⅱ的左侧与第三左桥箱Ⅲ的右侧彼此插嵌连接,左桥坡箱的右侧与第三左桥箱Ⅲ的的左侧拼接;所述的右桥箱构建机构包括一第一右桥箱Ⅰ、一第二右桥箱Ⅱ、一第三右桥箱Ⅲ和一右桥坡箱,在使用状态下,第一右桥箱Ⅰ的右侧与第二右桥箱Ⅱ的左侧彼此插嵌连接,第二右桥箱Ⅱ的右侧与第三右桥箱Ⅲ的左侧彼此插嵌连接,右桥坡箱的左侧与第三右桥箱Ⅲ的的右侧拼接;所述护带板的左侧与所述第一左桥箱Ⅰ的右侧上部拆卸连接,而护带板的右侧与所述第一右桥箱Ⅰ的左侧上部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左桥箱Ⅰ、第二左桥箱Ⅱ、第三左桥箱Ⅲ、左桥坡箱、第一右桥箱Ⅰ、第二右桥箱Ⅱ、第三右桥箱Ⅲ以及右桥坡箱是中空的并且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地坪的一侧形成敞口,其中,在备用状态下,第三右桥箱Ⅲ、第三左桥箱Ⅲ、第二右桥箱Ⅱ、第二左桥箱Ⅱ、第一右桥箱Ⅰ以及第一左桥箱Ⅰ以箱口朝向上的状态彼此形成自上而下的叠套式摞置关系,并且所述左桥坡箱与右桥坡箱以相互面对面配合的状态置于第三右桥箱Ⅲ的箱腔内。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右桥体构建机构的第一右桥箱Ⅰ的结构与所述左桥体构建机构的第一左桥箱Ⅰ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右桥箱Ⅱ的结构与第二左桥箱Ⅱ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三右桥箱Ⅲ的结构与第三左桥箱Ⅲ的结构相同,所述右桥坡箱的结构与所述左桥坡箱的结构相同;所述护带板与第一右桥箱Ⅰ连接的方式是与第一左桥箱Ⅰ的连接方式相同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护带板的左侧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护带板左连接折边,该护带板左连接折边在使用状态下通过左连接折边固定螺钉与所述第一左桥箱Ⅰ的上部右侧固定连接;在护带板的右侧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护带板右连接折边,该护带板右连接折边在使用状态下通过右连接折边固定螺钉与所述的第一右桥箱Ⅰ的上部左侧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护带板朝向上的一侧的表面以平行于护带板的长边方向的状态构成有护带板防滑条,并且护带板的横截面形状构成为供消防水带通过的拱门形。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左桥箱Ⅰ的第一左桥箱前箱壁以及第一左桥箱后箱壁上并且彼此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第一左桥箱箱壁扣手孔Ⅰ以及第一左桥箱锁杆孔Ⅰ;在所述第二左桥箱Ⅱ的第二左桥箱前箱壁以及第二左桥箱后箱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第二左桥箱箱壁扣手孔Ⅱ以及第二左桥箱锁杆孔Ⅱ;在所述第三左桥箱Ⅲ的第三左桥箱前箱壁以及第三左桥箱后箱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第三左桥箱箱壁扣手孔Ⅲ以及第三左桥箱锁杆孔Ⅲ;在所述左桥坡箱的左桥坡箱前箱壁以及左桥坡箱后箱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桥坡箱提拿手柄腔,在对应于该桥坡箱提拿手柄腔的位置设置有一桥坡箱提拿手柄;在桥坡箱朝向上的一侧表面以平行于桥坡箱的长边方向的状态构成有桥坡箱防滑条;在使用状态下,对应于前后两相邻的所述第一左桥箱Ⅰ和所述第一左桥箱锁杆孔Ⅰ之间、对应于前后两相邻的所述第二左桥箱Ⅱ的所述第二左桥箱锁杆孔Ⅱ之间以及对应于前后两相邻的所述第三左桥箱Ⅲ的所述第三左桥箱锁杆孔Ⅲ之间各连结有一桥箱锁杆,在该桥箱锁杆的两端各构成有一锁杆限位脚。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左桥箱Ⅰ的第一左桥箱前箱壁以及第一左桥箱后箱壁的两端下部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第一左桥箱锁钩孔Ⅰ;在所述第二左桥箱Ⅱ的第二左桥箱前箱壁以及第二左桥箱后箱壁的两端下部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第二左桥箱锁钩孔Ⅱ,在所述第三左桥箱Ⅲ的第三左桥箱前箱壁以及第三左桥箱后箱壁的两端下部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第三左桥箱锁钩孔Ⅲ,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的第一左桥箱Ⅰ与第二左桥箱Ⅱ以及第二左桥箱Ⅱ与第三左桥箱Ⅲ之间各由两端各带有一左桥箱锁钩头的一左桥箱锁钩在分别对应于第一左桥箱锁钩孔Ⅰ、第二左桥箱锁钩孔Ⅱ、以及第三左桥箱锁钩孔Ⅲ的位置将第一左桥箱Ⅰ、第二左桥箱Ⅱ以及第三左桥箱Ⅲ彼此连接,其中,第一左桥箱Ⅰ的第一左桥箱前箱壁以及第一左桥箱后箱壁的右端由两端各构成有一连结钩头的桥箱过渡连结钩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左桥箱锁钩孔Ⅰ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右桥箱Ⅰ的第一右桥箱前箱壁以及第一右桥箱后箱壁的左端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左桥箱Ⅰ的左侧下部构成有一第一左桥箱防脱钩Ⅰ,在所述第二左桥箱Ⅱ的右侧下部构成有一第一防脱钩嵌合槽Ⅰ,而在第二左桥箱Ⅱ的左侧下部构成有一第二左桥箱防脱钩Ⅱ,在所述第三左桥箱Ⅲ的右侧的下部构成有第二防脱钩嵌合槽Ⅱ;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左桥箱防脱钩Ⅰ与所述第一防脱钩嵌合槽Ⅰ嵌配,而所述的第二左桥箱防脱钩Ⅱ与所述的第二防脱钩嵌合槽Ⅱ嵌配,其中,所述的第一左桥箱防脱钩Ⅰ构成有一第一防脱钩让位槽Ⅰ,第二左桥箱防脱钩Ⅱ构成有一第二防脱钩让位槽。在本专利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左桥箱Ⅰ的第一左桥箱前箱壁以及第一左桥箱后箱壁上各构成有一第一左桥箱摞置识别标记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水带护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左桥体构建机构(1)、一右桥体构建机构(2)以及一护带板(3),该护带板(3)连接在左桥体构建机构(1)与右桥体构建机构(2)之间,在非使用状态下,所述左桥体构建机构(1)与所述右桥体构建机构(2)之间彼此形成叠套式摞置关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水带护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左桥体构建机构(1)、一右桥体构建机构(2)以及一护带板(3),该护带板(3)连接在左桥体构建机构(1)与右桥体构建机构(2)之间,在非使用状态下,所述左桥体构建机构(1)与所述右桥体构建机构(2)之间彼此形成叠套式摞置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水带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桥体构建机构(1)包括一第一左桥箱Ⅰ(11)、一第二左桥箱Ⅱ(12)、一第三左桥箱Ⅲ(13)和一左桥坡箱(14),在使用状态下,第一左桥箱Ⅰ(11)的左侧与第二左桥箱Ⅱ(12)的右侧彼此插嵌连接,第二左桥箱Ⅱ(12)的左侧与第三左桥箱Ⅲ(13)的右侧彼此插嵌连接,左桥坡箱(14)的右侧与第三左桥箱Ⅲ(13)的的左侧拼接;所述的右桥箱构建机构(2)包括一第一右桥箱Ⅰ(21)、一第二右桥箱Ⅱ(22)、一第三右桥箱Ⅲ(23)和一右桥坡箱(24),在使用状态下,第一右桥箱Ⅰ(21)的右侧与第二右桥箱Ⅱ(22)的左侧彼此插嵌连接,第二右桥箱Ⅱ(22)的右侧与第三右桥箱Ⅲ(23)的左侧彼此插嵌连接,右桥坡箱(24)的左侧与第三右桥箱Ⅲ(23)的的右侧拼接;所述护带板(3)的左侧与所述第一左桥箱Ⅰ(11)的右侧上部拆卸连接,而护带板(3)的右侧与所述第一右桥箱Ⅰ(21)的左侧上部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左桥箱Ⅰ(11)、第二左桥箱Ⅱ(12)、第三左桥箱Ⅲ(13)、左桥坡箱(14)、第一右桥箱Ⅰ(21)、第二右桥箱Ⅱ(22)、第三右桥箱Ⅲ(23)以及右桥坡箱(24)是中空的并且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地坪的一侧形成敞口,其中,在备用状态下,第三右桥箱Ⅲ(23)、第三左桥箱Ⅲ(13)、第二右桥箱Ⅱ(22)、第二左桥箱Ⅱ(12)、第一右桥箱Ⅰ(21)以及第一左桥箱Ⅰ(11)以箱口朝向上的状态彼此形成自上而下的叠套式摞置关系,并且所述左桥坡箱(14)与右桥坡箱(24)以相互面对面配合的状态置于第三右桥箱Ⅲ(23)的箱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水带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桥体构建机构(2)的第一右桥箱Ⅰ(21)的结构与所述左桥体构建机构(1)的第一左桥箱Ⅰ(1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右桥箱Ⅱ(22)的结构与第二左桥箱Ⅱ(1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三右桥箱Ⅲ(23)的结构与第三左桥箱Ⅲ(13)的结构相同,所述右桥坡箱(24)的结构与所述左桥坡箱(14)的结构相同;所述护带板(3)与第一右桥箱Ⅰ(21)连接的方式是与第一左桥箱Ⅰ(11)的连接方式相同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消防水带护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护带板(3)的左侧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护带板左连接折边(31),该护带板左连接折边(31)在使用状态下通过左连接折边固定螺钉(311)与所述第一左桥箱Ⅰ(11)的上部右侧固定连接;在护带板(3)的右侧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护带板右连接折边(32),该护带板右连接折边(32)在使用状态下通过右连接折边固定螺钉(321)与所述的第一右桥箱Ⅰ(21)的上部左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防水带护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护带板(3)朝向上的一侧的表面以平行于护带板(3)的长边方向的状态构成有护带板防滑条(33),并且护带板(3)的横截面形状构成为供消防水带通过的拱门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防水带护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左桥箱Ⅰ(11)的第一左桥箱前箱壁以及第一左桥箱后箱壁上并且彼此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第一左桥箱箱壁扣手孔Ⅰ(111)以及第一左桥箱锁杆孔Ⅰ(112);在所述第二左桥箱Ⅱ(12)的第二左桥箱前箱壁以及第二左桥箱后箱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第二左桥箱箱壁扣手孔Ⅱ(121)以及第二左桥箱锁杆孔Ⅱ(122);在所述第三左桥箱Ⅲ(13)的第三左桥箱前箱壁以及第三左桥箱后箱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第三左桥箱箱壁扣手孔Ⅲ(131)以及第三左桥箱锁杆孔Ⅲ(132);在所述左桥坡箱(14)的左桥坡箱前箱壁以及左桥坡箱后箱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捷达消防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