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细胞响应迁移效应的功能性丝素蛋白支架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细胞响应迁移效应的功能性丝素蛋白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血管组织工程支架制备和细胞作用领域。
技术介绍
动脉血管断裂损伤是临床极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动脉血管断裂损伤不仅会导致严重的供血不足,引起包括失血性休克、血肿、创伤性疼痛以及血管参与的其它组织修复细胞信号分子通路的阻断,还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和生活负担。目前,临床上以自体血管移植作为一线治疗手段,但自体移植的血管来源有限且易产生严重的二次创伤。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是目前有效的替代方法,临床实践已表明可以有效的治疗动脉血管损伤。丝素蛋白是一种被FDA批准的可医用的天然生物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排斥和生物降解性被广泛应用于人体组织修复,近年来,在血管修复中也展现了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丝素蛋白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瓶颈:一般动脉血管的修复周期是3-6个月,而丝素蛋白支架在人体模拟酶的作用下一个月就会降解70%左右,在血管的动态生长过程中无法维持支架的完整性而大大降低修复的效果。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细胞响应迁移效应的功能性丝素蛋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性丝素蛋白支架组分主要是基本组分丝素蛋白、功能性组分氧化铁纳米颗粒、相变材料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和两亲性材料聚乙烯醇PVA;所述的四种材料的质量比为2-3:500-800:10-20:5-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细胞响应迁移效应的功能性丝素蛋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性丝素蛋白支架组分主要是基本组分丝素蛋白、功能性组分氧化铁纳米颗粒、相变材料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和两亲性材料聚乙烯醇PVA;所述的四种材料的质量比为2-3:500-800:10-20:5-20。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细胞响应迁移效应的功能性丝素蛋白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丝素蛋白溶液的制备:将天然蚕丝置于碳酸钠溶液中煮沸进行脱丝胶处理数次,即可获得蚕丝纤维,拉松、置于通风橱晾干、待用;然后将蚕丝纤维用无水氯化钙、无水乙醇和超纯水混合的三元溶液溶解后进行透析处理,透析完放入洁净的通风橱浓缩至适用浓度后,离心,滤膜过滤,得到纯化后的丝素蛋白溶液,2-5℃待用;
步骤2.支架的制备:将步骤1所得的丝素蛋白溶液注入特定的导管模具当中,放置于-20到-40℃冰箱预冷冻过夜,然后将其模具内芯去除放置于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冻干,取出后放入无水乙醇中交联,得到丝素蛋白支架晾干待用;
步骤3.纳米颗粒载入:将步骤2所得到的丝素蛋白支架放入氧化铁纳米颗粒溶液中浸泡,直至丝素蛋白支架被溶液均匀浸润,然后将浸润后的丝素蛋白支架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再次冷冻干燥,得到载有氧化铁纳米颗粒的丝素蛋白支架;
步骤4.膜包覆:先将磷脂膜溶于溶剂中得到磷脂膜溶液,然后将步骤3所得的具有功能组分的丝素蛋白支架放入相变磷脂膜溶液中,然后放入通风橱中干燥,即可得到内外包覆有磷脂膜的丝素蛋白支架;
步骤5.膜再次包覆:将PVA溶液涂敷在步骤4所得的内外包覆有磷脂膜的丝素蛋白支架外表面,然后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即可得到具有细胞响应迁移效应的功能性丝素蛋白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细胞响应迁移效应的功能性丝素蛋白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碳酸钠溶液浓度为0.5±0.01wt%,所述的脱丝胶处理次数≥3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细胞响应迁移效应的功能性丝素蛋白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三元溶液是无水氯化钙、无水乙醇和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宁,刘鑫,杨芳,陈博,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