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镇痛灸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6163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5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镇痛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艾叶、藿香、白芥子、红花、肉桂、苍术、厚朴、沉香、川断切碎后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混合后,升温至80‑120℃,蒸煮20‑40min,接着蒸发浓缩得到物料a;S2、将物料a、半夏、川乌、白附子、大黄、壳聚糖、缓释助剂混合均匀,升温至80‑90℃,于1500‑2500r/min转速离心2‑3h,除去胶液中的杂质,得到离心胶液;S3、浓缩S2中的离心胶液,然后在制棒机中制成长条状结构的镇痛灸。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镇痛灸具有优异的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效率。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nalgesic moxibus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镇痛灸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健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镇痛灸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在古代中国,艾草就已是重要的民生植物。通常用于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分。“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薰、烫穴道,穴道受热固然有刺激,但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做为“灸”使用。艾草的气味肯定也同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中国民间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疗风湿病时,以艾草作为燃料效果更佳。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一种艾灸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申请号:201610708042.X)”公开了一种艾灸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按重量份计,所述艾灸膏主要由以下原料组份制成:艾叶80~120份以及艾绒2~5.5份。但是其药效的吸收效率却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镇痛灸的制备方法,以解决在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中药艾灸的配方(申请号:201310063316.0)”公开的镇痛灸的基础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镇痛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将艾叶、藿香、白芥子、红花、肉桂、苍术、厚朴、沉香、川断切碎后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混合后,升温至80-120℃,蒸煮20-40min,接着蒸发浓缩得到物料a;/nS2、将物料a、半夏、川乌、白附子、大黄、壳聚糖、缓释助剂混合均匀,升温至80-90℃,于1500-2500r/min转速离心2-3h,除去胶液中的杂质,得到离心胶液;/nS3、浓缩S2中的离心胶液,然后在制棒机中制成长条状结构的镇痛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镇痛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艾叶、藿香、白芥子、红花、肉桂、苍术、厚朴、沉香、川断切碎后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混合后,升温至80-120℃,蒸煮20-40min,接着蒸发浓缩得到物料a;
S2、将物料a、半夏、川乌、白附子、大黄、壳聚糖、缓释助剂混合均匀,升温至80-90℃,于1500-2500r/min转速离心2-3h,除去胶液中的杂质,得到离心胶液;
S3、浓缩S2中的离心胶液,然后在制棒机中制成长条状结构的镇痛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镇痛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镇痛灸包括以下原料:艾叶、藿香、白芥子、红花、肉桂、苍术、厚朴、沉香、川断、半夏、川乌、白附子、大黄、壳聚糖、缓释助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镇痛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助剂,包括以下原料:稻壳粉、壳聚糖、阿胶、木薯粉、海藻、大豆卵磷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镇痛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夏、川乌、白附子、大黄、壳聚糖、缓释助剂的重量比为(5-15):(4-8):(3-6):(8-16):(6-9):(15-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镇痛灸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
申请(专利权)人:蜜拓蜜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