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多腔药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6142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多腔药囊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口服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厚度不同的药囊盖、药囊体和药囊底部;药囊盖内侧壁设有第一内螺纹;药囊体外壁顶端设有第一外螺纹;药囊体外侧壁底端设有第二外螺纹;药囊底部内壁顶端设有第二内螺纹;药囊体的内部设有至少两个腔室。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打印材料准备;2)多腔药囊结构设计;3)采用3D打印机进行打印。使药物能够在不同的时间阶段进行薄膜消化,达到不同药物的阶段治疗,既能够避免患者遗忘及吃错药的问题,又能保证药物的合理使用,避免患者多次服用药物;同时,便于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及每种药物的可控时间缓释,从而能够实现良好的药物治疗效果。

A multicavity drug capsule based on 3D printing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多腔药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服药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多腔药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口服给药法是指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入血,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局部或全身组织,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口服药可因剂型不同而影响其生物利用度,胃排空的快慢和胃酸浓度等因素也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利用。在药物传递领域,旨在研发出定制药物组合、药物剂量和释放动力学的多功能治疗系统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个性化药物治疗能够提供的优势。目前,针对老年患者、多发疾病患者的依从性及规范性问题,口服药物存在以下问题:1、口服多种药物无法做到完全合理服用(时间、剂量及多种共同服用的因素);2、口服多种药物时可能无法做到按时按量,从而影响治疗效果;3、多种药物不同时段使用(饭前、饭后)时,容易存在遗忘和吃错的情况;4、多种药物共同使用,难以避免及降低其相互作用的影响。3D打印作为一种制造技术在许多科技领域得到迅速发展,由于其操作简单、灵活性好、重复性高、适应面广等优点而得到药物制剂研发人员的重视,目前在速释制剂、缓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多腔药囊,其特征是:包括药囊盖(1)、中空状的药囊体(2)和中空状的药囊底部(3),所述药囊盖(1)、药囊体(2)和药囊底部(3)的侧壁的厚度不同;所述药囊盖(1)与药囊体(2)顶部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药囊体(2)底端与药囊底部(3)顶端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药囊盖(1)内侧壁设有第一内螺纹(4);所述药囊体(2)外壁顶端设有与第一内螺纹(4)相匹配的第一外螺纹(5);所述药囊体(2)外侧壁底端设有第二外螺纹(7);所述药囊底部(3)内壁顶端设有与第二外螺纹(7)相匹配的第二内螺纹(6);所述药囊体(2)的内部设有至少两个腔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多腔药囊,其特征是:包括药囊盖(1)、中空状的药囊体(2)和中空状的药囊底部(3),所述药囊盖(1)、药囊体(2)和药囊底部(3)的侧壁的厚度不同;所述药囊盖(1)与药囊体(2)顶部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药囊体(2)底端与药囊底部(3)顶端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药囊盖(1)内侧壁设有第一内螺纹(4);所述药囊体(2)外壁顶端设有与第一内螺纹(4)相匹配的第一外螺纹(5);所述药囊体(2)外侧壁底端设有第二外螺纹(7);所述药囊底部(3)内壁顶端设有与第二外螺纹(7)相匹配的第二内螺纹(6);所述药囊体(2)的内部设有至少两个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多腔药囊,其特征是:所述药囊盖(1)、药囊体(2)和药囊底部(3)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多腔药囊,其特征是:所述药囊盖(1)、药囊体(2)和药囊底部(3)的表面均为无棱角的圆弧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多腔药囊,其特征是:所述药囊盖(1)和药囊底部(3)侧壁的厚度为1~3mm;所述药囊体(2)侧壁的厚度为3~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多腔药囊,其特征是:所述药囊体(2)内设有可将药囊体(2)内腔分隔为多个腔室的隔离件(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多腔药囊,其特征是:所述药囊盖(1)、药囊体(2)和药囊底部(3)由可降解天然材料或可降解人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祎邱远魏英粉李海平闫琳琳张娟许静朱小洁祖生洲崔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零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